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现状和学校教学现状,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合格社会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关键”的教育培养模式,指出教学体系研究性改革必要性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 标签: 机械制图 现状改革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依据本课程的特点,结合中职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任务驱动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能在信息社会里慢慢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渐渐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 标签: 机械制图 任务驱动法 独立思考 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中职教育人才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图》是中职教育机械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然而,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枯燥繁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学习过于劳累。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探索与创新,从学生基础、能力、兴趣等不同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营造高质量、高效率的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氛围。

  • 标签: 职业教育 机械制图 专业教学 方法创新
  • 简介: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学时少的情况下,应改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发,论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几点措施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制药工程 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 简介:建筑制图对土建类学生的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工作都有相当的影响,对这门课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原国家教委关于“画法几何及土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另一方面则要适应技术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全面引入计算机绘图技术并尽可能遵守“教学基本要求”是笔者进行教学改革试验总的指导思想。

  • 标签: 建筑制图 教学 改革 计算机
  • 简介:质量控制图(以下称质控图)是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它能够简单、快捷、及时的观察、判断、分析各项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并且与标准值比较,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质量控制。质控图分为分析质控图和管理质控图。常用的计量质控图有:均值-极差控制图(X—R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Rx图)、百分位数控制图(Px图)。结合本院医疗指标具体完成情况,

  • 标签: 质量控制图 医疗管理 极差控制图 动态变化规律 质控图 完成情况
  • 简介:目的基于控制图法进行手足口病的预警界值分析,对宜昌市手足口病开展预警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4年宜昌市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预警模型,通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绘制ROC曲线,优选出宜昌市手足口病合适预警界值。结果手足口病的合适预警界值为P85,在该预警界值下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7.50%,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7.50%。结论传染病预警界值的设定应根据传染病发病特点并结合当地疫情信息进行优选,以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的预警能力。

  • 标签: 手足口病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质量控制图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8例,按照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质量控制应用在参照组的治疗过程中,将采用质量控制图的治疗过程应用到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中,将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图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图能够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测定评价,判断生产是否处于受控的状态记录、评估和监测相关的质量参数,指导生产的顺利开展。方法通过对我公司某产品的质量属性数据,阐述控制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其在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控制图的绘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危险因素,帮助企业将生产过程保持在受控范围,对平均图或极差图中任何失控状态的信号作出反应并采取及时行动,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均一。结论控制图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均一和稳定。

  • 标签: 控制图 质量控制 异常分析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控制图法对手足口病预警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9月,对照组采用通过进行预警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的预警模型,观察组采用以累积和控制图法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开展预警工作,两组预警效果比较。结果:收集 2019年实际手足口病周发病人数与建立的预警模型优选出的预警界值比较,发现实际手足口病周发病人数要超过该预警界值。共发出预警信号 106条,其中 2条( 1.87%)为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确认 1例,阳性率为 0.94%,预警时间随年发病数增减而增减。结论:国家预警系统采用的累积和控制图法可实现对手足口病更好的预警。

  • 标签: 两种控制图法 手足口病 预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累积和控制图(CUSUM)对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的测量值进行质控分析,建立NT测量的质控体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中国南方人群的胎儿NT中位数值作为参考,将本中心的NT测量值转换为NT中位数倍数值(MoM值),计算每位操作者每天的NT MoM值的中位数和SD值,用CUSUM控制图建立NT测量质控系统。对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近20 d的NT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失控的病例与在控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本质控体系的有效性。从第一位超声医师的NT测量数据中,选取累积和(cumulative sum)为0的该日的所有NT数据,人为的将该日所有NT值±1.0 mm及±0.5 mm,进行CUSUM质控分析,检验质控体系的有效性。采用本质控系统对1位初学者的NT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有入组NT图像进行评分,验证CUSUM控制图的有效性。不同组NT图像评分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中心早孕期胎儿NT MoM的中位值为1.1 MoM,SD为0.23 MoM,建立CUSUM控制图。对1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的近20 d的NT测量结果进行质控分析,结果提示第8、13天的NT测量值出现明显偏倚,通过对这2 d所有的NT图像进行评分,发现图像满意率仅38.9%和40%。当NT测量数值误差超过±1.0 mm时,本CUSUM控制图可以发现数据偏倚。对第2位超声医师的数据进行质控分析,发现数值明显偏小,此结果与图像评分结果一致。结论CUSUM控制图对NT测量质量进行评估是有效的超声质控方法。

  • 标签: CUSUM控制图 胎儿 颈项透明层厚度
  • 简介:目的应用计算机绘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图以替代手工绘制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子表格(EXCEL2000)绘制质控图.结果应用计算机绘制了HIV抗体测定质量控制图.结论应用电子表格(EXCEL2000)绘制质量控制图,由计算机自动描点、连线,具有方便、快速、简单、规范、美观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表格 绘制方法 HIV抗体测定 质量控制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WI的ADC值联合纹理特征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经病理证实的94例软组织肿瘤(恶性44例,良性50例)MRI及DWI图像。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肿块的实性成分ADC值。在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的肿瘤最大层面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及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6±0.3)×10-3 mm2/s、(1.2±0.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P<0.05),以1.28×10-3 mm2/s为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临界值,AUC为0.783,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65.91%。纹理特征中直方图特征(frequency size、skewness),灰度共生矩阵特征(Inertia_All Direction_offset7、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1、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7)及Haralick特征(Haralick Correlation_All Direction_offset4_SD)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 0.825、0.739、0.826、0.816、0.820、0.7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佳预测模型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0、88.00%、86.36%。结论ADC值联合纹理特征对术前预测软组织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诊断, 鉴别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体质量调节管电压管电流心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控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猪10只,每只猪均进行以体质量调节管电压管电流为基础的常规剂量(A组)及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电流[分别降低30%(B组)、50%(C组)、70%(D组)]的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CT扫描,所有数据均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和iDose4重建,计算猪接受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及左心室腔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别对总体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5分法评分),3分及以上为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并对两种重建方法处理后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D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3.13±0.63)mSv、(2.26±0.51)mSv、(1.61±0.36)mSv、(1.01±0.23)mSv.随着X线剂量降低,图像噪声增加,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降低,图像质量下降.各组内比较,iDose4重建的图像噪声均较FBP重建者明显降低,而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A、B、C、D各组内经FBP/iDose4重建后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0±0.42)分/(4.60±0.52)分、(3.60±0.52)分/(4.40±0.52)分、(3.00±0.67)分/(3.80±0.42)分、(2.00±0.67)分/(3.40±0.52)分,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FBP重建,A、B、C、D组近、远端冠状动脉的可诊断率分别为100%、95%、70%、20%和92%、72%、36%、0;经iDose4重建后,A、B、C组近、远端冠状动脉的可诊断率均大于经FBP重建后A组的可诊断率或与其相当(P>0.05),而D组的可诊断率明显低于FBP重建后A组的可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门控结合体质量调节管电压管电流心�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心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我校的46名学生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以学生接受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与研究组(予以媒体教学),评判标准教学模式认可度、教学考核得分。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可度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教学考核得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媒体教学的实施获得了更多学生的认可,且学生的教学考核得分较高,值得我校推广。

  • 标签: 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认可度 考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的60名外科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实习时间为36周。所有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实习老师按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实验组实习生将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老师提供系统的培训指导,教学培训时长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可比性。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上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法 外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现代大学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临床五年制第四学年的医学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人,对照组34人,其中试验组采用PBL和CBL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比较两种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考核中,在问卷调查中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PBL模式结合CBL模式显著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收集、梳理能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教育,医学 小肠疾病 肠梗阻 基础理论 病史采集
  • 简介:方案教学(ProjectApproach)又称为方案活动(Projectwork),最初是受杜威的观点启发而来,随后由威廉·H·基尔帕特里克(WiIIiamH·KiIparrick)在进步主义运动中倡导.后又被称为“方案教学法”[1]。这一理念所提出的假设是:当儿童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并被视为中心时.

  • 标签: 教学法 方案教学 儿童教育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