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民生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跨市、跨省甚至跨国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世界正在逐步实现“地球村”的构想,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重大流行性疾病的产生频率、传播速度、感染规模也越来越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今年的新冠病毒等越来越多的重大流行性病毒肆虐,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越来越严重,而新冠病毒疫情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各级部门多次强调需加强针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的医疗体系建设。因此,有效防范和救治重大流行性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加快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之需求愈加迫切。面对本次新冠病毒,我国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为世界各国作出良好表率,高密市人民医院在多次防治疫情过程中,对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也有一些经验总结,汇总应急医疗救治预案体系建设,应急医疗救治基础建设,以及一些前瞻性工作思考和建议。[1]

  • 标签: 重大流行性疾病 SARS 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新冠病毒 应急医疗 医疗体系建设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老年群体的疾病发生率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其护理工作也受到关注,社区因与患者住址距离短、便于患者随时诊治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其重要性越发突出,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与实际情况,于下文中对当前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望能够促进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保证老年群体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城市 社区 老年护理 护理方法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的关键环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切实提升了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本建议包括环境与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结果报告、督查与持续性改进等共十个方面内容,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管理提供规范及建议,确保基地规范、安全、有序运行,高效、高质量完成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并且其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可参考借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为2019年12月-2020年7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4例)。乙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常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方式,甲组患者在乙组患者的基础上融入绩效管理,将两组患者满意度、干预前后依从性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且干预后依从性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绩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典型城市的药学基础研究实力。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药学领域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基于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及高产机构数量,比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15位城市的基础研究实力。结果:2017年至2019年,我国学者在药学领域267种SCI期刊上共发表科技论文36953篇,高被引论文149篇(检索日期为2020年4月23日,含合作发文)。全国GDP排名前15位城市中,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的论文数量均超过3000篇,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发文量为1000~1999篇,深圳、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发文量均不足1000篇;各城市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84~4.52,北京和上海的高被引论文较多,分别为22篇和18篇;发文量前50位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6个)、广州(6个)、北京(5个)和南京(5个)。结论我国药学领域基础研究主要机构和研究成果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以北京和上海的高影响力成果最多;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研究产出;而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苏州、无锡、宁波等地在药学领域缺乏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产出较少。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药学 基础研究 实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损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便利性抽样原则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对60岁以上老年人783例运用使用老年人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健康相关信息、受 灾情况分布,采用 MoCA量表 (北京版)评估认知功能。用SPSS22.0 软件进行 t 检验, 方差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雅安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14.9%,其中轻度为 9.1%,中、重各为 2.9%;男性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损率为6.1%,女性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损率为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70~<80岁和≥80岁组的老年人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受教育程度低、定期检查的老人认知障碍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增龄文化程度低的老年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定期检查能尽早发现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

  • 标签: 城市老年人 认知功能受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调查我国城市饮用水氡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行政区域采样,选择我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采集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样品406份,基于RAD7 H2O测量装置,采取闭合回路液—气平衡法,利用抓取模式,通过半导体探测器探测气体回路中氡浓度,经过4个循环周期,推算饮用水氡浓度。结果31个城市饮用水中氡浓度算数均值为(4.92±9.44)Bq/L,几何均值为(0.71±7.77)Bq/L,范围为小于探测下限(LLD)~43.15 Bq/L。406份样品中,约84.2%的样品氡浓度小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饮用水氡浓度限值11.1 Bq/L。所有样品水氡浓度均低于欧盟推荐的饮用水氡浓度参考值100 Bq/L。结论我国城市饮用水氡浓度呈现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地区较高,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较低的趋势,影响因素主要与地质结构、水源类型密切相关。与国际相比,我国城市饮用水氡浓度总体较低,处于安全水平。

  • 标签: 城市 饮用水 市政供水 氡浓度
  • 简介:【摘 要】照护资源与照护供给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人们自身的权益。作为人口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高龄老人的照护资源、照护供给更是收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照护资源和照护供给进行分析,先简单介绍照护资源及其服务,再分析城市高龄老人的照护需求,而后分析目前这类人群的照护资源和照护供给现状,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照护服务供给体制、完善弥补家庭照护资源政策、明确未来机构照护发展方向等,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希望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龄老人 照护资源 照护供给
  • 简介:摘要:城市医联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是从本质层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助于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结构整体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整体保证医疗服务体系能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精准性解决措施,助力城市医联体有序建设。

  • 标签: 医联体建设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相比于从前而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并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于大城市而言,人群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更是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当中,部队卫勤保障分队作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部队职能任务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好的提高部队卫勤保障工作质量,以此来更加全面并且完善的解决大城市突发事件,以此来提高社会的稳定性,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大城市 突发时间 部队卫勤保障 工作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急救用血的配送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完成,主要参与单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血液中心和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构建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研制无人机专用血液储存箱。利用无人机系统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运送血制品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获取以下指标:(1)无人机送血的飞行时间;(2)血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温度;(3)利用百度地图软件测出道路交通的送血时间,并与无人机飞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由智能物流无人机、低温血液储存箱、无人物流枢纽站、云端运行控制平台等部分组成。浙江省血液中心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的无人机航线距离(2.36±0.06)km,地面距离5.8 km,从2019年4月12日到2021年1月29日共飞行27架/次,飞行时间为(6.37±0.35)min,小于人工取血来回双程所需道路行驶时间(17.00±1.94)min。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点,无人机送血可以节省15.98-4.28 min,平均节省(10.62±1.87)min。结论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具有速度快、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等优点,并能保证运输过程中血制品的安全,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无人机 血液运送 急救用血 城市
  • 简介:摘要 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城市公立医院征信体系建设备受相关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文章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城市公立医院征信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和政策环境,厘清城市公立医院征信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内部构建、外部作用及社会系统整合,探求城市公立医院征信体系建设路径,提出了医院征信建设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公立医院 社会信用体系 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九城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6年6—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和昆明9个城市,以社区和幼儿园为调查点,身高低于2009年中国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的7岁以下生长迟缓儿童作为病例组,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身高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共调查2 562名儿童(病例、对照各为1 281名)。现场测量获得身高、体重,问卷方式收集家庭情况、围生期信息、饮食喂养、生活习惯及患病史等信息。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或配对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 281对生长迟缓和对照儿童中男677对,女604对,3岁以下238对,3~<7岁1 043对。生长迟缓组身高、体重Z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2.54,-2.08)比-0.59(-1.04,-0.10)、-1.85(-2.35,-1.38)比-0.69(-1.20,-0.21),Z=30.982、25.580,均P<0.01]。家庭相关因素中,生长迟缓组父母受教育程度、身高、体重及祖辈身高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个体相关因素中,生长迟缓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短、母孕期合并疾病、婴儿期乳类或辅食添加困难、食欲差、进食速度慢、挑食偏食、非主动进食、经常吃零食、睡眠时间短、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婴儿期经常感染疾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身高越低生长迟缓风险越高,如父、母亲矮身材子女生长迟缓发生风险是中等身高的6.46倍(95%CI:2.73~15.30)和10.56倍(95%CI:4.92~22.69)。早产或低出生体重(OR=2.27,95%CI:1.33~3.88)、出生身长<45 cm(OR=3.56,95%CI:1.41~8.98)、婴儿期乳类或辅食添加困难(OR=2.04,95%CI:1.32~3.15)、食欲差(OR=3.20,95%CI:1.74~5.89)、进食速度慢(OR=1.85,95%CI:1.31~2.63)、食物过敏(OR=1.80,95%CI:1.02~3.16)儿童的生长迟缓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结论父母身高矮、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短、早期喂养困难、食欲差、进食速度慢、食物过敏是影响婴幼儿及儿童期生长迟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生长迟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无业流浪精神病患者服药不依从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52例城市无业流浪精神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率。结果:实验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及临终关怀意愿进行调查。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对象为某市某社区中200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健康状况以及临终关怀需求意愿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某市区中200名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后发现,其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32名(66.0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临终关怀认知程度得分为(73.21±12.16)分,知晓程度合格的老年人为141名(70.50%),且选择家中作为临床关怀地点的老年人居多。结论:现阶段城市社区的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疾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且对临终关怀并未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因此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提升当前社区内老年人的临终关怀质量,并尽量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就医需求。

  • 标签: 城市社区 老年人护理 临终关怀 需求意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概念框架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测模拟检验。结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绩效评价概念框架基础上拟定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候选指标库。基于此指标库制定问卷,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对20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建立了包括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的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组织结构与管理(权重0.21)、资源投入(权重0.24)、签约服务过程(权重0.19)、签约服务效果(权重0.36)。以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实测对象对个别指标的数据获取方式或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完善。结论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评价工具设计以结果产出为重点,综合从供需双方、健康管理服务规律等多角度评价签约服务质量;可为政策评估实施部门评价签约服务改革绩效提供评价工具。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前保健服务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城市流动女性孕产体验,改善其妊娠、分娩结局有重要作用。产前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是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及测量维度;从服务提供方、需求方和供需双方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提升策略。

  • 标签: 产前保健 综述 城市流动女性 可及性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肝癌高危人群参与肝癌筛查的依从性,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等8个城市中,40~74岁的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患癌风险问卷调查和肝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肝癌高危居民36 781人,其中17 241人参与了肝癌筛查,总体参与率为46.87%。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38.14%;2014—2015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高,为52.77%。焦作市的参与率最高,为62.50%;濮阳市的参与率最低,为3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慢性乙型肝炎史、慢性丙型肝炎史、脂肪肝史、胆结石症史和肝癌家族史与居民是否参与肝癌筛查有关,女性、年龄偏大、学历较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缺乏、有慢性乙型肝炎史、有慢性丙型肝炎史、有脂肪肝史、有胆结石症史、有肝癌家族史的居民更易参与肝癌筛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肝癌高危居民的肝癌筛查参与率不足50%。针对肝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城市居民肝癌筛查中提升筛查的依从性。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依从性 城市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