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在澳大利亚针对健康人群发起基因检测服务预示着个体化护理时代的到来,但是需明确的是,基因检测能够带来诸多好处,比如对儿童罕见疾病进行诊断等,当应用于正确的病人中时,基因检测就能够为一半以上机体有罕见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而且相比传统诊断手段而言,这种基因检测的花费远低于前者。但基因检测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精准化诊断和治疗工具,所有的遗传学知识并不一定有用,其往往携带有任何医疗干预、基因检测风险。

  • 标签: 基因检测 预防疾病 服务 担忧 or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传播性疾病,且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血吸虫的成年寄生虫存在于人体内而导致的传播性疾病,并且会表现为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由于寄生虫对人体造成严重感染,则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南县包含了多个乡镇,然而由于钉螺控制容易反弹,导致在该区域出现了较多的吸虫病患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故需要加强对该区域内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和阻断,并要加强对其控制对策的分析,从而减少南县血吸虫病的传播

  • 标签: 南县血吸虫病 阻断地区 挑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工作中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行输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2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临床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下,患者与医护人员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血液传播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对避免患者与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发生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将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 标签: 血液传播疾病 预防控制 效果
  • 简介: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复兴的一个引擎。电视媒体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载体。在泛娱乐化的环境下,以中医药文化为内核的纪录片《本草中国》,展示了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创新路径。

  • 标签: 《本草中国》 纪录片 中医药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反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0例妊娠梅毒患者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研究组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新生儿出生率、新生儿感染率、早产儿发生率以及死胎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梅毒患者实施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梅毒母婴传播,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 标签: 梅毒 预防措施 母婴传播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与母婴阻断方法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HIV孕产妇,及时对实施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孕产妇实施艾滋病的咨询与检测,当然,必须要在孕产妇同意并签字的条件下实施。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之后,在HIV感染上,孕产妇呈现阳性的为38例,8例来自愿终止妊娠行为,剩余30例选择要生孩子。其中,孕期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药物治疗的有22例,产时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药物治疗的有8例,实施方法1)奈韦拉平+齐多夫定方+拉米夫定断,2)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克力芝。实施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为96.67%孕期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率100%。结论采取科学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具体阻断措施,这样在阻断效果上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四个主要途径的分析探讨防治其感染传播的重要举措,具体从环境清洁、空气、水和医疗废物4个方面找出预防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措施,以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行的参考。

  • 标签: 口腔科 环境感染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梅毒以及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相关孕产妇及母婴结局信息,分析在此期间施行三病预防措施强化措施之后,三病传播情况。结果2012年1月起某地区全面推行三病强化预防措施,HIV、梅毒以及乙肝三病相关咨询人次共98492例,其中咨询人中孕妇共35708例次,约占36.25%,而35653例接受检测中34993率,检测率98.00%,包括HIV9820例(26.55)、梅毒7408例(21.17%)以及乙肝病毒17765(50.77%),经检测实际病例数分别为421例、348例以及732例;HIV、梅毒、乙肝三病高发人群以20-40岁群体最高,分别占到了290例,243例以及505例,初中及高中文化例数分别为314例、260例,515例,初婚人员例数317例、272例、520例;农民及民工例数分别为175例、109例以及255例;三病孕妇服药后成功分娩389例、339例以及728例,检出抗体内358例、322例、703例,检出阳性婴儿(满18个月)8例、6例、10例。结论在2012年-2016年期间,某地区预防HIV、梅毒以及乙肝病毒措施效果良好,远低于国内预防三病十二五规划目标,即<5%、5%、7%。

  • 标签: HIV 病毒 乙肝
  • 简介:摘要通过概括病媒的概念,论述由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引起病媒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分析病媒传播疾病的特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到病媒传播疾病的威胁性并树立正确的防治意识。

  • 标签: 病原体 病原生物学 病媒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妊娠梅毒患者54例,在自愿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措施,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足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早产率、死胎率、先天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梅毒患者采用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措施,可以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梅毒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治疗效果 应用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该疾病通常是由HCV引起,继而产生肝脏慢性炎症坏死与纤维化,如若不及时治疗便会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对患者生命健康起到严重威胁,就目前来看,丙肝已逐渐成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对丙型肝炎常见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

  • 标签: 丙型肝炎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来研究媒体环境的现状,进而研究新媒体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品牌传播产生的影响。针对我国公立医院在当前异常复杂的媒体环境下所出现的品牌策略缺乏、忠诚度难以培育、品牌形象不够具体、内容传播力低等问题,提出整合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个性化传播及危机应对等应对策略。

  • 标签: 新媒体 公立医院 品牌 传播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开展结核病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督导随访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出100例纳入研究领域,应用中国结核病控制中心设计的结核病知识结构式调查问卷进行有关结核病知识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患者的结核病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得分为(25.56±4.56)分;不同年龄、学历、病程的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居住地、学历的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院大部分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不同学历、病程、年龄的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不同,医院应当根据患者的学历、病程、年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

  • 标签: 肺结核 传播 预防 认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的形式,并且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生的84例新生儿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出生时间分为两组,参照组新生儿出生前不能获得有效的预防,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之前就实施乙肝预防,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患有乙肝的可能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生儿出生前就予以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尤为重要,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日后感染的几率。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结核病患者对预防结核病传播的知识认知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年龄、学历以及病程患者对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性。结论医务人员需要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控制结核病为目标的专业性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公众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肺结核治愈率,有效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传播知识 认知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96—2016年国内发生的HCV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因血液透析发生HCV感染暴发事件10起,涉及血液透析患者689例,其中258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37.45%;不安全注射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3起,涉及人群基数不祥,其中447例感染HCV;输血或单采血浆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4起,共涉及191例,其中156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81.68%。结论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HCV的风险极高。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液传播 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