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比较普通疝修补与人工合成材料(补片)修补的近期效果远期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2月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50例病人临床资料,67例行补片修补,383例行普通疝修补,对照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疼痛程度,近期效果,远期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疝修补手术时间(25±5)min.。术后住院天数(7±1)天,刀口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需卧床一周26例因丝线排斥反应或者脂肪液化而引起感染。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时间(20±5)min,刀口疼痛明显减轻,术后6小时即能下床,一例因排斥反应重新行普通疝修补。随访6个月-63个月,普通疝修补有16例复发。补片疝修补无一例复发,两例排斥反应,6例出现局限性异物感(其中普利令补片四例,pulg补片1例)。结论普通疝修补张力大局部疼痛持续时间长,术后复发率高。补片疝修补,术后疼痛轻,持续时间短,刀口无紧缩感,术后复发率低,但排斥反应高。

  • 标签: 疝修补术 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与常规修补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修补术,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率为5.4%,对照组的并发率为13.8%,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生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7%。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操作过程简单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常规修补术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颅骨修补材料术前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探讨术前颅骨修补材料成形的方法。方法对60例需行颅骨修补患者应用橡皮泥按照颅骨缺损区大小做出相应的橡皮泥模具,再将颅骨修补材料依橡皮泥模具做成相应的缺损颅骨大小,观察、比较术前成形的颅骨修补效果。结果60例术前成形的颅骨修补材料大小适合颅骨缺损区的大小,复位后形状与骨窗边缘吻合良好,术后两侧形状对比,无明显不同,外观满意。结论颅骨修补材料术前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确实可行、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颅骨缺损 骨代用品 修复外科手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疝修补术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无张力组、传统组3组,每组33例患者。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比3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腹腔镜组和无张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应用止痛药次数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和无张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传统组患者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和无张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并且临床复发率低,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而腹腔镜临床住院费用最高,推广依然受到限制。

  • 标签: 腹腔镜 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组)30例,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组)31例,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腹腔镜组与无张力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尤其是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更低的医源性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但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46例腹股沟疝及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术后无痛苦,6h后即可下床活动,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疝极少,疗效肯定,是近年才采用的一种新术式,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补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修补的时机。方法比较颅骨缺损分别于1个月与3个月后修补的两组病人症状改善的比率。结果缺损1个月即行颅骨修补者症状改善的比率,明显高于3个月再手术者,出现脑萎缩及脑穿通畸形的比例明显低于后者。结论颅骨缺损者宜尽早行颅骨修补

  • 标签:
  • 简介:爱是世间永恒的话题,爱情甜蜜、婚姻幸福是每个家庭的追求和愿望。爱情虽然像花一般香艳、水一般温柔,却像云一般变幻、雾一般的捉摸不定。

  • 标签: 爱情 感情生活 婚姻 恋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181例成人原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术式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TEP组Lichtenstein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5±2.2)、(9.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4,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住院费用分别为(8601±1726)、(6922±20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2,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4%vs3.81%,χ2=0.002,P=0.962)、(0%vs0.95%,χ2=0.728,P=0.394),二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TEP与Lichtenstein术式均可较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原发腹股沟疝的治疗,但同样条件下优先选择TEP术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传统修补术组(n=40)与无张力修补术组(n=42),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小于传统修补术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相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疝修补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和75.6%,数据对比得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对比两组的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对比可知,治疗组的复发几率低。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采用疝修补补片进行干预,整体优势明显,能确保正常恢复,适应范围广。

  • 标签: 疝修补补片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疝气需要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使用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修补术组(P<0.05);1年复发率研究组为2.9%,对照组为14.3%。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种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气修补术 住院天数 并发症 术后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对照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比较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比较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诊断为腹股沟疝的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01年4月至2014年4月,共计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无张力修补术组50例,传统疝修补组,50例。评价无张力修补术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月复发率。结果我们研究发现无张力修补术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月复发率分别为(32.7±12.9分钟、3.9±0.5天、2%;55.7±23.8分钟、5.4±1.3天、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疝修补,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减少术后12月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3-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修补、疝环充填式疝修补与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三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疝环充填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平片无张力组采用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治疗。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结果疝环充填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和平片无张力组(P<0.05);疝环充填组的复发率为9.09%(3/33),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0.30%(10/33)和平片无张力组的14.71%(5/34)(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传统疝修补 疝环充填式疝修补 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8例,随机分为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为A组(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为B组(16例),传统疝修补术患者为C组(16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在手术指标上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得到,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的A组效果最佳,选择传统疝修补术的C组最差(P<0.05)。且A组患者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的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式均可完成对腹股沟疝修补,且主要以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联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