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潘纯 张伟 夏家安 刘宏 杜斌 邱海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09,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福州 350025,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五楼重症医学科,武汉 43001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武汉 43002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100730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已对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呼吸辅助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ARDS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度使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而导致气管插管延迟,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了解创通气使用指征和禁忌,早期识别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适时终止创通气转为有创通气是目前临床医师亟需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创通气 高流量氧疗 有创机械通气 肺损伤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NR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不断增加。高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较新的通气方式,旨在将高频通气的功效与支持相结合。该文介绍NIHFV特别是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支持 无创高频通气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呼吸支持模式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DP ) 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4 例 早产儿, 均需接受呼吸支持,其中 42 例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模式作为对照组,另 42 例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模式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 BDP 率与 生物学 指标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 BDP 率为 9.5% ,对照组的 BDP 率为 4.8% ,统计学意义( P>0.05 ); 出生后 3d , 观察组的 IL-6 ( 210.52±205.17 )、 IL-10 ( 1891.05±1841.25 )均高于对照组( 10.62±2.25 )、( 59.42±35.14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出生后 3d 的 TNF-α 水平方面,观察组( 12.30±7.28 )与对照组( 11.83±7.86 )比较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选用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可提高炎症介质水平,但不会降低 BDP 率。

  • 标签: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呼吸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呼吸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呼吸衰竭患者30例,均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入急诊。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均衡分作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治疗)与观察组(15例,应用呼吸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SaO2、pH值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利好转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对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开展常规方式治疗)和组(实施呼吸机治疗),每组 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无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5%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6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治疗后,组 各项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 结论应用呼吸机及时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状况,提高患者存活率,疗效显著。

  • 标签: 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呼吸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AECOPD(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防治方式的研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通过选取60例AECOPD(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随后进行相关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AECOPD(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观察组整体效果较为优良(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进行AECOPD(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其能够改善不良情况,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AECOPD Ⅱ 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及护理 。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 70 例 AECOPD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后提供不同方法治疗与护理,对比结果差异 。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 酸碱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提高到了 97.14 % ,与对照组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AECOPD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配以优质身心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呼吸机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 98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划分为研究组 49例,参照组 4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参照组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工作,持续护理相同时间之后,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对比。结果:对比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配合优质护理质量有着更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呼吸机 护理价值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定我院收入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合计 74 例为探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实现治疗组别的分配,其中参照组 (n=37 例 ) 选择常规治疗;而探究组 (n=37 例 ) 选择呼吸机治疗。然后,对比患者们的各项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探究组的各项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 (P<0.05) ;探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 (P<0.05) ;探究组的死亡率少于参照组的死亡率 (P<0.05) 。结论:呼吸机治疗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还能减少住院时间以及疾病死亡率,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治疗措施。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住院时间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应用 BIPAP 呼吸机治疗中呼吸机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情况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纳入 201 8 年 8 月至 201 9 年 7 月,我院呼吸科接受诊治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96 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氧气供应,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辅助通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在二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BIPAP 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2月 -2020年 1月 80例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酸碱度、 PaO2、 PaCO2、血氧饱和度监测值、误吸、胃胀气、 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 酸碱度、 PaO2、 PaCO2、血氧饱和度监测值、误吸、胃胀气、 VAP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 。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60 例使用呼吸机配合治疗的患者分组后参与研究,观察组以 水凝胶敷料 搭配优质护理方法予以干预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敷料更换频次为( 0.74±0.01 )次 / 日,疼痛评分降低至( 2.85±0.64 )分,面部压疮发生,舒适度达到了 96.67 %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优质护理方法与敷料使用,能减轻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面部压疮 优质护理 水凝胶敷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5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呼吸机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面部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管理对策 。方法:选择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于 我院进行 呼吸治疗 的 76 例患者 ,通过双盲法分为各 38 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 安全管理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管理后,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低于 对照组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 使用呼吸机患者予以安全管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该管理 方法具有显著 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不良反应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74 例呼吸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 n=37 ),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气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延续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稳定患者 PaCO 2 值,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方法: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7 月开展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合并 COPD 与呼吸衰竭的患者 56 例进行研究。 。研究组 行 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结果:PaCO 2 与 PaO 2 : 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P < 0.05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于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 干预 COPD 合并呼吸衰竭病患, 利于 动脉血气指标 的恢复 ,并发症 的预防 ,建议推广 。

  • 标签: 呼吸衰竭 护理 COPD 无创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