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疗效。方法将173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组(对照1组),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对照2组).联合组55例先外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1小时后再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1组60例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2组58例外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3组均2次/天,使用2周.在用药1周和停药1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清除率判定疗效。结果用药1周时,联合组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1组和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1组疗效稍高于对照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真菌学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周后3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起效快,疗效高,安全。

  • 标签: 硝酸舍他康唑乳膏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 简介:目的:探析白色念珠菌检测对龟头的诊疗过程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龟头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均为阳性,行菌株培养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菌株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8例患者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92%;白色念珠菌106株(94.64%)。培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敏感率100.00%;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分别为56.86%、60.78%;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均敏感;光滑念珠菌对所有药物均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其余药物均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仍为真菌性龟头主要病原菌,其确诊依赖于真菌镜检和菌种培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彻底根治龟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龟头炎 白色念珠菌 诊断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套扎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l0月至2014年11月206例包皮套扎环切术和155例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疗效满意。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等无明显差异,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刀口愈合略早,手术费用相对较低,但包皮套扎环切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可以洗澡,护理更简单,操作更便捷,特别是切缘整齐,术后瘢痕小,更能体现微创、美容的手术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包皮套扎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具有微创、美观的优点,术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创伤更小,是治疗包皮过长的新进展,值得推广应用,但手术需要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套扎器,手术费用相对稍高,刀口愈合时间稍长。

  • 标签: 包皮过长 套扎器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切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运用包皮环切器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32.5%,p<0.05。结论包皮环切器手术比传统包皮环切术具有更优质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传统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器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套式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包皮过长以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治疗时采用改良版袖套式包皮环切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更加简单、用时更短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包皮过长及包茎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美观度这几个方面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在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上比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出血情况与外形美观度上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但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及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两者存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商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包茎和包皮过长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0例实施包皮手术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包皮环切术(对照组)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应用(观察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用时、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水肿消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1例,切口裂开2例,并发症率为3%;对照组感染5例,切口裂开4例,血肿5例,出血2例,并发症率为16%,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包皮手术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方案,可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方便,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外观满意度居较高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效果对比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器的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首推包皮环切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器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的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60例包皮环切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术后从手术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等方面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无疼痛感为15例,占25%,稍有疼痛I感为30例,占50%,疼痛感为12例,占20%,较疼痛感为2例,占3.3%,剧疼感为1例,占1.6%。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阴茎包皮形态得到较大改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缓解包皮环切术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术后满意度。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临床护理 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包皮术后换药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泌尿外科门诊手术室行包皮环切手术且术后回本院换药患者112例,按手术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模式进行换药,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从心理干预、使用利多卡因配制液湿敷、弹性纱布包扎、健康宣教等4个方面减轻换药时疼痛。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伤口肿胀破损例数。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2.93±1.14)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5.11±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伤口水肿、破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包皮术后换药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换药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套扎法包皮环切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386例患儿进行包皮环扎器包皮环切术中,其中包皮过长1874例,包茎512例。年龄2-1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天,并1-3周后电话随访护理指导并总结护理经验,术后效果满意。小结套扎法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患儿创伤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在配合相关的护理方法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套扎法 包皮环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圣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简称“圣环,ShengHuan”)手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包茎和包皮过长的253例患者行包皮环切术,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与传统护理方法比较在围手术期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方法的优势突出。结论圣环包皮环切术是目前治疗包茎、包皮过长较先进的手术方法,其中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包皮 包茎 包皮环切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