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祛痰药物在中国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为规范祛痰药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提取全国193家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处方祛痰药的住院患者医嘱数据,对患者的基本特征和祛痰药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提取2 304 748例次住院患者祛痰药使用信息,其中男性61.12%(1 408 749/2 304 748)比例高于女性38.87%(895 999/2304 748),29.97%(207 038/690 816)的患者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12种祛痰药中氨溴索、溴己新、糜蛋白酶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临床应用最广泛,合计占比94.27%(2 172 618/2 304 748)。调查3年中氨溴索和糜蛋白酶应用呈下降趋势,溴已新和NAC应用呈上升趋势。61.64%(1 242 402/2 015 559)的注射剂型祛痰药用作雾化吸入。结论氨溴索、溴己新、糜蛋白酶和NAC是临床中最为常用的祛痰药物,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注射剂型用于雾化吸入的比例仍然很高,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雾化祛痰的规范性仍需重视。

  • 标签: 祛痰药 住院病人 超说明书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的临床特点、诊治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F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28例FM患儿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13±44.54)个月,最大156个月,最小4个月3 d,早期临床表现呈多样且无特异性。就诊时15例(53.6%)发生心源性休克,10例(35.7%)急性心力衰竭,6例(21.4%)阿斯发作。27例患儿中,入院第1天22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8例肌钙蛋白I升高,存活者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均随治疗而逐渐下降(P<0.05);28例患儿中入院时21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致命快速心律失常11例,致命缓慢性心律失常7例,治疗过程中心电图呈现多样变化。6例置入临时起搏器,5例ECMO治疗,21例予人免疫球蛋白,17例予大剂量甲泼尼龙,死亡9例。结论FM常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心肌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对及时正确诊断尤为重要;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包括药物治疗和(或)机械辅助治疗在内的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提高本病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急诊患者高血钾的发生率、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复查率。方法利用全军合理用药监测网数据管理中心数据库,提取并关联2015年至2017年急诊血钾检测、诊断和用药记录。纳入至少有一次血钾检测记录的18岁以上急诊患者。对如下指标进行了描述分析:所有患者以及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高血钾发生率,高血钾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7 d内复查率。结果共纳入符合上述条件的急诊患者1 039 245例,其中36 615例(3.52%)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高血钾事件。在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急诊患者中,高血钾患者比例依次为47.69%、29.13 %、21.69%和10.16%。急诊高血钾患者诊断率为9.23%;总体治疗率为42.1%,静脉胰岛素+葡萄糖是急诊高血钾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急诊高血钾患者7 d内总体血钾复查率为28.8%。结论急诊成年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高血钾发生率高于未患上述疾病的患者,且更严重。高血钾的诊断率和复查率均较低,应加强急诊患者高血钾的识别和管理。

  • 标签: 高血钾 疾病分布 流行病学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住院率的三间分布。方法纳入参与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基线调查者,剔除2009年以前失访或死亡者,共纳入506 004人。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2009-2016年10个项目地区任意骨折和5个部位骨折(上肢、下肢、椎骨、骨盆和髋部骨折)住院率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在(7.7±1.2)年(累积3 899 814人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到17 118例任意骨折住院事件,任意骨折的粗住院率为4.39/1 000人年。在控制了固定队列人群年龄增长后,2009-2016年间,不同部位的骨折住院率均呈上升趋势,任意骨折年增长率(95%CI)为9.1%(8.3%~9.9%)。除髋部骨折外,农村骨折住院率高于城市(P<0.05),农村和城市的任意骨折住院率分别为5.42/1 000人年和3.24/1 000人年。骨折住院率随年龄增加。<50岁时,除骨盆骨折外,男性骨折住院率高于女性;≥50岁时,女性骨折住院率均高于男性。结论骨折住院率随年龄增加的同时,也表现出长期增长趋势。我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骨折的疾病负担将会越来越重,预防骨质疏松和防止伤害相关骨折的发生,从而减少骨折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住院率 三间分布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MCVT)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收集42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住院期间发生MCVT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发生MCVT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筛选MCVT的影响因素,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脊柱融合术、预防抗凝、PT治疗、同型半胱氨酸>15 μmol/L是影响MCV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脊髓损伤患者MCVT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脊柱融合术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积极行预防抗凝及物理治疗可能会降低MCVT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血栓性疾病 回顾分析
  • 简介:目的:描述国际旅行者,获得旅行条件、工作地点、住宿情况等资料;评估疾病风险以便提出更准确的建议,并获知个人的切身经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方法:在每年强制的身体检查之前或工作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出差海外各地的雇员,但不包括移居外国人员(83项,182份答卷)

  • 标签: 身体检查 切身经历 疾病风险 工作时间 旅行者 加班时间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产品伤害的特点,探索在我国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模式,为今后开展产品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个全国伤害监测系统监测点作为试点,在试点地区6所监测医院由护士或医生填写统一制定的《产品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伤害就诊患者的伤害及相关产品信息。结果共上报有效伤害病例数39573例,其中与产品相关的伤害25102例(63.43%)。涉及人次数居前三位的产品依次为道路交通工具(25.52%)、公共场所设施(23.45%)和家庭用品(21.82%)。产品相关伤害中,男性占67.05%,主要发生在25~44岁(42.86%)、20~24岁(16.51%)和45~64岁(11.95%)。主要发生原因为跌倒/坠落(31.36%)、道路交通伤害(28.12%)和钝器伤(20.08%);主要伤害部位为上肢(33.34%)、头部(24.16%)和下肢(23.59%);主要伤害性质是挫伤/擦伤(41.94%)、锐器伤/咬伤/开放伤(41.13%)和扭伤/拉伤(10.48%);以非故意伤害(94.15%)、轻度伤害(84.04%)和接受治疗后回家(87.00%)为主。结论男性和25~44岁青壮年是产品相关伤害的主要影响人群,道路交通工具、公共场所设施和家庭用品是伤害涉及的主要产品类型,应针对上述特点进一步挖掘信息,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制定产品伤害管理政策、策略提供基础信息。以医院为基础的产品伤害监测模式收集产品伤害基础信息在我国可行。

  • 标签: 产品 伤害 监测 医院
  • 简介:目的全面评价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方法检索19个电子数据库和3个灰色文献数据库截止至2008年9月收录的文献,并检索了9个相关机构网站和Google搜索引擎以弥补数据库的遗漏。纳入所有描述或评价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策略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对质量评分为A级和B级的研究进行最后的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其中22篇描述策略,16篇评价策略。医疗卫生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结核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社区居民和儿童等人群。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有六种方式:①正式或非正式协议;②工作组委员会;③督导培训和监管;④支持资助;⑤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的整合;⑥公私同址。评价公私合作策略的研究大部分为观察研究,仅有3篇是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合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公私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领域和研究深度有限,尚缺乏设计严谨的评价研究。策略实施的效果与其相应的实施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实施较为成功的公私合作策略选择性地借鉴。

  • 标签: 公立医疗机构 私立医疗机构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卫生服务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全国2006-2015年公开发表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分析文献(简称"AEFI分析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全国AEFI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2006-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AEFI分析文献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其发表年份、基金论文比、主要发表期刊、核心作者情况、第一作者单位情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中,2006-2015年间文献发表数量及其定基比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基金论文共27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5.73%,2015年基金论文占比最高,为12.96%;共464篇文献刊登于各种期刊上,其中刊登过8篇及以上AEFI分析文献的期刊共20种。本研究核心作者共52人,所有核心作者共发表AEFI分析文献121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25.69%。最终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分布于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省最多。最终纳入文献均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97.45%的文献对引起AEFI的疫苗种类分布及报告发生率进行了分析,88.96%的文献描述了研究对象的三间分布特征,85.77%的文献对AEFI个案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48.83%的文献对AEFI监测报告质量进行了描述分析。结论2006-2015年间,全国AEFI分析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期刊论文为主,基金论文比偏低;作者单位以公共卫生机构为主,文献主要来源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及科研实力较强的中部地区。结合目前状况,监测工作者及各级AEFI监测部门要重视AEFI监测工作、继续加强相关培训、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报告,以加强各部门对监测数据的交流利用。

  • 标签: 文献分析 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消化系统表现,为疾病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2020年1月27日至2月14日收治的COVID-19住院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疾病危重程度、发病潜伏期、起始症状和消化系统表现。比较需使用无创或有创辅助呼吸的危重型患者(危重组)与未使用辅助呼吸的非危重型患者(非危重组)的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消化系统表现。统计学方法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和中位数检验。结果305例患者中,男146例(47.9%),女159例(52.1%);中位年龄为57岁;84.1%(228/271)的患者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危重组46例(15.1%),非危重组259例(84.9%)。发病潜伏期为1~15 d,中位潜伏期为6 d。起始症状以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下降为主,分别占81.1%(163/201)、39.3%(79/201)、54.7%(110/201)、50.2%(101/201)。79.1%(159/201)的患者于起病后1~10 d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29.4%(59/201)、呕吐15.9%(32/201)、腹痛6.0%(12/201)等。49.5%(146/295)的患者发生腹泻,中位出现时间为3.3 d,平均腹泻频率为(3.3±1.6)次/d,平均持续时间为(4.1±2.5) d;排除可能的药物相关腹泻,腹泻发生率仍可能有22.2%,但仅6.9%(4/58)的患者粪常规发现白细胞或粪便隐血阳性。39.1%(119/304)的患者入院时出现ALT、AST或TBil水平升高,其中ALT、AST≥80 U/L者分别仅占7.9%(24/304)和6.3%(19/304);合并TBil水平升高者仅占2.0%(6/304),平均水平为(37.4±21.1) μmol/L。危重组的中位年龄大于非危重组(65岁比56岁),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67.4%(31/46)比34.1%(88/258)]、AST轻度升高(40~<80 U/L)者比例[47.8%(22/46)比21.7%(56/258)]均高于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18.154、15.723,P均<0.05)。危重组与非危重组间男性患者比例[58.7%(27/46)比45.9%(119/259)]、核酸阳性率[94.6%(35/37)比82.5%(193/234)]、有消化道症状者比例[85.0%(17/20)比78.5%(142/181)]、腹泻发生率[44.7%(17/38)比50.2%(129/257)]、入院时TBil异常者比例[6.5%(3/46)比1.2%(3/2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武汉地区COVID-19住院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较为突出,腹泻和转氨酶异常者比例较高,且危重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较非危重型患者更高,这将为COVID-19防控和诊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腹泻 肝功能 胃肠道
  • 简介:摘要统计描述作为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管理研究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从统计描述的常用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入手,结合健康管理科研的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描述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条件及适用范围。

  • 标签: 统计描述 健康管理 统计学指标 统计图表
  • 简介: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疾病是一种深眠状态,其特点是存在恶梦内容相关的行为举动及快速眼动睡眠时肌肉的失张力状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疾病可以是原发性或与某神经疾病相关,有资料显示部分患者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疾病可能是神经变性疾病的首发症状。本文研究了原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疾病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的频率和特点。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快速眼动睡眠 行为疾病 描述性研究 早期标志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P25,P75)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2,χ2=4.683,F=6.794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直线回归分析 检验结果 定量资料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P25,P75)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P〈0.05和P〈0.013种表达方式,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直线回归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定量资料 统计分析方法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爿。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矿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直线回归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 设计类型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