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肝胆清片生产工艺。方法对渗漉工艺、水提取工艺、干燥工艺、崩解剂和包衣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渗漉法接收渗漉液为5倍量,加水10倍量水提取法提取,进风温度在170~180℃,出风温度在90~100℃条件下干燥,加入微晶纤维素作为崩解剂,80%乙醇作为黏合剂,选择欧巴代(Opadry)Ⅱ作为包衣材料,效果最好。结论该工艺可行,参数合理,易操作,完全符合肝胆清片生产的要求。

  • 标签: 肝胆清片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味精年产量已达100万T以上,居世界第一。味精由名谷氨酸钠,它是增强食品风味的生物增味剂。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及谷氨酸单钠的制备;(4)味精精制。

  • 标签: 预处理 水解 发酵 精制
  • 简介:摘要根据超微粉碎的影响因素进行组合测试,对采用显微测量法和筛分法对粉体粒度进行评价,考虑生产实际,优选出最佳的生产工艺,五指毛桃饮片→粗粉碎→恒定含水量5%→超微粉碎20分钟。

  • 标签: 五指毛桃 超微粉碎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一枝蒿片原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收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水提取工艺、浓缩与干燥工艺、片剂成型工艺为评价标准,对复方一枝蒿片剂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相对于复方一枝蒿片原生产工艺,优化后的生产工艺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高质量复方一枝蒿片的要求。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片生产工艺改进后,制片收率和生产效率都有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 标签: 复方一枝蒿片 工艺优化
  • 简介:1.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 标签: 数值范围 书写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者50例为高脂血症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入组者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将新鲜血液离体后观察其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结果高脂血症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凝血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受到破坏。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小板聚集率 凝固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参数的5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验和记录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W和MPV分别为(15.4±5.7)%,(14.0±3.8)f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和(9.1±3.3)f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CT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检验有助于提高高脂血症的确诊率,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参数 临床检验
  • 简介:为研究急性少量饮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对22名志愿者采集轻度饮酒前以及饮酒后两小时的脑电信号,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提取P300电位,以P300峰值与潜伏期为指标对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志愿者饮酒后0.5h到1.5h内,P300峰值显著提高,其他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300潜伏期各时段间均无显著差异。结合实验结果与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得出结论,急性少量饮酒在短时间会提高大脑兴奋性,增强认知能力。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 急性少量饮酒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对于皮肤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痤疮患者90例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片,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能有效改善皮肤参数,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痤疮 皮肤相关参数 疼痛
  • 简介: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测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图血流参数和频谱特征,建立11~14孕周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的正常值范围。方法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建档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7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4周检测子宫动脉血流PI值,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结果111~14孕周子宫动脉血流PI值呈正态分布,PI值正常参考值范围(95%的界限)PI(1.48±1.10)。2在11~14孕周,78.7%的孕妇存在子宫动脉切迹,其中双侧子宫动脉切迹约54.6%,单侧子宫动脉切迹24.1%。3双侧子宫动脉手动描迹和机测获得的P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PI值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本研究建立经腹超声11~14孕周血流PI值参考值区间并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妊娠异常子宫动脉血流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 标签: 子宫动脉 子宫胎盘循环 多普勒 妊娠早期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缺血患者立体心电向量图各个参数的特点。方法门诊及住院胸痛患者139例,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按其结果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可疑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患者)和对照组(平板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同时采集立体心电向量图数据。结果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空间QRS-T夹角[(64±44)°比(25±20)°,P〈0.05]和空间QRS-T比值[(96.3±3.4)比(4.2±2.4),P〈0.05]明显增大;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ST时间、T环的最大向量仰角和水平角增大,T环长、宽、面积及最大向量振幅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心电向量图可以检出胸痛患者心肌缺血心电异常,复极方向、大小有显著改变,且除极和复极方向、大小差异变大。

  • 标签: 心肌缺血 向量心电描记术 运动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FIB、PDW、MPV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 标签: 临床产妇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 判定
  • 简介:摘要对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生产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促进药品企业发展的效果,主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对相关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从根本上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生产的管理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对其进行完善。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委托生产 管理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可以为患者缓解疼痛、恢复步行功能,数年后步态是否能达到正常化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单侧髋关节置换后遗症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的时空参数特征,探讨患者步行能力。方法:根据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ViconNexus采集患者平地步行时下肢的步态参数,应用Polygon分析步态周期中下肢时空参数特征。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侧和健侧步速减慢,步频减小,步幅、跨步长变短,双支撑相延长,对侧足离地比增大(P0.05)。结果表明全髋关节置换后5-10年的患者步态对称性较好,但仍没有达到正常水平,步行能力差于正常人,需要系统康复训练以恢复其步行能力。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时空参数 步行能力 步态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例和被动电极组50例,主动电极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被动电极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两组植入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电极植入即刻及随访过程中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结果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显著延长(P〈0.01),组间差异显著(P〈0.01)。主动电极组在术后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测试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 标签: 起搏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起搏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寻找提升贫血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1例贫血病人,设置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予以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60例无糖尿病肾病和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LT,MPV,PCT,和PDW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糖尿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MPV,PDW显著升高(P<0.01),PLT计数减低(P<0.05)PCT测定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肾病组与无肾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MPV和PDW水平平均显著高于无肾病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肾病组减少(P<0.05),PCT测定值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计数减低,伴肾病组MPV合PDW水平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1),而PLT比无肾病组减少(P<0.05),结果提示检测MPV,PDW和PLT对糖尿病的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无肾病 糖尿病肾病 血小板参数
  • 简介: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之一,能客观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乳腺弹性应变比、面积比和直径比等在区分良恶性肿块方面的文献,就声弹性成像半定量参数的诊断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参数
  • 简介:目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六项参数(PLT、PCT、MPV、PDW、WBC以及Hb)的动态观察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依照缓解的情况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22例甲组为完全缓解(CR),6例乙组为未完全缓解(NR),并选取60例健康体验人员作为对照组。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均出现了骨髓抑制情况,并对患者在初诊当中、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时以及首次骨髓缓解时的血常规六项参数数值分别测定,同时对血小板在第一次化疗之后的最高和最低值进行观察。结果在PLT、PCT、MPV以及Hb数值上,22例CR初诊患者(甲1组)和C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甲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PLT、PCT以及Hb数值上,6例NR初诊患者(乙1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1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PLT、PCT、WBC和Hb数值上,N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乙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2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CR率上,28例AL患者第一次化疗之后的PLT≥100×109/L要显著比PLT〈100×109/L高(P〈0.05),而PLTH/L≥10的患者要显著比PLTH/L〈10的患者高(P〈0.05)。结论测定血常规六项参数能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早期预测,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血常规六项参数 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