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现状。方法抑郁组选择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45名产后抑郁患者,对照组选择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35名产后非抑郁患者,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3.25,4.36;P﹤0.05);矛盾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2.31;P﹤0.05),家庭功能维度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65,3.24,1.87,1.98,3.56,3.11;P﹤0.05)。结论产后抑郁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重建家庭环境、恢复家庭功能不仅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对1228名12-16岁青少年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男生10.05%,女生10.09%;②男、女生的问题检出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男生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男女问题组家庭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男生而言,家庭沟通(OR=2.567)和情感反应(OR=2.973)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问题解决(OR=1.674)和角色(OR=6.247)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行为问题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家庭及相关社会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到本科住院的女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调查显示,家庭功能较好只占25.86%,61.21%家庭功能一般,12.93%家庭功能较差;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经济状况、病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家庭功能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注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协调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舒适度,有利于改善女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女性 肿瘤患者 家庭功能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家庭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强迫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价强迫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其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FAD量表和Y-BOCS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FAD量表和Y-BOCS量表中RL、CM、BC、AI、AR等各项评分全部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因变量选择Y-BOCS量表总分,自变量选择FAD各因子分评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Y-BOCS总分和FAD量表中的BC、AI、AR、RL、CM、PS、GF评分均有关。观察组患者PS、RL、CM以及GF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家庭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性,患者角色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总功能损害越严重,患者强迫症状也越严重。

  • 标签: 强迫症 疾病严重程度 家庭功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1-2014.10期间在我病区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一组7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75例患者进行家庭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随访0.5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以及畸形等Harris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家庭护理 老年 髋部骨折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中家庭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并且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对他们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六个月之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程度以及遵医率比进行护理干预之前都有所提高,并且前后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概率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综合健康状况、身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升,并且实验组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心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系统综述家庭功能的理论、家庭功能的相关应用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家庭功能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相关性应用研究缺乏。

  • 标签: 家庭功能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familytherapy,SFT)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认知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型ADHD儿童40例为研究组,接受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入组时和SFT结束后一个月,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其行为和认知功能,并与对照组的40名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SFT治疗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各因子得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患儿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得分明显减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各项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完成分类数和完成总应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异常行为,提高其部分认知功能,有待于继续探索和方法改进,为不断优化儿童ADHD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治疗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行为功能
  • 简介: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常见。以下教你几招家庭体操,可使病程缩短,主动功能及早恢复。提重物法分腿站立,未患病的一侧手扶桌子的一端,弯腰约90度,患病一侧手握1~2公斤的重物如哑铃、沙袋,也可用熨斗等家庭日常用品替代,活动时肩部应尽量放松。

  • 标签: 关节囊 肩关节 肩部 分腿 慢性炎症 摆动幅度
  • 简介:摘要唐氏综合症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是染色体异变而导致的疾病,大多的患儿在一出生下来就患有此疾病,在没有对此疾病进行任何控制治疗时,疾病会跟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引起很多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事实证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而且其认知发展水平低,但是唐氏患儿并非不能矫正,通过家庭因素合理的早期干预能够促进他们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唐氏综合症 早期干预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家庭病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出院给予家庭病床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差异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增加患者的遵医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社区 家庭病床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科学有效的家庭心理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件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到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20例基本情况与研究对象相近的学生为研究对照,然后就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发病诱因、病前个性特征、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家庭成员之间是否经常发生纠纷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护理办法。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因素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精神正的发生,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标签: 家庭环境 家庭心理护理 儿童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l70和罗氏Cobas.c702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甲功五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五项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因此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型BiPAP呼吸机配合四肢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2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用家庭型BiPAP呼吸机并配合四肢运动训练,随访记录相关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也有所改善。结论?家庭型BiPAP呼吸机配合四肢运动训练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COPD合并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 四肢运动训练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提高癫痫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我科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癫痫患者共计41人,通过在院资料收集,制定计划,在病员出院后给病员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41例患者家庭都接受了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服药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以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实施家庭服药护理的观察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家庭服药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服药护理,保证了患者长期家庭服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了患者家庭服药依从性,有效确保了患者家庭服药治疗效果。延缓了心力衰竭病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家庭服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家庭关怀的运用。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30例儿童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30例儿童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儿童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对实验组的儿童患者采用家庭关怀式的护理模式。每个季度对两组的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分,总分是100分;儿童患者出院的时候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儿童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每个季度对护理的出错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一整年的总出错率。结果观察组的儿童患者的护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均都高(P<0.05),护理的出错率相比对照组也较低(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之中配合家庭关怀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因为儿童患者不配合护理人员而导致发生的护理差错,有利于建立护患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

  • 标签: 儿科护理 家庭关怀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