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癌合并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0例甲状腺肿患者为样本,其中诊断为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概率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甲状腺微小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微小癌合并甲状腺肿患者28例,对甲状腺微小癌发生概率、确诊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微小癌 病理检查 诊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1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648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癌11例,直径最大0.95cm,最小0.43cm,其中3例原发癌,8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3例,彩超11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彩超 颈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超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资料。结果在2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共计25例属于乳头状癌,患者的结节的边缘部位多不规则,但是存在明显细毛刺;其中,共计20例患者的结节存在程度各异的针尖样微钙化表现;26例患者中,共计7例存在颈部转移淋巴结,且淋巴结内存在明显针尖样微钙化表现的患者共计3例。结论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 诊断价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荧光试剂,在卵巢癌诊断中可检测出1毫米以下的微小肿瘤,有助提高卵巢癌手术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80年代高分辨率超声的应用使产科超声在评价胎儿解剖结构及胎儿结构畸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世纪,我国产科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提高使产前超声可检出大部分胎儿主要结构畸形,包括各大系统的结构畸形和胎儿肿瘤。许多研究发现,颈部水囊瘤、颈部水肿、十二指肠闭锁、某些类型的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等)、前脑无裂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脑积水、泌尿系统畸形(多发性囊性肾发育不良等)、胎儿水肿、

  • 标签: 结构畸形 染色体异常 颈部水囊瘤 高分辨率超声 超声诊断技术 前脑无裂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灰阶超声恶性征象,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378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其中良性137个,恶性241个)的良恶性结节灰阶超声表现对照。结果137例超声诊断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小结节在纵横比、内部结构、形态、边界、与甲状腺被膜关系、声晕及钙化类型方面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观察甲状腺微小结节的纵横比、内部结构、形态、边界、与甲状腺被膜关系、声晕及钙化类型有助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微小乳头状癌 灰阶超声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降脂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枸杞子、山楂、何首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150mm×4.6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2179)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枸杞子、山楂、何首乌,葛根素、在0.206μg~0.618μg(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0.97%

  • 标签: 降脂胶囊 葛根素 齐墩果酸 熊果酸 HPLC TL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蝎胶囊一日内大剂量用药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蛇蝎胶囊药粉以蒸馏水溶解后按能够灌胃给药的最大浓度(相当于生药量0.482g/ml)、最大给药体积(40ml/kg)给小鼠灌胃用药,一日内连续用药2次,累积给药剂量折算成生药量为38.56g/kg。结果给药后观察14天,未见动物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推测该药给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MTD)在38.56g/kg以上。结论蛇蝎胶囊一日内2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8.56g/kg,估计其MTD在38.56g/kg以上。该制剂推荐给临床的成人日用生药量为8.568g。以本试验的一日累积用量折算成相当于推荐临床用量的倍数,按成人70kg体重折算为316倍,按体表面积折算为35倍。用药后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在临床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 标签: 蛇蝎胶囊 毒性反应 最大给药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发现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对其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组织学特征为灰白色结节、毛玻璃状细胞核、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有砂砾体。免疫组化检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浆均为棕黄色染色,阳性率达100%,其中2例为(++),8例为(+++)。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临床诊断中容易漏诊,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正确治疗。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体会。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4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观察其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形态、边界、回声、声晕、囊性变、微小钙化、血流等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高达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诊断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5年5月,医院共以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172例,合计手术切口232处,其中口内前庭沟切口或口内前庭沟切口+局部小切口占96处,单纯局部眼睑或耳屏切口46处,颌下切口37处,头皮冠状或半冠状切口30处,口外原瘢痕处23处,选择1点或多点固定,材料选择小型钛板、微型钛板、可吸收板为主,部分患者配合二尾结扎、颌面固定,术后疗效评价包括术后颌关系、张口度、X线检查、接骨板保留情况、并发症等,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决定是否需要取出钛钉、钛板,部分患者联合颌面牵引。结果术后当日颌干扰8.72%、开口度≤3cm者39.53%;随访12个月~24个月,未见开口不良者,骨折愈合率92.75%(256/276);感染发生率5.81%,均在术后1-2周出现,1例患者术后眶下区麻木,11例患者出现轻度咬合干扰,经调整后基本恢复正常,复视与颜面畸形各1例,14例取出钛板。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整体疗效较好,骨折愈合率高,但早期可出现颌干扰、咬合困难等并发症,需联合调整、牵引治疗,术后早期还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感等原因取出钛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微小切口 坚固内固定
  • 简介:摘要炎可清胶囊由黄柏、黄芩、大黄、黄连、银花等药物组成。是嘉禾县中医医院拟申报用于临床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热结便秘等肺胃热盛病证的医院制剂。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根据其功能主治,本项目研究通过观察炎可清胶囊的抑菌作用,拟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炎可清胶囊,抑菌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及TLC法对处方中各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采用ThermoHypersil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1nm。结果:显微鉴别特征专属,薄层色谱斑慵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10.48~94.32μg·mL^-1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天麻熄风胶囊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风湿性疾病是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病。目前该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多数认为是由机体免疫紊乱导致,但又是什么诱导了这种紊乱的产生仍然未知。随着2006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基因测序的完成,人类基因图谱绘制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后基因时代。近年研究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RNA 自身免疫病 后基因时代 完成标志 人类基因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