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3-氨基苯硼酸(APB)联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碳青霉酶抑制剂增强试验(APB-EDTA 法)用于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碳青霉酶的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APB-EDTA 法测定58株CRE的碳青霉酶,并与金标准PCR及DNA测序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比较。结果 58株CRE用APB-EDTA法均检出碳青霉酶,其中,产KPC酶24株(41.4%),产金属酶30株(51.7%),产D类OXA-48型酶2株(3.4%),同时产KPC和金属酶2株(3.4%),其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APB-EDTA法可以检测肠杆菌目细菌产生的A类碳青霉酶、B类金属酶和D类OXA-48型碳青霉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肠杆菌目细菌产生的碳青霉酶的检测,为临床精准抗感染治疗以及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短链酰辅酶A水合酶1(ECHS1)基因导致线粒体短链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ECHS1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ECHS1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性,年龄6个月4 d,急性起病,临床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竖头尚可,不能翻身、独坐,不能追视,不能逗笑出声,四肢肌张力增高。入院检查示血乳酸水平升高至6.2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膜异常强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儿ECHS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563C>T(p.A188V)和c.5C>T(p.A2V),患儿父亲携带c.563C>T突变,母亲携带c.5C>T突变,均为错义突变。结论ECHS1基因以错义突变为主,大部分为复合杂合突变,少部分为纯合突变。ECHS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ECHS1D常累及婴幼儿,发病相对较早,临床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等,头颅MRI可存在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对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和MRI基底节异常信号的病例,应考虑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 ECHS1基因 乳酸 运动发育迟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雌醇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丙雌醇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雌醇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丙雌醇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例左小腿外伤引起的伤口感染患者的伤口创面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验, 确定是不是非脱羧克菌。 方法 用珠海迪尔96-Ⅱ细菌鉴定仪及鉴定卡(DL-96E)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同时将两次分离出的细菌送上级医院做质谱鉴定。 结果 伤口创面分泌物细菌鉴定为非脱羧克菌, 可信度均为99.9%,且不发酵乳糖。药敏试验显示, 该非脱羧克菌对20余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敏感。根据药敏结果, 选用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 患者伤口恢复良好,结果令人满意。 结论 不发酵乳糖的非脱羧克菌在基层医院鉴定较困难,且通常会被误认为非发酵菌。在现实中,它也可以单独造成伤口感染, 临床用药须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敏感的抗生素。

  • 标签:   不脱羧莱克勒菌  不发酵乳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血动脉介入栓塞对于颅内血供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行开颅手术切除前供血动脉介入栓塞的45例颅内血供肿瘤患者资料,总结其肿瘤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术前栓塞指征、栓塞效果和栓塞相关并发症,从而评估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45例患者中21例为血管母细胞瘤,15例为脑膜瘤,5例为血管外皮瘤,4例为颈静脉球瘤。介入栓塞技术成功率达97.8%(44/45),其中1例脑膜中动脉过于迂曲,栓塞微导管无法到位。介入栓塞成功病例中,41例患者采用液体栓塞剂Onyx,3例采用液体栓塞剂NBCA。完全栓塞7例,大部栓塞26例,部分栓塞11例。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共4例,其中2例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1例Marathon微导管无法拔出,1例功能型颈静脉球瘤术中发生嗜铬细胞瘤危象。该4例患者术中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对于颅内血供肿瘤,术前介入栓塞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掌握介入手术指征并选择合理的栓塞方式和栓塞材料。

  • 标签: 颅内肿瘤 富血供肿瘤 术前介入栓塞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国内外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和慢性骨软骨损伤等患者因其治疗周期长,患者非常痛苦。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发现采取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和骨软骨损伤等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国内外专家研究与临床应用用血小板血浆疗法促进伤口愈合,增加伤口周围营养供给。但整个血小板血浆提取过程复杂,严格无菌操作和操作技术设定尤为重要。在整个操作中,操作者无菌技术,PRP制备中的流程制定,决定了提取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和提取量的多少。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PRP种类和特性各有差异。[1]目前最常见的手工制备方式是两次离心法。通过第一次离心,去除红细胞,提取中间的白膜层和上层血浆。随后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后弃去上2/3血浆(包含贫血小板血浆和中等量血小板血浆),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作用在患者难愈的创面上,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了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降低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增强生活质量。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制备   设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石墨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类新型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导电、光学等特性,在包括眼科在内的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石墨与干细胞研究联系起来,研究其对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的调节作用。本文对石墨及其衍生物对神经干细胞命运的调控予以综述。

  • 标签: 神经元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NG-Test Carba5对耐碳青霉肠杆菌科细菌(CRE)中碳青霉酶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2018—2022年中国21个省77家医院的1 210株CRE菌株,采用NG-Test Carba5快速检测菌株中的碳青霉酶酶型,以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NG-Test Carba5的检测性能。结果NG-Test Carba5对不同菌属CRE菌株中的5大类碳青霉酶[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酶(KPC)、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亚胺培南酶(IMP)、维罗纳整合子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VIM)、苯唑西林酶(OXA)-48]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其敏感度达98.47%(1 161/1 179),特异度100%(31/31),阳性预测值为100%(1 161/1 161)。NG-Test Carba5对OXA-48、NDM、IMP和VIM酶的敏感度为100%(307/307),对KPC酶的检测敏感度为97.70%(763/781)。对于11株产KPC-25、KPC-78和KPC-93型KPC突变体的菌株,NG-Test Carba5可报告所有KPC酶阳性(11/11),但对于产KPC-33、KPC-77型KPC突变体的菌株,NG-Test Carba5未能检出KPC酶。此外,对于同时产2种或3种碳青霉酶的CRE菌株,NG-Test Carba5的敏感度达100%(91/91)。结论NG-Test Carba5对于CRE菌株中的碳青霉酶的快速检测显示出优异的检测性能。然而,对于NG-Test Carba5检测阴性的菌株,必须结合其他表型检测及基因型检测方法以避免漏检。

  • 标签: 肠杆菌科 抗药性,细菌 突变 胶体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特征及碳青霉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罗定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经临床分离、鉴定为黏液型PA的100份菌株,分析菌株药敏性和耐药表型,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库,开展产酶筛查,分析云浮地区黏液型PA耐药特征及耐碳青霉烯类酶的流行特征。结果 100株黏液型PA标本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7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7.0%和15.0%;其中耐药菌株有63株(63.0%),多药耐药菌株19株(19.0%),广泛耐药菌株2株(2.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有25株,主要来自ICU(48.0%);20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中有8株产碳青霉酶(占40%),其中产金属酶5株(占25.0%),产丝氨酸酶2株(占10.0%),同时产金属酶和丝氨酸酶的菌株1株(占5.0%);耐碳青霉酶菌株数有随年代增长趋势。结论 云浮地区黏液型PA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相当部分为多药耐药菌株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通过检测PA产金属酶可间接反映碳青霉烯类耐药水平。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特征 碳青霉烯酶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临床收诊有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基本湿性治疗法,实验组增加应用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法,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伤口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比较P<0.05。实验组的伤口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比较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的治疗中应用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可加速伤口愈合,避免复发,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慢性伤口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创面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慢性伤口患者应用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效果。方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慢性伤口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常规组(n=44,应用泡沫敷料)、研究组(n=44,应用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比两组治疗效率、伤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换药次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治疗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换药次数比常规组少(P<0.05)。研究组IL-6、IL-8、PCT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应用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 标签: 慢性伤口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缪管激素(AMH)在卵巢储备功能中检测应用与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2546例有生育需求且进行妇科检查女性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卵巢储备功能将其分为正常组、减退组、早衰组,分别有1200例、745例、601例,三组女性均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准备,提供血样进行AMH检测,比较三组的AMH检出结果。结果:正常组的AMH水平高于减退组、早衰组(P<0.05),减退组的AMH水平高于早衰组(P<0.05)。结论:检测AMH可评价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抗缪勒管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妇科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胎灵胶囊联合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丙雌醇治疗,研究组应用保胎灵胶囊联合丙雌醇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胎灵胶囊联合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保胎灵胶囊 烯丙雌醇 习惯性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雌醇片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合计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丙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孕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联合用药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短、症状消失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整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少量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但经临床处置后显著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雌醇片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先兆流产 孕康口服液 烯丙雌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