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让父母了解学龄儿童的家庭保健知识,更好地培养自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方法通过对学龄儿童身心两方面发展特点的分析,给予孩子父母相应的家庭保健指导,使学龄儿童得到更好的家庭呵护,成长为身心快乐健康的接班人。结果学龄儿童可以更好适应学校生活,父母也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 标签: 学龄期 家庭保健 生理指导 心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防治学龄儿童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两所2010年入学的幼儿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中一所定为健康教育组(432名),另一所为对照组(427名),进行健康教育前两组均进行体检,并测定每位学龄前儿童Hb值。健康教育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健康教育活动,对两组儿童贫血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Hb值与贫血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2组在Hb值与贫血发病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学龄儿童贫血的发生率,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贫血 学龄前儿童 健康教育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基层医院手足临时病区255例手足病患儿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临时病区隔离消毒,给予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皮肤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早期严密细致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HFMD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时病区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重症手足患者,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12例均好转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非常必要。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 护理
  • 简介:摘要为手足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手足258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5岁以下229例(占88.76%),其中3岁以下189例(占73.26%),5岁以上占29例(占11.24%)。258例均见手足皮疹(占100%),141例伴发热(占54.65%),并发症以肺炎的患儿最多,有29例(占11.24%);并发心肌损害的12例(占4.65%)。重症患儿7例(占2.71%),危重病例无,手足可防可治。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并发症 小儿 统计分析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手足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和柯萨奇病毒感染。本传染病为现症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水肿、脑炎、无菌性脑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0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手足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70例手足病患儿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利巴韦林的治疗方式,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70例患者中痊愈的为50例,有效的为18例,总有效率为97%,而对照组70例患者中痊愈的为41例,有效的为21例,总有效率则为89%,对比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炎琥宁 利巴韦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诊断,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手足的临床特点。结果手足临床表现典型易于诊断,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高占64%,抗病毒治疗有效,治愈率95%。治疗上采取分类管理,轻者在门诊治疗,在家隔离;偏重者住院治了。结论手足抗病毒治疗有效,治愈率高,治疗上采取分类管理,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又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抗病毒 分类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2008年手足临床病例的增加和死亡病例的出现,手足的追踪随访作用也愈来愈明显。手足的追踪随访是手足病防治的重要环结,通过追踪随访1904例手足确诊病例对手足追踪随访技巧进行一点探讨。

  • 标签: 手足口 追踪随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手足及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0例手足病患儿用药情况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我院治疗手足以抗病毒药物口服为主,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及时隔离治疗用药合理,全部临床病例痊愈,无死亡。结论针对病情有效安全合理用药,能够促进疾病快速恢复,保证儿童用药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抗病毒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足(HFMD)病重症高危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符合小儿手足病重症高危的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救治、转归加以总结。结果重症高危倾向的16例,重症4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10例,循环系统受累为主7例,呼吸系统受累为主3例。均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通过快脱慢补的方式给予降颅压、甲强龙冲击治疗、丙球支持;对于循环系统受累的通过快补慢脱的方式,并给予血管活性药;对呼吸系统受累者,给予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处理。治愈19例,死亡1例。结论对有重症高危倾向的患儿,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早期积极干预,就可阻止疾病向重症发展,大多愈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高危儿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前效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特征,采取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并观察其病情特征,重点观察患者的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疱疹、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大小便等情况。结果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后,手足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均出现好转,有助于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开展。结论对于手足病患者,医护人员在做好患者诊断的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护理 生命体征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手足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照组26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两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及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