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英语EMP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在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参与重庆医科大学整合医学教育的本科生120名分为EMP组和传统医学英语教学组。两组大纲知识点没有差异。授课方式方面,EMP组结合整合医学教育,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传统组按照传统的以构词法和词句理解为基础的医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结果医学英语词汇考试成绩EMP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5.00±3.52)vs. (65.67±3.33)]。EMP教学组学生发表文献综述14篇,传统教学组发表6篇。教师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对学生的综述进行评分(百分制)。结果表明,EMP教学组学生专业词汇应用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4.52±2.34)vs.(70.98±1.45)];综述内容科学性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8.87±4.68)vs.(71.87±2.41)];语法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90.01±7.24)vs.(76.00±3.76)]。结论医学英语EMP课程能较好地配合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提高学生应用医学英语检索文献的能力和按照器官系统来认识医学英语的能力。

  • 标签: 医学英语EMP课程 整合医学教育 医学本科
  •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卢永平 张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an-system-function,OSF)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为例,阐述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学生满意度角度着手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70.0%的模块满意度评分超过3分,学生对于OSF整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系列教学方法总体是认可的。随着试点班人数的增加,未来还应更加深入地探讨OSF整合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效果。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整合课程 教学方法 学生满意度
  • 简介:摘要作为一门医学人文专业课程,叙事医学应当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指向,并在本土化进程中协同推进。本文基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叙事医学课程教学经验,尝试概括专门的叙事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文章以理念阐释、实施方法和学生反馈为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加强叙事医学课程的总体设计、凝练课程特色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学实施与反馈、课程思政效果综合评价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供医学教育同道参考。

  • 标签: 叙事医学 课程思政 本土化
  • 简介:摘要当物理撞上医学课程医学与物理学专业教师共同建设,旨在引导学生夯实自然科学基础,建立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视角与科学思维。课程坚持学习者为中心、"学科融合"为目标,构建独立灵活的教学模块。采用课堂讨论、模块论文与期末汇报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结合学生评价与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86.8%(33/38)的学生成绩为优秀,94.7%(36/38)的学生对课程做出优秀评价,课程得到学生认可。本研究为新医科人才教育模式下学科交叉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积累了经验。

  • 标签: 本科生教育 学科交叉 课程建设 新医科
  • 简介:摘要:康复医学导论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做好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课程思政教育目的,方法,切入点,质量监控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可靠,可行,有效的康复医学导论课程思政教育方法。

  • 标签: 康复医学导论 课程思政,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 标签: 教学 医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 作者: 李旭昶 陈祥发 刘博 汪璐芸 赖金胜 项帅 姚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学办公室,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学生视域下探讨基于多学科诊疗的医学概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至2021年,选取武汉某高校参与医学概论课程学习的2016级和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54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多学科诊疗的翻转课堂教学,2016级4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等问卷调查,并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病历书写评价。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中的临床思维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4.04±0.50)分比(3.69±0.67)分];试验组学生教学方式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学生[59.2%(29/49)比18.8%(6/32)];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107.27±8.64)分比(103.76±7.5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病历书写的系统性思维能力(A级病历40份、B级病历12份、C级病历2份)和逻辑性思维能力评价(A级病历30份、B级病历22份、C级病历2份)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系统性思维能力A级病历26份、B级病历7份、C级病历9份;逻辑性思维能力A级病历18份、B级病历15份、C级病历9份),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诊疗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概论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翻转课堂 多学科诊疗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 医学生视域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效果,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教学方式、精选教学案例、教学中同伴教学的实施、学生反思和教师点评结合、转变传统考核方法等进行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学生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及格率为100.0%,优秀率为63.2%(24/38)。84.2%(32/38)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改革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和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增强了解决不熟悉的问题的信心,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使自己掌握知识更加牢固;92.1%(35/38)的学生认为综合改革能够使自己有更多的参与和投入、对课程总体感到满意。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教学模式 综合改革 效果
  • 作者: 宋艳 刘红军 姚洁 凌冠华 吴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教保处,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重庆市数字医学学会,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数字医学教学存在课程内容新、重难点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结构跨度大、对教员的要求高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共享资源少的困难。本研究旨在发挥团队在数字医学领域的优势,通过《数字医学》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究,推动该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快速掌握知识点和课后复习方面,MOOC课程教学平均满意度评分达到了90分;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MOOC课程教学得分为(88.10±10.87)。研究证明采用MOOC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知识点掌握和课后复习都有显著的帮助,能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研究提出,《数字医学》MOOC制作要注意保持数字医学知识框架下各知识点的连贯性及个性化;教师应着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穿插前沿知识进行扩展深化;并建议单独制作有关前沿技术的应用的MOOC,便于应对由于该门学科发展更新造成的课件内容陈旧。

  • 标签: 数字医学 慕课 混合式教学 数字解剖学 3D打印
  • 简介:摘要将基础与临床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自2018年起,天津医科大学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实施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包括建设教学团队、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创建课程在线平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课程针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教学、针对部分课程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2016~2018级学生考试及格率分别为55.6%(99/178)、61.4%(102/166)和88.4%(153/173);86.2%(112/130)的学生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99.2%(129/130)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或有所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基于问题学习 医学微生物学 翻转课堂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推进现代医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完善高校中医学课程中的人文思想教育与研究,是现代高校医学课程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探索与研究,各高校在组织高校教师教研讨论研究、完善学科教学任务设计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对思政实践的探索。在此基础上,高校医学教育的思政探索与实践,应不断加强对教师职业技能与思想觉悟的培养、积极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实践经验,构建以教师为主要引导者的高校医学课程的思政实践体系与思考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标签: 人文思想 思政课程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方案,为医学院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有关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文献,采用Excel 2016进行资料整理与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案主要包括设置课程思政目标、选择思政素材、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效果5部分。课程思政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修养与人格塑造、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思政素材主要来源于名人事迹和临床案例,教学内容以专题式教学内容融入思政素材为主,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为学业成绩与问卷调查。结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应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选择素材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并从多角度和多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 标签: 系统评价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方案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护理学
  • 简介:摘要培养具有能担当的职业道德素养、能胜任的执业技术技能和能创新的科研转化能力的综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当今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目标与任务。如何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素材、工具与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医学检验教学单位探索与思考。本文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设计了一套多学科融合的全方位人才教育医学检验整合课程方案,探讨了整合课程及思维导图在医学检验人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优化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思路,提高医学检验人才教育效率,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

  • 标签: 医学检验教育 教学模式 整合课程 思维导图
  • 简介:摘要本文以课程思政的内涵为基础,结合医学教育全球化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从制度建设、课程类型、教学设计、学习阶段、课堂类型等5大维度探讨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体化、系统性、贯通式育人大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标签: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反馈并总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独立开设《麻醉学》课程教学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选取海军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11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麻醉学》开课前和开课后发放问卷,两次调查获得有效回收问卷204份,累计总有效回收率为96.68%。结果开课后学员对麻醉科医师职业特点的了解、对麻醉学的兴趣、对麻醉学在医学中作用的了解等方面均较开课前提高(P<0.05);在针对学习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安排时间、是否将麻醉科医师作为职业方向等问题上,开课前后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结合医学生需求和临床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探索《麻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 麻醉学 教育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课程
  • 简介:摘要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探究医学人文精神,探究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

  • 标签: 口腔医学 课程思政 人文理念
  • 简介:摘要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选修课程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目标,在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已经开设2年。本文以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所开设的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选修课程为例,阐述其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参与教学的22名学生课后考核成绩均在80分以上,其中63.6%(14/22)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所有学生成绩均及格(≥60分)。学生课后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评分高于教学前[(302.64±41.34)分比(287.95±25.9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将批判性思维原理与技能和临床案例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医学生 创新思维训练 课程 批判性思维
  • 简介:摘要循证临床实践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临床实践。加强循证临床实践的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循证医学融入临床实践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为其日后开展临床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针对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见习阶段开设的循证临床实践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循证临床实践课程考核和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94.3%(1 522/1 614)的学生成绩为优良,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课程得到了学生认可。循证临床实践课程教学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融合,有利于循证医学知识在临床见习中的有效应用,为临床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循证医学 循证临床实践 课程 本科生 见习
  • 作者: 罗涵青 林洪义 贺渝淼 赵紫睿 王孜 杨睿哲 罗欣 吴南 龙笑 吴东 黄辉 赵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结论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

  • 标签: 继续教育 医院 科技 创新 课程建设 青年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