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inoceros软件定量测量虹膜前表面曲率的精确性,并用于评估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前后虹膜曲率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计划接受LPI治疗的PACS患者16例(16眼)作为PACS组,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获取不同轴位的眼前节图像,采用Rhinoceros 5.0软件定量测量虹膜前表面曲率半径,并对眼前节图像成像的一致性及测量方法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比较接受LPI治疗前后虹膜曲率的变化,并与年龄、眼别、瞳孔直径匹配的正常人16例(16眼) (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PACS组虹膜曲率与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6 mm处周边前房深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LPI治疗前后虹膜曲率变化与中央前房深度变化、前房容积变化、6 mm处周边前房深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眼眼前节图像成像的变异系数为3.02%,同一图像测量的变异系数为2.54%。PACS组患者虹膜曲率半径为(7.81±1.63)mm,接受LPI治疗后虹膜曲率半径为(9.20±2.2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5,P<0.001)。对照组虹膜曲率半径为(9.99±4.00)mm,与PACS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01)。PACS组在校正中央前房深度后,0°(r=0.879,P<0.001)、90°(r=0.684,P=0.005)、180°(r=0.619,P=0.014)、270°(r=0.740,P=0.002)轴位虹膜曲率半径与对应轴位6 mm处周边前房深度之间均有相关性。在接受LPI治疗后,除下方270°(r=0.453,P=0.078)轴位方向外,0°(r=0.693,P=0.003)、90°(r=0.560,P=0.024)、180°(r=0.580,P=0.019)轴位虹膜曲率变化量与对应轴位6 mm处周边前房深度变化量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该虹膜曲率定量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并可用于PAC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的量化评估。

  • 标签: 虹膜曲率 定量测量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手术治疗虹膜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所诊治的虹膜缺损患者24例,24例患者均行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的手术,针对性的对该手术不同类型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根据虹膜缺损的范围和程度选择并放置合适型号的带虹膜隔张力环,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张力环、人工晶状体偏位、移位,晶状体囊袋损伤及瞳孔阻滞等现象。结论囊袋内植入带人工虹膜的张力环治疗部分或完全虹膜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开辟了该类疾病治疗的新思路,手术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标签: 带虹膜隔张力环 虹膜缺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适合施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的虹膜曲度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早期PACG 539例(92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LPI。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眼压和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的差异。结果LPI术后有610眼眼压下降至≤21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AOD500明显增加(P=0.014),其术前虹膜曲度值均≥0.210 mm;有253眼眼压仍>21 mmHg,术后AOD500小幅度增加(P=0.083),其术前虹膜曲度为0.197~0.209 mm;另57眼眼压无明显下降,AOD500无明显变化(P=0.558),其术前虹膜曲度为0.076~0.196 mm。结论术前虹膜曲度≥0.210 mm的早期PACG适合行LPI,术后AOD500增加明显,降压效果显著。术前虹膜曲度越高,其术后AOD500增加越明显,而且降眼压效果越好。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原发性 虹膜切除术,周边,激光 曲度,虹膜 生物显微镜,超声 角,前房
  • 简介:摘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亚洲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高褶虹膜则是其非瞳孔阻滞机制的重要一种。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高褶虹膜从其概念的提出到逐渐明晰,再到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被逐渐全面认识。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对高褶虹膜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深刻地理解高褶虹膜与闭角型青光眼的关系,为今后关于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虹膜疾病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病因复杂,常为感染、外伤、手术或因免疫反应以及对变性组织、坏死肿瘤组织的反应所致,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几乎所有的变态反应都可参与本病的发病。我科2003~2005年共收治患者16例,经过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已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最近《科学》杂志在目录页的首要位置,以图片导读的方式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聚焦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文章报道丁中冈科技工作者在生物识别领域取得领先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效果。虹膜识别、人脸识别,这些上世纪80年代只存在于007电影和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如今正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显身手。

  • 标签: 虹膜识别 中国 识别器 《科学》杂志 生物特征识别 科技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irisclipintraocularlensIOL)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眼无后囊或少后囊存在的无晶体眼进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术后1天、1周、1月、3月随访,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visual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角膜透明性、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endothelialcells,CEC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术后VA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术后BCVA无显著变化;术后3月角膜均恢复透明(除一眼术前即已因外伤继发角膜瘢翳而混浊),术后3月IOP平稳正常,CECs较术前无或仅有少量减少,无一例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出血、炎症渗出等并发症。结论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具有屈光矫正效果好、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等优点,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 无晶体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虹膜病变在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影像中的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联合FFA检查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糖尿病虹膜病变(DI)患者44例65眼,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虹膜病变(NPDI)组和虹膜红变组。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应用IFA检查观察2个组虹膜影像特征和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应用FFA检查观察2个组视网膜影像特征和视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避免患者对侧眼IFA检查时间存在统计误差,仅对双眼患者的单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IFA影像显示30例50眼为NPDI,14例15眼为虹膜红变。NPDI组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为(3.37±0.11)min,明显短于虹膜红变组的(6.02±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1,P<0.001)。NPDI组和虹膜红变组FFA检查均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性强荧光。NPDI组视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0%(6/30),明显低于虹膜红变组的5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糖尿病虹膜红变可以通过IFA动态的影像特征和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来确诊,PDR合并视盘新生血管需IFA联合FFA检查来评估。

  • 标签: 虹膜疾病/诊断 糖尿病虹膜红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激光虹膜周边切除与虹膜周边成形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在2013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虹膜周边成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成功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成功率为62%,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与虹膜周边成形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安全性高,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早期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虹膜周边成形术 早期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药对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0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制剂柴胡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中药制剂柴胡汤的治疗能够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虹膜睫状体炎 中药制剂柴胡汤 治疗效果
  • 简介: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的炎症,而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二者经常同时发炎,称为虹膜睫状体炎或钱葡萄膜炎。病因复杂,内因性是主因,常反复发作,并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诊断明确后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虹膜睫状体炎 葡萄膜炎 散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更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3例晚期青光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形成采用虹膜热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眼压及视力变化与并发症。结果40眼出院时眼压低于21mmHg,3眼出院时眼压在25~30mmHg之间。成功率为93%。总有效率为100%。视力不变的有26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7眼。35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8眼虹膜表面仍有少量新生血管。术后3~7天前房少量积血者吸收干净。2眼术中出血较多超过瞳孔中线者,术后2周前房积血全部吸收。全部病例眼痛等症状消失。角膜透明,滤过泡偏平,无Ⅱ度以上浅前房。无一例瞳孔区纤维素性渗出。结论晚期青光眼新生血管形成实施局部虹膜热凝联合小粱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眼压,也可以消退虹膜面新生血管,恢复角膜透明,消除患者痛苦,还能恢复部分视力。

  • 标签: 晚期青光眼 虹膜新生血管 虹膜热凝 小梁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虹膜睫状体炎散瞳治疗及护理。分析28例患者散瞳治疗方法,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散瞳 虹膜睫状体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