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河池是举世闻名的长寿之乡,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市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族等8个世居民族。河池市瑶族人口37万余,绝大多数是布努瑶,主要聚居在三个瑶族自治县,其中都安瑶族自治县布努瑶人口13.5万,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口8.8万,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口4万余。

  • 标签: 河池 瑶医药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河池地区3806例各年龄段机关干部职工的体检,了解其血糖、血脂异常情况。方法用酶法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相酶比色法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己糖激酶法测血糖(GLU)。结果3806例体检者血清测定中,TG≥1.70mmol/L者615例,占16.16%;TC≥6.21mmol/L者564例,占14.82%;LDL-C≥3.64mmol/L者665例,占17.47%;HDL-C≤0.91mmol/L者524例,占13.77%;GLU≥6.1mmol/L者245例,占6.44%。血脂在20~60岁年龄段随年龄增加而增高,31岁起升高明显,51-60岁年龄组达到较高水平,异常检出率最高;血糖偏高多在41岁以后,尤其41-50岁、51-60岁这两个年龄段增幅最明显,幅度最高。结论河池地区干部职工体检者的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而血脂血糖的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检者 血糖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池市艾滋病病例死亡原因,为改变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例高于女性,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农村人口占比例高于城镇人口,60岁以上年龄组占较高比例,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为主,非艾滋病临床死亡和意外死亡占较高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远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在病例报告后一年内死亡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率的关键,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和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了解河池市干部职工血脂情况,为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的1740份河池市人民医院干部职工体检资料,并对血脂项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740例中男1040例,血脂异常457例(43.94%),女700例,血脂异常200例(28.57%),男性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0~59岁组最高,达到了41.13%。结论河池市干部职工的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加强健康宣教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

  • 标签: 干部职工 体检 血脂
  • 作者: 杨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广西河池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室 广西河池547000)  【摘 要】目的:探讨羊水产前诊断在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胎儿中的应用,通过羊水产前诊断,检出中、重型地贫儿,知情选择终止妊娠,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采用GaP-PCR方法诊断中国人常见的东南亚型(--SEA)基因缺失、-α3.7基因缺失和 -α4.2基因缺失;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检测常见的αT珠蛋白基因αCS、αQS 和αWS 3种点突变及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对100例孕妇羊水进行产前地贫基因检测。结果:检测出正常胎儿 23例占 23%,异常胎儿77例占77%。其中,α-地贫胎儿 42 例占42%,β-地贫19 例占19%,α复合β-地贫16 例占 16%。结论:在孕中期对高危人群行羊水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地阻止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从而降低出生缺陷。  【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疫情常规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10年共检测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结论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流感、B型流感及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流行特点是春季、夏季两个高发季节,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

  • 标签: 流感病毒 监测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进行分析,保证淡季临床用血。方法本文就我市2014年度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卫生占39.7%;大中专院校占21.5%;公安、武警占15.7%;其他私人、民营企业占12.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11.2%。结论加强宣传力度,拓展招募思路、招募方式、招募策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主导作用,让更多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 标签: 无偿献血 团体招募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池市城区集体儿童龋齿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河池市城区2583名学龄前集体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结果儿童患龋率58.92%,其中男童患龋率59.90%,女童患龋率57.79%。龋齿的发生与乳牙自身解剖结构、睡前进食后不刷牙、平素喜好酸奶、甜食等因素有关。结论注意儿童的膳食习惯及家长指导监督儿童口腔的卫生行为,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实施氟保护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乳牙 龋齿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各类食品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于2010年~2011年分别在河池市辖区的市场、超市等采集本地生产或销售的7类食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7类306份样品,合格254份,合格率为83.0%,其中以凉拌类合格率最低,为69.2%,其次是冷饮类,为74.5%,糕点类合格率最高为91.8%,灌肠类、酱卤肉类、饮料类和豆制品类合格率分别为89.3%、81.2%、90.5%和80.5%。结论我市的凉拌类和冷饮类食品合格率较低,食品卫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 标签: 食品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近四年来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河池市2010年-2013年粉尘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四年共体检17991人次。疑似尘肺病检出率0.72%,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16%,其它疾病或异常检出率38.12%。煤矿开采业疑似尘肺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检出率为2.61%。结论尘肺病是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河池市实施“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简称降消)”项目前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和特点,为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收集了2004、2012年河池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2004、2012年河池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新生儿破伤风资料,并进行调查、整理、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之后河池市11个县(市、区)各县相继实施“降消”项目,通过加强宣教、给予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补助后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采取消毒接生后,河池市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从2004年的1.55‰降到2012年的0。结论实施“降消”项目,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采取消毒接生,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必须采取在高危地区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加强监测、宣传和基础卫生服务等综合措施。

  • 标签: &ldquo 降消&rdquo 项目 消除 新生儿破伤风
  • 简介: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民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是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测检验业务技术及卫生服务技术的指导中心。

  • 标签: 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人民 服务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售熟肉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监测方案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2011—2012年在全市十二个县(市、区)的监测点共采集了361份熟肉制品中,年平均检出率最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以后依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沙门氏菌(0.6%),志贺氏菌(0.3%)。以上致病菌主要在第2、3季度检出且全部为散装样品。结论河池市售熟肉制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最为严重,散装熟肉制品成为食源性致病菌的主要污染源,对消费者食用存在极高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 标签: 熟肉制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发生率,为制定减少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妇幼保健院参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的6418例(3209对)新婚人群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检测及全自动血红蛋白分析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测定。结果3209对育龄夫妇中MCV阳性1618人,阳性率25.21%,其中双方阳性543例(8.46%),进行血红蛋白分析1240例,接受基因确诊523例,占8.15%,筛查出α-地贫携带276例(占4.30%),β-地贫携带247例(占3.85%),α地贫复合β地贫3例(占0.05%)。表明该区地中海贫血初筛表型阳性率较高(达25.21%),而地贫基因诊断率明显偏低,α-地贫诊断率占4.30%,β-地贫诊断率占3.85%,总确诊率8.15%。结论加强婚前保健,提高婚检质量,重视婚前优生医学指导,减少地贫筛查漏诊率,提高地贫筛查的检出率应作为目前该区婚前保健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地贫筛查 婚前保健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地区0~4岁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水平、贫血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广西河池市某县9个乡镇1804名0~4岁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与河池市2040名0~4岁城镇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根据WHO/NCHS推荐的身高、体重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城镇和农村儿童均随着年龄增长,低体重率、发育迟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在12~月龄后增高明显,与0~组和6~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农村和城区比较,同龄儿童低体重和发育迟缓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儿童贫血的发生率均在6~月龄时最高,分别为15%和25%,与其他月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镇比较,同月龄儿童除0~组外,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池市0~4岁儿童存在明显的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尤以农村为重,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不利因素,降低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 标签: 贫困农村 0~4岁儿童 生长发育 低体重 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