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液体集聚在急性胰腺炎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疾病早期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通过相应的临床决策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于2019年8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液体集聚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出,本研究共收集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急性液体积聚组31例,无胰周积液组42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BMI、胰腺炎病史、吸烟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的年龄大于60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数、白蛋白、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白蛋白、D-二聚体及CRP是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液体积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白蛋白、D二聚体及CRP四个变量是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液体积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白蛋白回归系数为负值,是急性液体积聚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急性液体积聚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接受静脉输液的122例(静脉输液682例次)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诱使液体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静脉输液682例次中,发生液体外渗87例次,发生率为12.8%;局部表现肿胀77例次(88.5%),肿胀累及穿刺部位皮肤>20cm8例次(9.2%),水疱2例次(2.3%);均未出现皮肤组织坏死情况。液体外渗发生因素患者因素占40.2%(35/87),疾病因素占25.3%(22/87),药物因素占20.7%(18/87),技术因素占13.8%(12/87)。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护理对策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方便选取 2018年 1—12月该院接受静脉输液的 122例(静脉输液 682例次)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诱使液体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 静脉输液 682例次中,发生液体外渗 87例次,发生率为 12.8%;局部表现:肿胀 77例次( 88.5%),肿胀累及穿刺部位皮肤 >20 cm 8例次( 9.2%),水疱 2例次( 2.3%);均未出现皮肤组织坏死情况。液体外渗发生因素:患者因素占 40.2%( 35/87),疾病因素占 25.3%( 22/87),药物因素占 20.7%( 18/87),技术因素占 13.8%( 12/87)。结论 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关键词 ] 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fluid exosm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Methods 122 Elderly Patients (682 times) who received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The occurrence of fluid extravasation dur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was counted, the risk factors inducing fluid extravasat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Among 682 time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87 cases (12.8%) had fluid exosmosis, lo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welling in 77 cases (88.5%), swelling involving skin > 20 cm in 8 cases (9.2%) and blister in 2 cases (2.3%) without skin tissue necrosis. The risk factors of fluid extravasation were 40.2% (35/87), 25.3% (22/87), 20.7% (18/87) and 13.8% (12/8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fluid extravasation dur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tient factors, disease factors, drug factors and technical factors. Therefor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by actively taking nursing measures to intervene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extravasatio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接受静脉输液的122例(静脉输液682例次)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诱使液体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静脉输液682例次中,发生液体外渗87例次,发生率为12.8%;局部表现肿胀77例次(88.5%),肿胀累及穿刺部位皮肤>20cm8例次(9.2%),水疱2例次(2.3%);均未出现皮肤组织坏死情况。液体外渗发生因素患者因素占40.2%(35/87),疾病因素占25.3%(22/87),药物因素占20.7%(18/87),技术因素占13.8%(12/87)。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接受静脉输液的122例(静脉输液682例次)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诱使液体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静脉输液682例次中,发生液体外渗87例次,发生率为12.8%;局部表现肿胀77例次(88.5%),肿胀累及穿刺部位皮肤>20cm8例次(9.2%),水疱2例次(2.3%);均未出现皮肤组织坏死情况。液体外渗发生因素患者因素占40.2%(35/87),疾病因素占25.3%(22/87),药物因素占20.7%(18/87),技术因素占13.8%(12/87)。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液体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广泛应用。神经外科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疗法的概念和具体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液体疗法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液体治疗中主要液体的选择上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 标签: 颅脑损伤液体治疗主要液体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液液体温度对患者输液体验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假设。实验结果显示,输液液体温度与患者的输液体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温度的调节能够显著影响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体验。在实验组中,通过控制输液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适宜的组别患者舒适感较高,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明显减少,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为临床输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强调了在输液过程中合理调节液体温度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输液体验,液体温度,患者舒适感,临床实践,治疗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肝移植术 液体管理 负平衡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液体安全检查指的是判断液体是否对特定公共场所安全构成威胁的过程,是安全检查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传统的安检设备无法识别出液态爆炸物,给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本文综述了现有的液体安全检查的新技术,并比较了多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应用场合的特点和检查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液体安全检查技术及其组合。

  • 标签: 液体爆炸物 安检 无损检测 反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时输注加温液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常温液体,试验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加温至36℃的液体,比较两组病人复苏前后核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尿量、氧合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苏过程中,所有病人均出现核体温下降伴凝血功能障碍,但试验组核体温高于对照组,四项凝血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实施液体复苏目标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复苏过程中输注加温液体可能会改善病人的核体温及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输液加温 核体温 凝血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液体超负荷(fluind overload,FO)常见于PICU,且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升高有关。目前尚不清楚FO是疾病严重度和强化支持需求的替代标志物,医源性可纠正风险因子,还是少尿征象。造成FO的各种液体摄入比例及其识别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旨在描述:(1)PICU液体暴露的类型和液量;(2)明确临床医生FO识别情况。场所一家四级医院内不包含CCU的PICU。对象入院>24 h患儿。设计28 d以上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干预措施于入院第1天和第3天收集液体暴露(fluidexporsure,FE)量和类型数据—复苏剂量,血液制品,肠内摄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TPN)或可按患儿入院体表面积调整液体(静脉液体和药物)。回顾入院3 d FO>15%患者的相关记录,以评估临床医生对FO的识别情况。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第1天中位FE为2 318(1 831~3 037)ml/m2[可修改液体1 646(1 296~2 086)ml/m2]。47例患者(46%)快速输注大剂量液体,16例患者(16%)输注血液制品。第3天中位FE为2 233(1 904~2 556)ml/m2[可调整液体750(375~1 816)ml/m2]。在54例患者中,1例(1.9%)快速输注大剂量液体1次,2例(3.7%)输注血液制品。本文队列中,47/54(87%)患者入院第3天FE>1 600 ml/m2。30% FO>15%患者未被临床医生识别。结论虽然复苏液体对第1天FE的作用高于第3天,第3天FE经常超过维持需求。PICU医师并非总能识别液体超负荷。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调整FE与FO之间的关联,并探索医疗实践改进机会。

  • 标签: 液体超负荷 重症监护 儿科 液体管理 PICU 液体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战争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武器装备趋向于高性能高精度发展,常规武器的命中率,致伤因子和杀伤面积均增加,参战人员受伤因素和受伤比例均与以往战争有明显不同。这在近年来历次战争中均有具体体现。

  • 标签: 液体复苏 火器伤 致伤因子 杀伤 受伤 现代战争
  • 简介:【摘要】良好的体液治疗不仅可以实现对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还可以确保器官组织的灌注量稳定性,可以促使患者术后呈现出更加理想的预后。因为心脏手术患者手术迁的病理生理状态,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相对较差,正是因为这样导致许多研究者担心容量过多导致患者的身体无法负荷,从而呈现出较差的负面效应导致器官功能出现损害,从而对患者的预后呈现出负面危害。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麻醉手术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麻醉手术 液体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