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传输试验在慢传输型便秘疾病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结肠传输试验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口服1枚含有20粒不透光标记物的胶囊,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内,腹部标记物的具体分布情况;对120例患者服药72h后根据标记物数量分组,标记物数量>20%,可划分为阳性组,数量<20%,可划分为阴性组。结果阳性组54例,阴性组66例,两组患者服药后24h、48h、72h大肠残留标记物情况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结肠传输试验可正确反映人体结肠传输功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多次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可提高慢传输型便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慢传输型便秘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肠传输试验 慢传输型便秘 诊治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集成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提高PACS的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方法:对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用流程优化、软件优化和硬件升级的方式对PACS进行优化。结果:实现了PACS与HIS的互联,提高了PACS的整体性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扩展了PACS的应用范围。结论:确定优化方案前应深入分析现有问题,以系统流程、软件环境的优化为主,硬件设备的升级更换为辅。

  • 标签: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优化 医院信息系统 集成
  • 简介:摘要病理信息系统将病理诊断的病理图像、报告数据采集、传输到网络上的数据库中,在网上进行病理报告的诊断,它与医院其他系统的数据传输是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之一。本文详细描述了涉及病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的各方面技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实现病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传输型便秘表现为结肠运动和传输功能减缓的长期性、反复性便秘,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等手术疗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做一临床诊疗体会,并对未来治疗本病的方法加以展望。

  • 标签: 慢性传输性便秘 腹腔镜 结肠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必须研究相关图纸资料,进而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对于需要检修的部分应该尤其注意,要有目的的对故障进行检修和排除,有效避免更大故障的发生。本文主要以X机为例,对X机故障的应急维修案例给予分析。

  • 标签: X光机 应急维修 工作原理
  • 简介:摘要儿童近视眼目前呈现低龄化,进展快的特点,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能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查阅最新国内外的研究发现,OK镜包括ToricOK镜、甚至高度近视患儿用OK镜联合框架眼镜均被证实是控制眼轴快速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并且在这些研究中也证实了其安全性。多焦软镜也被证实控制近视有效。目前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最有效的屈方法仍是OK镜,其次是多焦双焦软镜,RGP、多焦眼镜、单焦眼镜效果皆不理想。

  • 标签: 近视眼 OK镜 RGP Toric OK镜 多焦软镜 双焦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索(棒、lightwand)气管插管技术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在困难气道管理指导中,将索气管插管列入困难插管技术之一,索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麻醉科、急诊科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及困难气道、插管困难的首选。方法368例需气管插管的患者,男156例,女212例;择期手术275例,急诊手术93例;麻醉前所有患者均采用Mallampati分级、寰枕关节伸展度分级和测定頦甲间距评估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预测气道正常者285例,预测为困难气道或插管困难者83例。结果368例患者中有359例用光索插管成功,插管失败9例,其中有7例为术前预计插管条件正常的患者,因试插3次未成功而改用直接喉镜插管,1例为肥胖患者,颈部看不到光斑,另1例为强直性脊柱炎、喉头有轻度移位的患者,改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有7例术后诉咽喉部轻度不适或疼痛,无声嘶及吞咽困难,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索插管比直接喉镜更容易掌握。索插管可作为困难气道或插管困难病人的首选方法。索插管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索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麻醉科、急诊科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对于喉头高、声门显露困难的患者以及诱导后出现插管困难的紧急状态下,索具有独特的优点。

  • 标签: 光索引导气管插管 与普通插管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米治疗对各期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近2年198例用微米治疗过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98例宫颈糜烂治疗全部有效,1次治愈率达96%,p﹤0.01。结论微米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患者无痛苦。对宫颈糜烂有较高治愈率,所以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米光 宫颈糜烂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已经有42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中。结论对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明确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和国家职业技能资格标准相衔接,从实训、实践、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从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质量监控与评价水平。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逐年扩大专项经费,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添置、更新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 标签: 眼视光 实训基地 建设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已经有38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慢性呼吸衰竭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我国现在临床药学,总结临床药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通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比国内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取其长,补其短。结合实际工作环境,提了一些改革措施。结果作为国内医院药学工作之重,临床药物学工作的改进已成为重中之重。结论作为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应广泛吸收外来知识,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改革进微薄之力。

  • 标签: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门市区0~3岁婴幼儿的屈状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184例0~3岁体检的婴幼儿进行Suresight视力筛选仪进行屈筛查,了解婴幼儿的屈发育情况。结果2184例婴幼儿中存在屈异常的婴幼儿394例,占比18.0%,屈异常的婴幼儿中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占比12.0%,对屈异常与屈正常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江门市0-3岁婴幼儿屈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父亲屈状况、母亲屈状况、婴幼儿时期营养状况、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高血压、产时窒息、分娩方式及足月分娩。结论江门市婴幼儿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影响0~3岁婴幼儿视力的危险因素主要父母亲屈异常、婴幼儿营养不良、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高血压、产时窒息、剖宫产及早产等。

  • 标签: 婴幼儿 屈光状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醒脑静注射液使用情况,探讨如何落实《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适应症选择、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与其他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起初适应症选择比较得当;但用量均超说明书剂量范围;使用时间均超过适应症使用天数;使用前及使用中均无中医会诊记录。结论医院应在使用中药注射剂频度高的科室建立中医会诊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增设中医医师岗位。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辨证施治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中医会诊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儿童屈不正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遮盖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3%,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的预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散光性屈不正与注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老视患者近距离屈矫正的必要性,并寻求可行的矫正方法。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序贯选取近视性散光受试者166例(右眼),检查各受试者注视不同距离(视远眼前5m、眼前40cm、眼前20cm)的散光性屈不正度、配戴静态屈矫正眼镜时的近视力(distance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DCNVA)及散光修正后的近视力(accommodativeastigmatism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ACNVA)。视近状态下的散光在视远单眼全矫基础上采用交叉柱镜进行修正,受检眼水平向前注视近视力表中其最佳视力的视标。对三个注视距离下(视远5m、视近40cm、视近20cm)两两之间的散光度及轴位的差异、DCNVA与ACNVA的差异分别采用两两配对检验,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视近40cm与视远5m:Z=-5.316,P<0.0167;视近20cm与视远5m:Z=-5.672,P<0.0167;视近20cm与视近40cm:Z=-2.463,P<0.0167),且视近20cm散光度(0.83DC±0.52D)>视近40cm散光度(0.78DC±0.43D)>视远5m散光度(0.63DC±0.47D);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轴位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CNVA与ACNV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散光修正后视力呈提高的趋势(Z=-5.741,P<0.01;Z=-6.848,P<0.01)。结论:随注视距离移近,散光度呈增大的趋势且散光轴位朝着顺规散光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改变对于个体来讲是随机的、个性化的,在散光改变量最大的距离处发生视疲劳的可能性较大,在该距离下进行屈矫正可能是治疗该类视疲劳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调节 近视性散光 近距离工作 视疲劳
  • 简介:摘要本文对无创血糖探测技术中的旋法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无创血糖 旋光法 房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细心护理,4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