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龋齿采取不同充填材料充填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牙龋齿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儿,共患有龋齿120颗,根据洞型冲填材料不同将120颗龋齿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C组、D组均为Ⅱ类洞,A、B组均为Ⅰ类洞,各组患牙均有30颗,其中B组、D组充填复合树脂,归为光固化组,A组、C组充填玻璃离子,归为玻璃离子组,观察治疗疗效及操作时间。结果2年复查,A组、B组的充填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充填成功率较C组显著要高(P<0.05);在Ⅱ类洞型充填上,玻璃离子组患儿充填失败率显著高于光固化组(P<0.05);光固化组操作时间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对于乳磨牙I类洞,可采取操作时间较短的玻璃离子充填,而对于乳磨牙Ⅱ类洞型,应选择强度较高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 标签: 玻璃离子 乳牙龋齿 光固化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混浊患者行玻璃体激光消融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07到2017-02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玻璃体轻中度混浊30例30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作眼压、视力、眼部黑白B超及眼底照相并且放瞳眼底检查,排除活动性视网膜病变。选择混浊物在晶体后2-3mm及视网膜前3-4mm并且混浊物偏离视神经及黄斑的患者。采用UltraQ:YAG激光仪治疗,2.0-5.0mj的能量单脉冲准确聚焦在混浊物上进行激射,每次不超过500点。结果每次术后1月复查视力、眼压、黑白B超及眼底。疗效显著的术后第1个月有15眼(占50%),2月有18眼(占60.0%),好转的术后第1月12眼(占40%),术后2个月11眼(占36.6%),无效的术后第1个月3眼(其中1例为Weiss环,2例为膜状混浊)(占10%),2个月1眼(占3.4%为膜状混浊)。术后第1个月总有效率占90%,无效率占10%。术后2月总有效率占96.6%,无效率占3.4%。无视网膜脱离及损伤,外伤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较好、简单、经济、安全,能够消除或减轻玻璃体混浊带来的视觉不适,同时由于本次治疗病例样本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还需要更多病例及更长时间的观察。

  • 标签: 玻璃体混浊 ULTRA Q:YAG激光 玻璃体消融术 疗效
  • 简介:背景:大量实验已证明,玻璃化低温保存能获得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目的:观察玻璃化低温保存对肌腱细胞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复合物的影响。方法:取共培养9-14d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分别以10%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液VS55、21%二甲亚砜进行低温保存和复苏。复苏培养1h后,进行死/活双色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观察肌腱细胞存活率,以新鲜培养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死/活双色荧光染色:10%二甲亚砜组肌腱细胞从聚二甲基硅氧烷支架材料孔隙表面上剥脱,呈双染的不规则细胞形态;VS55组和21%二甲亚砜组存在单染绿色荧光的梭形和球形细胞,也存在红绿双染的不规则形态细胞,两组细胞观测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对照组细胞大小均匀;10%二甲亚砜组由于细胞量少而不足以进行流式细胞检测;VS55组以较小体积的细胞颗粒为主;21%二甲亚砜组细胞体积大小与新鲜对照组类似,同时存在较小颗粒;③细胞回收率与存活率:VS55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低于21%二甲亚砜组(64.9%,76.2%,P〈0.05);10%二甲亚砜不能获取足够细胞,未能行细胞计数;4结果表明:采用21%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有利于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保持肌腱细胞-支架结合完整。

  • 标签: 低温保存 二甲亚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行23G玻璃体切除术的60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行传统20G玻璃体切除术者50例与之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视力超过>0.1率为9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且该组的术后1d眼压值较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病者经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该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传统20G玻璃体切除术 23G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桩核(玻璃纤维、铸造金属)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根管填充的患者68例,共98颗上颌前牙残根残冠,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一组、二组、三组,一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二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三组采用无桩修复,对比三个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三个组的修复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5),一组的修复齿抗折裂强度明显优于二组和三组,且牙龈指数和修复齿出血指数明显低于二组和三组(P<0.05),二组的修复齿抗折裂强度、牙龈指数和修复齿出血指数均优于三组(P<0.05)。结论无论采用玻璃纤维桩核、铸造金属桩核还是无桩修复都可以有效的治疗残根残冠,其中以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牙齿健康指数最高,以无桩修复的牙齿健康指数最低。

  • 标签: 玻璃纤维 铸造金属 无桩修复 残根残冠 无桩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本院就诊的肺混杂毛玻璃结节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穿刺病理学实验,对患病情况予以诊断;并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据影像表现对其病症与病情予以诊断和评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为77例,恶性结节者为35例;其中良性结节患者有21例为炎性病变,27例为血管病变,29例为结核球病变,共75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7.40%;恶性结节患者有15例为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为周围性肺癌,共32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97%;同时CT表现与肺部结节的性质紧密相关。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病变予以诊断,可有效区分良性与恶性结节病变,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符度较高,故而临床诊断价值颇高。

  • 标签: 肺混杂毛玻璃结节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采用肺良以及恶性磨玻璃结节的 CT 影像的表现,进而以期能有效获取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相关研究影像学研究结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的 CT 影像进行病情诊断的患者 50 例,相关病患者经过常规的机体病理以及相应的抗感染临床治疗进行 CT 采集分析。 结果: 50 病患者的 CT 影像采集统计显示,其中患有单纯性临床磨玻璃结节患者的共有 16 例,显示病症属于良性的有 9 例,恶性病症的有 7 例;监测出属于混合型临床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有 34 例,其中良性病症的有 16 例,恶性病症 18 例。 结论: 通过临床医学上的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的 CT 影像显示圆形病变或类圆形病变、病变状态边界较清或者是病变形状显示分叶征与毛刺的表明病患机体中恶性病变几率相对比较大。临床上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属于一种具备非特异性的临床影像学表现,通过该影像学记录,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以有效对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并有效对患者病情发展程度进行鉴别。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肺良 CT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复用玻璃奶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个污染程度相同的复用玻璃奶瓶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清洗,对照组采用试管毛刷擦洗法清洗,比较两组玻璃奶瓶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玻璃奶瓶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能有效提高玻璃奶瓶的清洗质量。

  • 标签: 玻璃奶瓶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抗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抗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牙齿修复中采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100位牙齿修复病患,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金属桩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差异性。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 94%,美观效果达到 98%;对照组则分别为 80%以及 88%。结论 在牙齿修复中,相对于金属桩而言玻璃纤维桩在美观效果上更强且修复有效性更高。

  • 标签: 牙齿修复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穿孔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56例严重穿孔性眼外伤患者,对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手术之前,视力提升43例,占到总数的76.8%,视力没有提升13例,占总数的23.2%。26例眼内异物全部摘除,1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11例复位,与术前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穿孔性眼外伤患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掌握好手术规范和时机,可以让更多患者达到解剖修复,还可以恢复较高的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穿孔性眼外伤 玻璃体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进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贝复舒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和荧光素染色评分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的干眼症状评分与荧光素染色评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两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干眼症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90例,分为A组(n=45)和B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地木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B组的,总有效率(95.6%)远高于B组的(77.8%),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比B组的(15.6%)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玻璃体混浊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碘肽 玻璃体混浊
  • 简介:目的:评价Densiron68硅油作为眼内充填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我院眼科因复杂视网膜脱离接受重硅油充填术的患者30例30眼。观察分析术前及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前与硅油充填术后BCVA的差异,术前与取硅油术后3moBCV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8,P=0.028;z=-2.682,P=0.007)。平均术前眼压为16.067±4.025mmHg,硅油充填术后为20.233±8.00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P=0.005);而硅油取出术后眼压14.933±3.423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35,P=0.430)。重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复位率90%,常见并发症为硅油乳化、并发性白内障。结论:重硅油Densiron68作为眼内充填物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有效及安全,但由于重硅油乳化率较高、术后易并发白内障,因此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标签: 重硅油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