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椎间盘退所导致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骨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进展,随着人类对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用细胞移植的生物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成为可能,人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希望可以用于临床,以修复重建退椎间盘,给椎间盘退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笔者就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细胞移植 移植修复 脊柱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源性腰痛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角与椎间盘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腰椎病患86例,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测量腰骶角度,并通过磁共振对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学、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与病患组腰骶角度与腰椎间盘退症状及体征存在正相关联系。结论腰骶角的大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腰骶角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于作者两院接受单阶段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分为两组一组不合并腰椎终板Modic退(A组),另一组合并腰椎终板Modic退(B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36个月临床疗效,并分析腰椎终板Modic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临床疗效A组95.56%,B组9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临床疗效A组88.89%,B组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终板Modic退时,单纯病变间隙开窗髓核摘除疗效欠佳,提示腰椎终板Modic退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 标签: Modic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 简介:骨质疏松症(OP)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由于骨的结构破坏,可引发脊柱退行性,使椎体高度丢失应力改变及使人体成骨、破骨细胞代谢紊乱,发生脊柱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但由骨质疏松症引起脊柱小关节退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原因发病机制文献报道较少,目前认为骨质疏松对脊柱小关节退与成骨,破骨细胞代谢影响,及发生椎体内微骨折,改变椎体高度及软骨下骨血供应微环境,增加小关节应力,减少其血供营养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脊柱小关节 退变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退的临床症状与CT诊断方法。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108例腰椎小关节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突增生肥大67例,椎小关节间隙窄21例,关节内真空12例,关节面毛糙硬化6例,关节半脱位1例,双侧黄韧带钙化1例。结论腰椎小关节退是腰椎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起患者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 标签: 腰椎小关节 退变 临床症状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退的CT影像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椎小关节退的CT影像136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1)小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导致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狭窄。(2)关节面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增生、碎裂,致小关节间隙窄、关节面凹凸不平。(3)关节腔内积气。(4)小关节半脱位。结论CT扫描能清楚显示腰椎小关节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对诊断及治疗椎小关节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椎小关节退变 影像表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总结动态中和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作为融合或非融合器械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discdisease,DD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应用Dynesys治疗DDD患者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本组病例单节段34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2例,使用方法包括非融合、融合和混合应用,其中单节段融合12例,非融合22例,双节段非融合5例,混合应用10例,三节段1例非融合,1例混合应用。共固定70个节段,其中融合23个节段,非融合47个节段。手术方法:融合节段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切除、PLIF(自体骨或混合骨粒),非融合节段仅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有限切除。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侧位X线片和CT二维重建评估融合节段的椎间融合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保留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3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1.7,术后2.0±1.5(P<0.05)。下肢痛评分术前7.3±1.6,术后1.6±1.5(P<0.05)。ODI指数术前(61±19)%,术后(22±13)%(P<0.05)。47个非融合固定节段中有31个(66%)节段保留有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3.5°,但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23个融合节段均无椎间活动度,融合率56.5%。无不可逆性神经症状加重、内植物失败、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Dynesys治疗DDD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混合应用不同方式中个体化选择。作为非融合器械使用仅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作为融合器械使用,能够提供椎间足够稳定,但植骨融合率低于坚强固定。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目的本研究对因膝关节前内侧关节炎进行Oxford单髁置换的中国患者前瞻性收集数据和术中观察髌股关节情况,并探讨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方法研究包括本单位从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连续进行的50例(45例患者)单髁置换病例。术前记录膝关节疼痛的部位,放射学检查发现的髌股关节退用Ahlback系统分级。对于术中观察到的股骨滑车软骨磨损情况用Weidow5级分级系统记录,其将软骨状况从无磨损到全层磨损分为0至Ⅳ级。在术后1年随访是用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膝关节评分系统和自我满意度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前放射学检查发现17膝(34%)存在髌股关节退。术中观察发现27膝(54%)存在股骨滑车软骨面磨损,其中19例(38%)位于滑车沟偏内侧,6例(12%)位于滑车沟中央,1例(2%)位于滑车沟偏外侧,共有3例(6%)全层软骨磨损,2例(4%)位于滑车沟偏内侧,1例(2%)位于滑车沟偏外侧。不论是放射学发现的髌股关节退还是术中发现软骨磨损病例与髌股关节相对正常病例相比,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放射学发现的髌股关节退和术中发现髌股关节软骨磨损均不能作为Oxford内侧单髁置换的反指征。因外侧髌股关节退的相关数据较少,对这类患者选择单髁置换时应慎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单间室 髌股关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药房退药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优化退药流程,健全退药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药率,减少药房退药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退药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mm,多节段组(11.1±2.0)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mm,多节段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脊柱融合及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应用和效果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椎间脊柱融合及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结论腰椎退变性椎间盘病变应用椎间脊柱融合及内固定术,椎间植骨融合率高,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稳定,远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术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人工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6月~2012年2月,对腰椎退失稳定性疾患,需要后路手术+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Cage植骨融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共61例70个椎间隙。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周及3月、6月、12月分别摄x射线片及CT,观察椎体间高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4个月开始产生骨融合,术后12月69个节段得到骨性融合(98.57%),椎间隙高度无降低,症状无复发。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_HA/PA66)复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重建退腰椎的稳定性,Cage内外的植骨可与相邻椎体有效融合并形成完整整体,是一种理想的椎间植骨融合方式。

  • 标签: 椎间融合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椎间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分析,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常规X线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片、CT检查112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X线平片检查发现有骨质增生的44例、156个椎体。椎间隙窄的8个,前后椎间隙平行的20个,椎间隙后部增宽的36个、椎间隙明显增宽的12个。CT诊断椎间盘膨出的64人、80个,椎间盘突出的56个,椎间盘脱出的4个。结论常规平片的X线表现,在排除其它疾患的情况下,椎间隙窄,前后部椎间隙平行、后部增宽或明显增宽均具特征性,可作为平片间接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的可靠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提出相应措施,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至8月门诊药房退药158例,对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病情改变住院治疗等为主,退药科室以小儿科、内科系统、妇产科门诊为主,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抗炎镇痛药为主。结论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加强服务理念和退药管理,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可以降低退药率,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患者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机构退药现象,权衡所退药品安全性与患者经济利益。方法统计药房2013年一季度的退药处方39张,对退药原因、所退药品的质量及二次销售去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所退药品存在药品质量问题。结论一、由患者带出医院的药品依法拒绝退药;住院病人经主管大夫且开退药处方并按规定填写退药申请单,药品经药剂人员仔细检查后方可退药,医疗机构应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 标签: 退药 药品安全 法律法规 患者利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行为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某院2013年7月-9月门诊药房1245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医生开错或多开、医生更改用药方案、出现不良反应等为主,退药科室以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为主。结论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医院应该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要的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到6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退药原因为过敏,医生开错,主要退药品种为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等。结论加强医药及医患沟通,降低退药率,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最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服务中心门诊药房2010年6~2013年3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的责任和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素为主;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