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肩关节外侧切口结合空心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切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4例。结果14均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0个月25d。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在3~6月,平均愈合时间4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12例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2例外展抬举稍受限,为老年女性。结论改良切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创伤,费时少,内固定牢靠,骨折不易移位,疗效满意。

  • 标签: 小切口 肱骨大结节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双源CT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评价其图像质量、有效射线剂量,旨在研究大螺距双源CT进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患者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方式,B组使用普通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评价由两个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总量使用机器自带的记录数据。结果大螺距模式主动脉伪影明显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得分(1.2±0.2)较普通扫描组(2.2±0.5)有明显差异(p<0.001)。扫描长度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明显减少(p<0.001),A组6.5sB组1.6s。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螺距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等明显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A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测试螺纹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并探讨其固位原理.方法:在新鲜无龋的12颗离体牙上制备钉道50个,旋入固位钉,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其抗拉能力,并记录固位钉脱位过程中拉力的变化.结果:在新鲜、无龋的12颗第三磨牙的牙本质上制备共50个钉道,成功旋入固位钉48枚.通过试验,48枚固位钉抗拉力最大值为426.37牛顿,最小值为142.22牛顿,均值为208.56±2.27牛顿.固位钉被拉出后,在其螺纹内及钉道口周围可见白色粉末状物.结论: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为208.56±2.27牛顿,95%可信区间最大不超过210.83牛顿,最小不低于206.29牛顿.

  • 标签: 固位钉 牙本质钉 钉道 固位力 第三磨牙 离体牙
  • 简介:摘要检测过程中,螺纹量规的检测精度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螺纹量规检测存在误差的情况,技术人员必须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进而保证螺纹量规的检测精度。本文就针对提升螺纹量规检测精度的具体策略进行必要的研究,具体提出了重视检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测量面的检查工作、注意校对旋拧的力度、重视提升校对螺纹塞规的精度等策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提升 螺纹量规 检测 精度 措施
  • 简介:目的:利用双源CT的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对照评价其图像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旨在研究双源CT大螺距模式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B组58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模式,B组使用常规扫描模式;图像质量评价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包括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统计使用设备自带的数据记录。结果:大螺距模式主观图像质量评分(2.66±0.51)较常规扫描组(2.14±0.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9,P〈0.01);客观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大螺距模式组(1.61±0.23)s,比常规扫描组(6.52±1.41)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1,P〈0.01);大螺距组有效辐射剂量(3.97±1.07)mSv,对比常规扫描组(15.18±2.58)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P〈0.01)。结论:大螺距模式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及运动伪影少等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双源 CT 大螺距(flash)扫描方式对腰椎进行扫描成像,评价该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 60 例进行双源 CT 腰椎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2 组。A 组选用常规扫描方法,采用参数为: 管电压运用 100 kV,管电流运用自动调节技术(CARE Dose4D),图像重建方法运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扫描螺距采用 0.8,球管转动一圈时间为 1.0 s。B 组运用扫描模式为大螺距Flash 扫描,采用参数为: 管电压运用 100 kV,管电流和 A 组使用相同技术为自动调节技术,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SAFIRE),螺距采用 3.0,球管转动一圈时间为 1.0 s。每组患者都为 30 例。对每例受检者腰椎图像行主观评分[2];于第三腰椎的中心层面测量椎体、硬膜囊、腰大肌的定量参数,包括 CT 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 vol),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对上述评分和定量参数,行两组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定量连续变量采用 t检验,等级变量采用 kappa 检验。

  • 标签: 双源 CT 大螺距 腰椎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螺距冠脉CTA对心率变异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率变异性患者作为诊断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大螺距冠脉CTA检查,在进行大螺距冠脉CTA过程中同步记录患者心脏跳动周期性浮动变化,并在冠状动脉成像后,分析影像检查效果;结果:若<HRV<10,两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若HRV值>10,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AO、LM、RCA、LAD、LCX几项图像资料值会随着HRV数值升高而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螺距冠脉CTA对心率变异性心脏病的诊断,能够取得可靠诊断结果,利于提高诊断CTA成功率。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大螺距冠脉 冠状动脉 CTA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6月~2010年6月,48例经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7(平均3.2)a,42例骨折愈合,6例(,12.5%)骨折不愈合,后期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GardenIII型2例,IV型4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0例,良2例,差6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GardenIII型、IV型需慎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纹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一端带螺纹克氏针行切口交叉固定治疗骨折21例,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4-20个月,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未见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采用带螺纹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牢靠,对位满意,能有效防止感染,退针等并发症,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螺纹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大螺距CT双能量扫描鉴别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采用大螺距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及病理结果证实的疑为肺部肿瘤的33例患者,测定双能量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图像中碘图病灶的CT值、overlay值及含碘值,以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准确性。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比较,采用大螺距双能量CT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分别为80%,75%,90.9%和54.5%。恶性肿瘤的overlay值和含碘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的CT值、轴位截面积及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9,P〉0.05)。结论:大螺距双源CT双能量肺部增强扫描有助于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

  • 标签: 大螺距双源CT 双能量 肺部肿瘤
  • 简介:目的:利用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研究种植体不同螺纹螺距因素对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ro/E软件、Hypermesh软件及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类种植体即刻负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3种螺纹螺距(0.8mm、1.6mm、2.4mm)在分别垂直和水平加载时,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对不同螺纹螺距种植体来说,垂直加载和水平加载时0.8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小,2.4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大。结论:螺纹螺距对垂直相对位移有影响,对水平相对位移影响不大。随着螺距的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向载荷的抵抗力减弱。水平加载时,螺纹螺距对颈部微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种植 螺纹型牙种植体 即刻负载 三维有限元 微动 初期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Flash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flashspril)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30例患者行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C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Flash双源CTCA显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统计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评分及有效射线剂量。结果①准确性评价:基于节段水平分析,敏感性93.2%,特异性96.8%,阳性预测值86.0%,阴性预测值98.5%。基于血管水平分析,敏感性97.9%,特异性83.8%,阳性预测值88.7%,阴性预测值96.8%。基于患者水平分析,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CTC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与CCA高度一致。②图像质量:右冠状动脉不可诊断血管节段占右冠状动脉的3.4%,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不可诊断血管节段为0,回旋支不可诊断血管节段低于1.0%。③射线剂量:平均有效射线剂量(1.72±0.10)mSv。结论Flash双源CTflashspril模式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高,图像质量好,运动伪影,有效射线剂量低。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大螺距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与螺纹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采用双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3例(双螺纹钉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52.09±16.32)岁;Robinson分型:2A2型20例、2B1型6例、2B2型7例。选取同期32例采用螺纹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单螺纹钉组)作为对照,男13例、女19例;年龄(43.25±15.03)岁;Robinson分型:2A2型19例、2B1型5例、2B2型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双螺纹钉组16~48周,平均23.7周;单螺纹钉组15~51周,平均22.9周。双螺纹钉组与单螺纹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5±6.74)min和(19.59±4.98)min,术中切口长度分别为(1.70±0.79)cm和(1.73±0.84)cm,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12±1.29)周和(13.88±1.84)周,内固定取出时间分别为(13.09±1.31)周和(15.69±1.94)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93.18±3.78)分和(90.09±4.03)分,DASH评分分别为(1.49±0.49)分和(3.85±1.13)分;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19,P>0.05),而骨折愈合(t=3.70,P<0.001)、内固定取出时间(t=6.34,P<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t=3.19,P<0.001)、DASH评分(t=10.9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螺纹钉组健侧锁骨长度为(16.38±1.09)cm,取内固定后患侧锁骨长度为(16.33±1.12)cm,患侧未见明显短缩畸形,双侧锁骨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27);单螺纹钉组健侧及取内固定后患侧锁骨长度分别为(16.55±1.12)cm和(15.12±1.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01)。双螺纹钉组与单螺纹钉组锁骨术后短缩值分别为(9.47±2.12)mm和(17.41±2.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P<0.001)。术后双螺纹钉组发生滑囊炎5例、皮肤激惹2例,单螺纹钉组发生滑囊炎6例、皮肤激惹3例、短缩畸形愈合4例、出现断钉1例(更换内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退钉、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结论两种弹性髓内钉均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效术式,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双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较螺纹弹性髓内钉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内固定取出时间更早、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更好、更少发生短缩畸形。

  • 标签: 锁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诊治特点,寻求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32例病人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处理方法.结果:32例病人均有明显的外伤史,以下肢外翻外旋、缩短畸形,下肢纵轴叩击阳性,"4"字实验阳性,腹股沟及粗隆处压痛明显,下肢屈曲功能障碍,不能负重行走作为主要依据.X线检查确诊率为100%.手术治疗32例,31例骨性愈合,6个月后取出内固定.1例伤后三个月骨折未愈合而采用此方法治疗,三个月后复查发现股骨头坏死,后期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论:采用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术后并发症少、防滑、加压、骨折断端固定稳定等特点.术中X光透视,有利于准确的进行固定,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螺纹钉 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麻醉机螺纹管,呼气活瓣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两次对本院18台(共36台/次)麻醉机螺纹管.呼气活瓣进行采样;采用普通细菌培养法对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使用纲菌鉴定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2台,/次麻醉机螺纹管检出细菌,均为洛菲不动杆菌(菌落计数〉200cfu)麻醉机呼气活瓣未检出细菌。结论:麻醉机螺纹管可能是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麻醉机 螺纹管 呼气活瓣 细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