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观察试剂空白、标准品、质控品及临床标本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和异常反应曲线,并对异常反应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反应曲线能反应出生化分析仪不稳定、试剂变质、临床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异常和标本性状等问题。结论分析生化检验反应曲线有助于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和快速发现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能很好地应用反应曲线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反应曲线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微创技术的创新与医学思维模式的改变,脊柱外科医生开始应用更多的手术方法以维持患者机体环境稳定,并减少手术入路中的损伤,以获取更满意的临床疗效。在过去20年里因内窥镜、光纤、微创设备及可视成像的逐渐应用,使得微创脊柱外科得以迅速发展,各种微创手术方式相继出现,新技术的“学习曲线”应运而生。如今,外科临床已将如何正确认识脊柱外科中学习曲线作为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就学习曲线的历史、在脊柱外科中临床意义、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及所面临的困境展开阐述。

  • 标签: 学习曲线 微创 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ROC曲线分析评价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2例乳腺癌患者、25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26例非乳腺癌的其他肿瘤患者、28例健康同龄体检者血清CA153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非乳腺癌其他肿瘤组、健康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结果分析,CA153对乳腺癌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的置信区间为0.743~0.921,P<0.05),灵敏度为0.864,特异度为0.759。结论CA153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CA153 肿瘤标志物 ROC曲线 诊断效能
  • 简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的规律,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封闭曲线
  • 简介:生理性支抗控制的其中一层含义是支抗控制的结果要符合牙列生理健康,而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建立生理性殆曲线是符合牙列生理健康的要求之一。1生理性殆曲线的概念和意义1890年,Spee第一次将骀曲线的概念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后人将此曲线命名为Spee曲线(thecurveofSpee)。

  • 标签: Spee曲线 生理性 直丝弓 牙合 生理健康 支抗控制
  • 简介:目的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值与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cubic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血压截点与卒中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中的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中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60mmHg或〉9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32,95%CI1.36-3.13,P=0.009)、糖尿病(HR2.07,95%CI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1.89,95%CI1.16-2.98,P=0.014)、SBP〈110mmHg(HR1.62,95%CI1.11-2.24,P=0.032)或〉150mmHg(HR1.79,95%CI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2.47,95%CI1.37-4.18,P=0.008)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血压值与卒中的J型曲线现象;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J型曲线 限制性立方样条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资外科医师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位不同年资外科医师连续开展的210例TAP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日期先后对每例患者手术时间,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累积和法,借助Prism软件得到学习曲线;再通过分析比较各级医师学习曲线完成前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近期手术效果验证学习曲线结果。结果不同年资医师完成TAPP术的学习曲线时间有所不同。各年资医师在学习曲线完成前行TAPP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资医师在学习曲线完成后行TAPP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主任医师为15例左右,副主任医师为20例左右,高年资主治医师为25例左右。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学习曲线 加权移动平均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进行阿奇霉素颗粒与参比制剂阿奇霉素小儿用细粒剂 10%的溶出曲线对比,以考察处方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溶出试验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为检测仪器,分别以 0.1mol/L盐酸溶液、 pH4.0醋酸盐缓冲液、 pH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为溶出介质,分别测定了公司样品阿奇霉素颗粒和日本辉瑞制药株式会社阿奇霉素小儿用细粒剂 10%的溶出曲线。结果及结论:公司样品与参比制剂在上述四种介质中一致。

  • 标签: [ ]阿奇霉素颗粒 阿奇霉素小儿用细粒剂 10% 溶出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治疗前初诊的ALL患者98例为ALL组,完全随机抽取体检健康志愿者69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DA水平。结果ALL组患者的A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7.559,P〈0.01);肝功能正常的ALL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肝功能异常ALL患者血清A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26,P〈0.01;Z=-2.815,P=0.005)。55例ALL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A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38,P=0.97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最佳截点,将治疗前患者分为低ADA组(ADA〈15.35U/L)和高ADA组(ADA≥15.35U/L),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5,P=0.037),而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者ADA水平明显增加,治疗前后ADA水平无明显差异,患者ADA水平升高与年龄有关,提示ADA在ALL患者辅助诊断中存在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腺苷脱氨酶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年龄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析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3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共计存在乳腺肿块44个,给予44个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恶性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异性,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相似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和诊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乳腺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蛋白芯片法对结核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49例结核性胸膜炎及77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检测其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构建单独或3种结核抗体联合应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ROC曲线,并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进行相关比较。结果LAM、16kD、38kD、联合检测和抗酸染色的敏感性分别为69.39%、24.49%、69.39%、69.39%和22.45%,特异性分别为92.21%、100.00%、100.00%、100.00%和97.40%,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3.33%、70.63%、88.10%、88.10%和68.2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62、0.85、0.85和0.60,联合检测结核抗体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P〈0.05)。结论联合检测LAM、16kD及38kD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准确、便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蛋白芯片 抗体 结核 胸膜炎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应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的模式,探究这种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供选用64例患者的资料,以入院时间来随机分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为32名糖尿病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来收集其资料,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的模式来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在完成实验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当中的配合程度高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结果在进行相应的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配合程度都比较的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比实验组差,在配合程度上比不上前者,在并发症上的情况也是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比较良好,而对照组中部分的患者出现了其他的并发症。两组之间的对比效果十分明显。结论经过研究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轨道互动护理的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在治疗时的配合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用药和治疗时的依从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产生并发症,因而,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比较的突出,可以进行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双轨道互动护理 干预模式 糖尿病护理 应用探析
  • 简介:目的建立1~2月龄健康婴儿母乳喂养1、2和3月时的生长速率百分位曲线,为评价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RCT方案,6个研究现场儿童保健科体检的胎龄〉37周、1~2月龄、性别不限、自动放弃母乳喂养的婴儿为配方粉组(按随机化原则分配至配方粉1亚组和配方粉2亚组),在相同研究现场与配方粉组单号性别、体重匹配的胎龄〉37周、1~2月龄、坚持母乳喂养的婴儿进入母乳组.主要观察指标为入组1、2和3月时身长、体重和头围的生长速率,月生长速率=[(本次随访的测量值-上次随访的测量值)/(本次实际随访时间-上次实际随访时间)天×30.次要观察指标:①入组1、2和3月时的大便形状和次数,根据婴儿家长手机拍摄新鲜大便照片按Bristol大便形状7分型图判断便型;②研究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生长速率和便次、便型采用全分析集(FAS)分析,不良反应采用安全集(SS)分析.应用LMS软件,以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表现入组1、2和3月时身长、体重和头围的生长速率的百分位数.结果2016年5月6日至2016年10月30日征集到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S集)配方粉组152名和母乳组72名,2组分别有24名和3名退出,FAS集分别为128名和69名.2组性别、入组时日龄、身长、体重、胎龄和生产方式差异无统计意义.①母乳组喂养1、2和3月时身长增长速率(厘米/月)分别为3.1±1.4、3.0±0.8和2.7±0.6,呈逐月下降趋势;体重增长速率(克/月)分别为951±371、824±278和749±219,呈逐月下降趋势;头围增长速率(厘米/月)分别为1.5±0.7、1.4±0.5和1.3±0.3,下降趋势缓慢.②在喂养1、2和3月时,配方粉组与母乳组身长、体重和头围增长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亦呈逐月下降趋势.③入组时及喂养1、2和3月时,配方粉组大便次数和形状与母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224名(SS集�

  • 标签: 婴儿 母乳喂养 生长速率 身长 体重 头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