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酥面包、黄油面包、奶油蛋糕、油炸薯条……这些甜蜜可口的美味,对人们总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于是端一杯咖啡、品几块甜点,然后优哉游哉地读书、看电视,就成了许多人内心向往的时尚生活方式,然而这也使他们成为了反式脂肪摄入的高危人群。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炸薯条 营养成分 时尚生活方式 奶油蛋糕
  • 简介:我刊曾在2007年第3期上介绍过反式脂肪的危害,但几年来发现,身边的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反式脂肪(它们又被称为植物末、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精炼或精制植物油等),很多人还把富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当成有营养的好东西给病人、孕妇及儿童吃。为提高大众对健康食品的认识,我们再次刊登反式脂肪的资料,希望更多人能远离有害食品。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精制植物油 健康食品 有害食品
  • 简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宣布,美国将在3年内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消息传出,引起全球瞩目。那么,什么是“反式脂肪”?为什么要禁止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有机化学说起。人体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一般是由甘油与脂肪结合而成。甘油有3个羟基,所以绝大部分是结合了3个脂肪,也因此被称为甘油三酯。平素体检,检测甘油三酯高不高,就是看脂肪含量超不超标。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反式脂肪酸 甘油三酯 人体脂肪组织 脂肪含量
  • 简介:柯大夫:听说胎儿或婴儿体内缺乏ω-3脂肪,会影响其大脑、视觉及免疫系统发育,对智力和健康有一定影响,果真如此吗?

  • 标签: Ω-3脂肪酸 孕妇 系统发育 柯大夫
  • 简介:人体需要脂类。我们食物中的脂肪,有些利于健康,有些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关键是要用“好”脂肪代替“坏”脂肪。其中,反式脂肪就是“坏”的脂肪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潜伏 人体需要 心脏病
  • 简介: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反应性减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目前研究证实IR存在于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葡萄糖 肝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关藤药材中所含成份的研究,从脂肪对癌细胞的作用、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脂肪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通关藤 不饱和脂肪酸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火锅底料中油脂的脂肪构成,为合理膳食提供参考。方法在超市购买12种火锅底料,将火锅底料样品进行一步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脂肪构成。结果火锅底料中饱和脂肪占50%-60%,以棕榈(160)和硬脂酸(C180)为主,单不饱和脂肪油酸(C181)为23%-30%,必需脂肪亚油酸(C182)的含量为5%左右,只有一种底料亚油酸含量达13%,4种底料检测出反式脂肪,含量0.30%-0.44%。结论火锅底料中脂肪以C160、C180、C181为主,与牛油的脂肪组成接近,可能都是以牛油为主要原料,部分品牌中不饱和脂肪和必需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使用了少量植物

  • 标签: 火锅底料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 简介:摘要:脂肪氧化代谢性病(FAODs)在临床实践中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疾病类型,是一组临床和生化异质性疾病,患者所呈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乏力、肝大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以脂肪肝为临床表现的脂肪氧化代谢病等相关内容,希望为患者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脂肪酸氧化障碍 脂肪肝 原发肉碱缺乏症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亦是老年人常见的住院原因,严重心脏衰竭的病人,经常反复地在医院内进进出出,生活质量非常低,心衰也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含欧米加-3脂肪的鱼类有鲑鱼、金枪鱼、鲭鱼、鲱鱼、沙丁鱼等,而且已经有充足的研究表明:欧米加-3脂肪有助于保护心脏。防止心脏病及中风的发作。

  • 标签: 脂肪酸 心衰 风险 心脏衰竭 心力衰竭 心脏病
  • 简介:摘要游离脂肪,简称FFA,其组成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以及软脂酸等,属于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游离脂肪存在于血液中,且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对人体血清中游离脂肪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尽早发现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的异常情况,最终起到预防及尽早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临床中对人体血清游离脂肪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酶法等。临床最常用也最简单的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而使用酶法进行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是最准确的检测方法,临床进行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血清 游离脂肪酸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含量与同时期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第7天,血清F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病程24h内和第7天浓度分别为(469.60±145.40)μmol/L和(301.15±132.47)μmol/L,分别与对照组FFA浓度(125.19±20.80)μmol/L相比较,显著增高(P<0.01)。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FFA浓度高于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浓度(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间血清FFA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其值下降,血清FFA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FFA水平有助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游离脂肪酸
  • 简介:摘要探讨游离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发展。临床就冠状动脉病变与游离脂肪酯(FFA)的相关性已有一定认识,FFA为重要的在氧化应激中参与的物质。冠心病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导致公众死亡的原因。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为传统的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FFA与冠心病的关系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FFA一般特性、FFA的相关炎症反应、FFA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FFA和心源性猝死、FFA和急性冠脉综合症、FFA和基因多态性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出,FFA对机体脂代谢可更准确敏感的反映,是有效预测冠心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发参考价值。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冠心病 关系 发展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新的纯化方案.方法以牛心为材料,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快速分离纯化出脂肪结合蛋白.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纯度及特异性均良好.并用其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抗脂肪结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案可作为一般蛋白的纯化战略.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Western杂交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表皮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血露(点状出血)现象^[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需脂肪(EFA)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依赖食物供给的脂肪,属于多不饱和脂肪,包括亚油酸、亚麻和花生四烯(AA)^[2]。它在维持表皮细胞膜的结构和保证表皮组织的正常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组织是EFA缺乏后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3],所以银屑病的发生与EFA之间有必然的联系,EFA缺乏可能是银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必需脂肪酸 银屑病 多不饱和脂肪酸 表皮组织 炎症性皮肤病 点状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脂肪结合蛋白(adipos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表皮型脂肪结合蛋白(epiderm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E-FABP)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数值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5次/h ≤AHI<15次/h)和中重度组(AHI≥15次/h)。测量两组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清A-FABP及E-FABP等相关数值,测量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AHI、血清A-FABP及E-FABP数值。结果①A-FABP与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AHI、E-FABP呈正相关(P均<0.05),与LSaO2呈负相关(P<0.05);②E-FABP与年龄、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均<0.05);③轻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FABP、E-FABP、AHI均降低(P均<0.05);④中重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FABP、AHI均降低(P均<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A-FAB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并且OSAHS病情越重,血清A-FABP水平越高;OSAHS患者AHI、血清A-FABP水平在通过有效治疗后均降低。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