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穿针引线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之一,在作深部组织缝合时,为便于手术者更能清楚地观察到手术野,有利于缝合,如何传递给术者高质量的缝合针线尤为重要.我院手术室自1997年对传统的穿针方法提出了挑战,经过5年30多名手术室护士的实践,将穿针方法作了一些改进,结果用改良穿针法明显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穿针速度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穿针法 改良
  • 简介:目的为提高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0年3月~2011年10月年共有222例患者进行了DBS手术,其中帕金森病207例,特发性震颤5例,肌张力障碍10例。刺激靶点355个,其中丘脑底核325个,腹中间核14个,苍白球内侧部16个。穿刺点锐性切开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理应用微电极记录、术中应用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延伸导线与刺激电极接头埋置和固定在枕骨骨槽内、脉冲发生器在锁骨上固定是本组手术技术的要点。结果本组术后1年、3年、5年UPDRS评分,关期改善率55.8%,53.4%,45.2%;开期改善率22.5%、23.2%、20.4%。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皮层出血、电极过深、皮肤破溃感染等。结论严谨和细致的外科操作,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提高DBS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手术技术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救治的颈深部脓肿的治疗经历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通过CT、B超诊断颈深部脓肿,通过颈侧切开行脓肿引流。结果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疗效明确,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颈侧切开脓肿引流可以有效救治颈深部脓肿,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深脓肿 颈侧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深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颈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经单纯药物治疗,50例行切开引流术加抗生素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颈深部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脓肿一经确诊,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深部 感染 外科手术
  • 简介:深部真菌感染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和内脏,感染器官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常见深部真菌病主要包括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毛霉病、孢子丝菌病、马内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副球孢子菌病和皮炎芽生菌病等。近年来.危重病人深部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人口老龄化、广谱强效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导管插管,器官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而大规模的城市改建是曲霉菌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技术 真菌感染性疾病 皮质类固醇激素 治疗 马内菲青霉病
  • 简介:摘要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NICU院内感染的第三位原因,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威胁新生儿生命。为提高新生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学术研究进行综述。随着极低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认为低胎龄儿、极低体质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而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等与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与有关。近年来,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用于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治疗上尚没有一致的意见,不少学者提出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

  • 标签: 新生儿 深部 真菌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竹沥对深部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竹沥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竹沥对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26.9μg/mL、53.8μg/mL、26.9μg/mL。结论竹沥对深部病原性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开发高效、低毒的抗深部真菌口服药物。

  • 标签: 竹沥 深部感染真菌 打孔法 试管内药基法 药理作用 细胞培养
  • 简介:煤层气开发井的投资和生产成本较高,包括我们的模拟项目在内的所有煤层气开发工程的投资回收额与常规石油开发投资项目相比将是很低的,煤层气开发模拟项目的产量和储量

  • 标签: 开发经济 煤层气开发 经济模型
  • 简介:益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4种临床常见真菌存在较高的耐药性,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分别为8.5%、22.2%、33.3%,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 标签: 临床深部 深部真菌感染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可逆、安全性高、长期疗效显著的优点。DBS手术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监护下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睡眠-清醒-睡眠(asleep-awake-asleep, AAA)麻醉和全身麻醉,目前关于该手术麻醉管理的研究较少。文章就DBS手术的麻醉管理进展进行综述,介绍DBS手术的适应证、实施过程,总结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防治。DBS手术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的选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指导DBS手术的麻醉管理。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 麻醉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外阴肿物进行性增长1年"于2013年12月收入院。患者于2013年发现左侧大阴唇1cm×1cm无痛肿物,肿物进行性生长,摩擦感明显,无红肿及溃疡。查体:左侧大阴唇下1/3近会阴后联合处肿物,大小8cm×5cm×5cm,实性,质软,边界清,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疡及色素减退。盆腔MRI:左侧大阴唇见一梭形占位,大小2cm5×5.8cm×3.1cm,T1W1为稍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表面弥散系数(ADC)值1.895-1.978×10-(-3)mm-2/s,考虑为前庭大腺囊肿。患者2010年因"子宫肌瘤"在外院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

  • 标签: 黏液瘤 外阴肿物 前庭大腺囊肿 次全子宫切除术 深部血管 大阴唇
  • 简介:软组织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手工操作人员因违章操作或意外损伤所致。我们自1993~2003年共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48例,其中深部软组织金属异物病人28例,经手术治疗后均Ⅰ期痊愈。现将28例的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深部软组织异物 手术治疗 止血 X线透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进展,推动临床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指的是除了表皮、毛发、甲床之外,真菌直接侵犯人类体内的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黏膜所致使的感染。这几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现象与日俱增,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与21世纪以来,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等免疫性缺陷的患者数量愈来愈多,以及一部分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相关研究报道称:在患者接受心肺移植、肝移植、这类手术后,感染深部真菌的人几率要更大。实际上,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患者较为严重疾病基础的患者身上,并且一旦发生感染,整体的预后性较差、死亡率非常高。

  • 标签: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临床应用 实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3月到2022年7月,选取我院门诊病人共60例,随机分组,即研究组(优质护理+人文关怀)、对照组(基础护理),每组30人,比对组间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门诊工作在环境管理、人文关怀、服务态度以及护理安全方面整体质量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门诊联合应用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深化优质服务理念,可显著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门诊 优质护理 人文关怀 护理质量
  • 简介:煤层气以溶解气、游离气和吸附气三种方式赋存于煤层的双孔隙系统中,煤层气则会随着地层水的运移而,地层水对煤层的冲洗会使煤岩吸附量下降

  • 标签: 保存条件 浅谈煤层气 煤层气藏
  • 简介:煤层气以溶解气、游离气和吸附气三种方式赋存于煤层的双孔隙系统中,煤层气则会随着地层水的运移而,地层水对煤层的冲洗会使煤岩吸附量下降

  • 标签: 保存条件 浅谈煤层气 煤层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