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平台在内三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由内三科护士长设立手机微群,组织全科医生及医护人员加入群聊,作为科内管理的一个交流平台。医生、护士与护士长可共同留言,随时交流。结果息交流活跃,提高了病区医疗及护理质量和工作效能,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结论平台应用于病区管理行之有效,方法简单。

  • 标签: 平台 病区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院信誉和患者就诊满意度,降低等候时间。方法指导患者应用微就诊程序进行就诊。结果复诊患者应用微就诊60岁以下70~84%,61岁以上11-28%。结论微就诊热衷中青年人,它便利、快捷、沟通互动,值得推广。

  • 标签: 微信 就诊 患者
  • 简介:摘要腾讯公司推出的微客户端平台现已成为国内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之一,为个人客户提供即时沟通、分享信息等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客户提供公众账号服务。本文通过对医药企业在微渠道开展服务和营销宣传的情况调研,分析微渠道对医药企业在客户服务、药品营销、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为医药企业快速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服务场景变化,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微平台,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开发市场的客户群体,拓展渠道服务领域,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模式,提升药品营销效果和促进品牌传播价值的提高提供建议。

  • 标签: 医药企业 微信渠道 营销策略 品牌宣传
  • 简介:目的评估通过微平台开展合理用药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门诊就诊取药的2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等候取药时由志愿者引导加入用医院用药教育微群,通过微接受用药教育信息,并与药师进行交流。1个月后通过发送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合理用药认识度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对照组各项合理用药知识正确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58、11.190、9.483、13.364、3.974、26.582、45.779、9.514、24.248、4.391、13.012,P〈0.05);干预前后研究组各项合理用药知识正确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902、98.903、107.510、48.368、46.604、80.547、136.266、109.361、80.483、70.697、81.108,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合理用药知识正确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83、55.397、60.097、12.505、30.874、13.384、35.244、61.781、27.401、36.895、33.253,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15.720,P〈0.05)。结论通过微平台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微传播针对性强和互动性好的特点,有助于提高目标人群合理用药意识和用药依从性。

  • 标签: 微信 合理用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微平台提高PICC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方法所有PICC置管患者扫描我科室微信号,可以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醒PICC导管患者维护。结果提高了PICC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利用微平台提高了患者PICC导管的维护依从性。

  • 标签: 微信平台 PICC导管维护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微公众平台(公众号)于2015年1月正式开通上线,主要内容包括:

  • 标签: 杂志 临床 解剖 中华 公众
  • 简介:目的调查化疗患者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知--行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化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化疗患者输液工具选择知识水平较低,及格率为29.6%,患者对此持正向态度的为23.5%,行为选择上的及格率较高,为80.6%。患者对于输液工具选择的知识水平与态度、行为均呈正相关;态度与行为评分呈正相关。结论住院化疗患者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知识缺乏,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意识较弱,护士应加强主动静脉治疗的宣教。

  • 标签: 化疗患者 输液工具 知信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了PICC患者微群,患者就PICC家庭维护出现的问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向护士咨询,护士及时指导,通过微群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由科室护士长设立微群,护士长、有资质置管护士及PICC置管患者共同参与加入微群。结果微圈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优点,现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患者通过微,护士可以及时给予患者指导,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也经常在微群中发布一些PICC导管相关知识,患者通过阅读,提高了自我家庭护理能力。患者觉得科室对患者负责,自认而然对护士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结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微信使护患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增加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现代医学护理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 标签: 微信 PICC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微公众号为基础教学模式在科室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医院两个区为试点科室,2015年度(2015年1—12月)实行护理骨干定期上传学习内容,护士长每周组织1-4次提问学习。并与其他两个病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2015年度实验组较对照组专业理论考核平均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构建以微公众号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习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护理单元 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微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科学生181人,分为观察组90人,对照组91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微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情况,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难易度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一次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者占36.8%,观察组占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0,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兴趣者占96.8%,对照组占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结论]微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降低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及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 标签: 护理教育 微信 健康评估
  • 简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微公众平台将本着高效、便捷、低耗服务消化外科同道为宗旨,及时发布《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每期刊发文稿,第一时间更新消化外科领域学术动态。

  • 标签: 消化外科 杂志 中华 公众 学术动态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病人延伸服务中应用微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研究人员均为脑卒中患者,共74例,均由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7例。对参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健康宣讲和微护理操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医嘱行为依从性更好、生活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延伸服务中行微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临床意义明显。

  • 标签: 微信护理 脑卒中 延伸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微预约挂号服务模式的应用。方法微预约挂号服务模式执行11个月后,从HIS(医院信息系统)中分析4种预约挂号模式的预约取消率、爽约率,并对比研究。实施微预约挂号模式前后11个月,随机选择我院350例就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就诊者满意程度。结果实行微预约挂号模式之后,爽约率、预约取消率比较其他预约挂号模式,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但是预约率较低;并且就诊者的满意程度提升明显,与实行之前就诊者满意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预约诊疗体系当中,微预约挂号模式是一项新的措施,是建设信息化医疗体系的必然趋势,微预约挂号有利于提升就诊者的满意度、降低爽约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 预约挂号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