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肠腔镜外科在我国经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近年来,胃肠微创外科新技术不断涌现,3D腹腔镜系统、4K超高清腹腔镜、近红外线荧光显影技术以及5G远程手术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新时代胃肠腔镜外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对胃肠微创手术的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对胃肠腔镜相关新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阐述,认为我国胃肠微创外科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在手术技术及设备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渡过了机械模仿的时期,进入了寻求创新、注重原创的新时代;提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胃肠腔镜外科同道们应不忘初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治理念,保持不断创新的思维与态度,将我国胃肠微创外科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 标签: 胃肠肿瘤 微创外科 创新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将物联网技术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众多学者与专家对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内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探究。文章在相关概念的前提下,与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研究的基本情况相结合,对相关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物联网 核心技术 应用演进
  • 简介:摘要目前皮肌炎诊断使用最广泛的标准是Bohan和Peter标准,该标准要求患者除典型皮疹外,还须满足至少2条肌炎表现才能诊断皮肌炎。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因无肌炎表现而被排除在外,这使CADM的早期研究十分匮乏,不被临床医生所重视。另外,诊断CADM依赖于对皮疹的认识和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因CADM早期皮疹表现不典型,往往被误诊为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红斑狼疮等其他疾病,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本文梳理CADM的诊断标准,以利于其早期识别和诊断,也为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皮肌炎 诊断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精神健康的深入了解,精神科护理方法也经历了显著的演变。本文从传统的隔离与药物治疗方法讲述到现代的人文关怀和多模态干预策略,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的重要性。此外,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和生物传感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探讨,揭示了它们在增强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潜在价值。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精神科护理演变的全面了解,并指出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人文关怀 精神科护理 治疗效果 护理模式
  • 简介:叉头框蛋白P1(FOXP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其蛋白产物在生物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且在不同人类肿瘤中发挥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文就FOXP1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演进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FOXP1 肿瘤抑制基因 雌激素受体
  • 简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于中医公会的立法与管理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医公会的法律地位与西医团体时分时合,从初起的模糊不清到逐渐明晰,并在抗战期间得到强化,成为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法定团体。中医公会法律地位的演进既体现了近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也展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背景下中医业的曲折命运。

  • 标签: 中医公会 法律地位 医师法
  • 简介:建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缓解公立医院管理层和病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捐赠人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增强医院财务透明度,解除医院管理层国有资产受托管理、使用和报告责任。笔者梳理了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政策的演进,并评价了其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政策完善和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公立医院 财务信息公开 政策演进 实施效果 透明度
  • 简介:摘要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微环境形成的显著特点之一。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的影响密不可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就是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中可检测到IL-6及其受体异常高表达,且IL-6升高与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IL-6对卵巢癌恶性演进的作用机制成为肿瘤微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从IL-6与卵巢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血液系统的紊乱、耐药性,IL-6靶向治疗卵巢癌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几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6 炎症 肿瘤微环境 恶性演进
  • 简介: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实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脱节以及不契合的现象日益严重,如何立足现实,寻找一种有利于本地现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成为目前教育体制改革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我国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与模式的脱节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理学 健康教育 现状 模式
  • 简介:摘要近代口腔医学专业期刊保存和记录了口腔医学诊疗实践和发展的历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近代口腔医学期刊的演进及其所刊载的专业内容,呈现口腔医学在医疗技术进步及社会因素影响下的阶段特征。专业期刊经历萌芽、发展、停滞和恢复过程,学科内容从相对单一的拔牙和修复治疗发展成较完善的口腔医学学科体系。

  • 标签: 口腔医学 专业期刊 阶段 近代中国
  • 简介:<正>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膀胱原位癌(CIS)癌症演进的远期风险,和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是否可以降低CIS的癌症演进。材料与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了自1994~2008年间在DenmarkArhus大学附属医院Skejby收治的163例原位癌患者,这些患者入

  • 标签: 膀胱原位癌 卡介苗 前瞻性队列研究 风险 材料与方法 膀胱内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口腔变黑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igrescens),探讨其对食管鳞癌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胰豆胨肝粉琼脂(GAM)培养基厌氧原代培养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挑选黑色菌落分离纯化;革兰染色、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的单克隆细菌;该细菌感染食管鳞癌细胞NE6-T后细胞生物学性状变化。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厌氧原代培养120 h后可见多个菌落,其中灰黑色菌落经连续划线法分离纯化为黑色、圆形光滑单克隆菌落。该细菌革兰染色阴性、串珠状排列,16S rDNA序列与P.nigrescens F0103同源性为99.78%(P.nigrescens LY01)。LY01感染促进NE6-T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裸鼠皮下荷瘤生长,并诱导Ki67表达上调和p-STAT3激活。结论慢性牙周炎口腔P.nigrescens可能促进了食管鳞癌发展。

  • 标签: 牙周炎 变黑普雷沃氏菌 分离 鉴定 食管鳞癌
  • 简介:摘要蛋白泛素化是生理条件下调控蛋白质稳定性和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E1/E2/E3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在蛋白泛素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而去泛素化则可能会诱导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发生。泛素特异性蛋白酶作为去泛素化酶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部分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已经被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期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参考。

  • 标签: 肿瘤 泛素化 综述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 简介:钙蛋白酶(Calpain)是一类钙离子依赖性的高度保守的蛋白水解酶,被认为与细胞骨架蛋白重整、细胞转化和迁移、加快细胞循环等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Calpain参与的细胞转化和迁移可能与癌症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对近年来关于Calpain的表达、作用及调控等方面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前列腺癌基础研究与靶点治疗中的意义作一展望。

  • 标签: Calpain(钙蛋白酶)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口腔内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口腔黏膜癌组织的PRMT1表达的不同之处,研究该物质在口腔黏膜癌病变过程中出现的表达异常,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的病变关系。方法:调取我院2011-06/2014-02所做口腔黏膜癌病理标本52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17例、不典型增生标本6例,均采用sP法检测PRMT1,比较表达的不同。结果:口腔黏膜癌组织的PRMT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PRMT1阳性表达率和癌变分化程度成正比,且与肿瘤的转移关系密切。结论:PRMT1与口腔黏膜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关联密切,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指导。

  • 标签: 口腔黏膜癌 PRMT1 癌前病变 演进过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自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以来,补片类型和固定方式的选择成为外科医师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补片固定方式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疝修补材料的发展,新型补片和补片固定技术已在临床普及,钉枪固定和缝合固定在经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中已较少使用,医用胶和自固定补片成为主流选择,也有学者认为,除大型直疝外,真空吸引固定补片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但最佳的补片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议,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也未达成统一标准。本文就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术中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腹腔镜 疝,腹股沟 补片 固定
  • 简介: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我国依法行政的创新制度,已经深入到包括卫生行政执法在内的各个行政领域.本文通过回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及理论基础,论述了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就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展开了讨论.

  • 标签: 行政执法 责任制 依法行政
  • 简介:技术是建立在高分子材料基础上的新兴科学技术,是混合物质在通过半渗透膜时达到机械性分离的过程。实施膜技术的必要条件是压强梯度和势能梯度。膜的两面的压强差是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水的电渗析处理是以电力作为膜分离过程的推动力。

  • 标签: 食品 加工技术 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法 反渗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