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DR胸部摄影过程中,选择Kv对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二者产生的影像,以确定最优的摄影条件。方法选择AEC模式(自动关曝光控制模式),设定的管电压初始值为50千伏,之后每递增10千伏完成一次曝光,一直达到150千伏。完成每次曝光后,对体模的入射剂量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将获得的图像向PACS进行传递,通过质控小组成员完成显示器上方测试卡图像的处理,仔细阅读后进行评分。结果在显示器上,均能够有效阅读全部的测试卡图像。实施DR胸部摄影的过程中,自50千伏-110千伏,放射剂量表现为下降的情况;从110千伏-150千伏,放射剂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对此确定110千伏为最优的摄影条件。结论在实施DR胸部摄片的过程中,110千伏为最优的摄影条件。

  • 标签: DR胸部摄影 Kv 最优摄影条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子野数目的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调强计划,分析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选择最优化子野数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定位影像,制作7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保持射野入射角度及优化目标参数相同,将子野数目分别改变为20个、30个、40个和50个,为每例患者制定4种IMRT计划。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各种计划对靶区剂量学的均匀性、适形度和剂量覆盖数据,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和计划机器跳数的差异。结果:4种IMRT计划的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最大受量、膀胱V40和小肠D2cc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34,F=6.071,F=4.279,F=6.335,F=3.283;P<0.05),20个子野的计划明显劣于其他计划;而机器跳数随子野数目增多而增加。结论: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计划使用30个子野能在保证计划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机器跳数,可为临床放射治疗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调强放射治疗 子野数目 机器跳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小波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魏格纳分布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最近EMD分解算法和VMD算法对于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具有非常好分解效果。本文通过对比VMD分解算法和EMD分解算法,发现VMD分解算法能够很好地抑制杂波信号干扰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模态混叠现象,能够很好地避免EMD分解算法带来的缺陷。其次VMD分解算法更容易表达信号波动的大趋势,而EMD分解则不容易观察到该特性。最后针对VMD算法的分解次数是有人为设定的,因此如何选择最佳分解层数,对于信号分解是否彻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计算VMD算法分解后的IMF模态分量的平均瞬时频率,确定VMD分解算法的最佳分解次数。

  • 标签:
  • 简介:在给出二值图像多尺度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表示的细化算法,与目前已有的算法相比较,它的计算量小、抗噪性能好、便于硬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细化算法的不足,为处理受强噪声污染的二值图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细化 多尺度 骨架提取 图像识别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范围颌眉角对颈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颌眉角范围,进而为截骨矫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5例颈椎强直的AS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矫形前后均完成视野相关生活质量功能及期望评分调查问卷表。不考虑手术与否,按照自然站立位颌眉角将所有外观照所对应病例(n=50)分为6组:A组,CBVA<0°;B组,0°≤CBVA<10;C组,10°≤CBVA<20°;D组,20°≤CBVA<30°;E组,30°≤CBVA<40°;F组,CBVA≥40°。将6组患者每项调查问卷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总体评价:C组(10~20)°获得最优的期望值评价,P<0.05。B、C、D组(0~30)°获得较其它组更好的功能评价,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形象评价:A、B、C组(<20°)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形象满意度及期望值,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外活动:A、B、C、D组(<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值评价。室内活动:C、D组(10~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较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评价。结论颌眉角在10°~20°时,患者视野相关活动功能及满意度最高,因此,10°~20°为颌眉角的最佳矫正角度。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颈椎 胸椎 腰椎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学发展迅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学曾是放射学内的一个分支,它的职能是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提供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的片子.

  • 标签: 临床实习 最优化 影像技术学 编排 设置 放射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浓度、不同速率对下肢CT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0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5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6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8的选择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低速率血管造影剂浓度低,可能导致血管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影响图像质量,易误诊,因此,合适的注射速率对于提高图像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2.5mI/s的注射速率在各组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且2.5速率患者能耐受,故选用2.5速率;1:5造影剂用量大,1:8浓度低,故选用1:6的造影剂浓度;延迟扫描,没有延时扫描造影剂混合不均,易造成误诊,延时以后造影剂混合均匀,误诊率低,故应加上延时扫描。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1:6的造影剂浓度,2.5的速率,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同时,对于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应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造影剂浓度 注射速率 图像质量
  • 简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对用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移位机进行了构型综合和尺寸优化。优化后的设备在满足患者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总质量尽可能降低,有利于此类康复设备家庭化的推广。结果表明在移位机应力许可范围内,本设计满足体重范围从40kg到112kg和身高从145cm到195cm的人员使用,并能进行参数化尺寸编辑。最后通过样机乘坐实验验证了本研究的正确性,为康复领域器械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构型综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工程 移位机 医学工程 康复
  • 简介:摘要: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自适应融合各层特征图,解决了特征融合中图像空间信息冲突和特征金字塔中的不一致性问题;2)使用高效倒置瓶颈块降低模型复杂性,同时提升模型的有效性,解决EfficientDet模型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参数效率低的问题,减少网络运行时间;3)使用多尺度块提升有效感受野,对病灶区域特征进一步关注,解决部分体积偏小的肝脏肿瘤病灶难以检测问题;4)使用先验框聚类和数据增强方法,从模型和数据两方面加强模型对肝脏肿瘤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解决肝脏肿瘤的形状大小不一及位置各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多尺度自适应融合的肝脏肿瘤检测。

  • 标签: 高效倒置瓶颈块 多尺度块 多通路 特征融合 自适应加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肿胀度、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2周后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胀度及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交通网络的平衡一般遵循两种原则,一种为用户均衡(UE)原则,一种是系统最优(SO)原则。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用户均衡模型及系统最优模型,并分析了用户均衡目标函数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不足。通过将路段的行驶时间视为成本,将一条路段所承受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对该路段上所有车辆总的行驶时间的影响理解为一种边际成本,将成本和边际成本赋予权重得到一个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的组合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运用组合模型对流量进行分配,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模型求解,得到不同对应下的平均行驶时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实现心音信号的自动分段;定位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杂音。方法:提出一种无需心电参考的心音自动分段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对心音信号进行多层分解-重构,保留心音信号主要成分,削弱杂音比重,突出心音基本特征;提取心音信号特征波形,进而得到心音包络,对心音包络采用相关算法,实现心音定位。结果:采用612个周期不同病症的心音信号进行验证,平均心音信号分段正确率为98%。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心音信号分段算法抗噪能力强、分段正确率高。

  • 标签: 心音分段 小波变换 特征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网络,在两个公开的大脑MRI图像数据集上实现高准确率的MRI脑肿瘤的四分类。材料与方法提出一种多尺度残差网络的MRI脑肿瘤分类模型,实现脑肿瘤的四分类任务。模型包括多尺度输入、改进残差、下采样和双通道池化共四个模块。将Kaggle中正常人和Figshare中肿瘤患者的脑部MRI图像进行数据集组合,对提出的模型进行训练和性能评估,优化网络超参数,提高分类准确率。结果在352张MRI图像上测试模型,仅使用多尺度输入模块时,得到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6.59%。添加下采样模块后,准确率达到98.58%。对比最大池化、均值池化和双通道池化,准确率分别为96.02%、97.16%、98.58%。多尺度残差网络对脑肿瘤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对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正常无肿瘤图像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14%、99.14%、99.42%和99.42%。结论MRI是一种典型的检查脑肿瘤的医学成像方法,但放射科专家手工对脑肿瘤进行准确分类极具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的多尺度残差网络能为脑肿瘤自动分类提供有效的方法,且该网络提高了MRI脑肿瘤分类的准确率,很好地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分类 多尺度残差网络 下采样 双通道池化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有的人追逐达官厚禄,只为享受那叱咤拥护的快活,有的人沉溺于犬马声色,只因迷醉那酒绿花红的感觉,有的人终日昏昏碌碌,只因迷失了红尘的自我,而你却选择了奉献,选择踏实的工作,用心耕耘……浇灌……收获病人康复的喜悦。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用诊断X线机辐射防护方面,分析防护体系的最优化方法。方法选择X射线机,设置不同照射野的条件,对比辐射剂量,以及130kV与80kV的入射表面剂量和曝光量,以及增加过滤与0.15mm厚铜片,对入射表面剂量的影响。结果在影像的测试中,水体在不同照射野摄片的情况下,显示小照射野摄片的影响线对影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小照射野、高kV以及附加过滤,能够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减少整体的辐射,对X线机辐射防护有良好的帮助。

  • 标签: 医用诊断 X线机 辐射防护体系 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