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健身中心、高等院校及周边地区的抽样调查,对瑜伽在西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当地人民对健身的状态、运动选择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愈加这一健身项目在西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保障。

  • 标签: 瑜伽 西藏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西藏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01月-2018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于2017年04月开始,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管理前后灭菌合格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管理前两年的灭菌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基本一致(P>0.05);管理后的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 结论 在西藏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引入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毒供应室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近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麻疹主要流行特征,为那曲市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导出2010-2017年那曲市麻疹数据,人口资料来自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7年西藏那曲市麻疹报告年均发病率为36.53/10万,死亡病例2例。发病季节呈3-7月单峰发病模式;病例主要集中在那曲县、聂荣县和嘉黎县,报告麻疹病例1069例(占全市76.58%),年均麻疹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那曲县(702.55/10万),最低的是双湖县(6.55/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45.3/10万)高于女性(33.6/10万),65.26%的病例集中在<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那曲市麻疹报告发病数总体呈隔年波动趋势,疫情仍较为严重,需要根据西藏那曲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和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采取策略和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来自西藏地区的糖尿病患者239例为观察对象,按民族将患者分为藏族患者和汉族患者。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照片,根据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分期标准来评估DR病情。结果西藏地区DR患病率为18.0%,其中,藏族患者DR患病率为17.5%,汉族患者DR患病率为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西藏地区DR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OR=1.14,95%CI:1.05~1.24,P < 0.05)、胰岛素治疗(OR=2.74,95%CI:1.09~6.89,P < 0.05)、空腹血糖(OR=1.37,95%CI:1.07~1.75,P < 0.05)、高血压(OR=1.98,95%CI:1.02~3.86,P < 0.05),其中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是DR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西藏地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虽升高,但并不能预测DR的发生风险(OR=1.01,95%CI:0.82~1.25,P > 0.05)。结论高血糖是西藏地区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HBA1c水平并不能作为预测西藏高原地区DR发生风险的血糖评估指标。该研究填补了西藏地区DR患病率及民族差异的研究领域空白,为高原D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眼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血红蛋白A,糖基化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分布和能力建设情况,发现自治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薄弱区域,为艾滋病检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发放问卷给七个市(地)疾控中心艾滋病检测人员填写。调查对象:主要为各级机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从《西藏年鉴》(2020)获得常住人口数,从西藏自治区基础地理数据库(2017年版)获得陆地面积。结果 :西藏自治区2020年全区共141家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机构分布情况如下: 医疗机构118家(占83.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家(占6.4%),妇幼保健机构7家(占5.0% ),采供血机构7家(占5.0%)。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地域分布情况:拉萨市30家(21.3%),日喀则市24家(17.0%),山南市20家(14.2%),昌都市16家(11.4%),林芝市15家(10.6%),那曲市18家(12.8%),阿里地区15家(10.6%)。艾滋病实验室地域分布情况:拉萨市实验室分布最密集(9.677/百平方公里),阿里地区服务每万人的实验室数量最多(1.344/万人)。七个市(地)疾控中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立情况:西藏自治区5家市级疾控中心建立确证实验室,2家市级疾控中心未建立确证实验室。结论:我区医院艾滋病的复检和确诊主要由疾控承担,同时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医院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占比较少;阿里地区和昌都市没有艾滋病确证检测实验室;确证和筛查实验室在县级卫生系统内覆盖率低;大部分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

  • 标签: 艾滋病检测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藏高海拔地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陆军第九五四医院收治的182例行手术治疗A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6例,女126例;年龄为(41±13)岁。182例患者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1例,设为开腹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21例,设为腹腔镜组。观察指标:(1)高海拔地区ACC的临床特征。(2)手术情况。(3)术后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高海拔地区ACC的临床特征。182例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3 d、3 d至1个月、>1个月且≤12个月、>12个月分别为37、43、57、45例,术前有合并症77例。(2)手术情况。2例开腹组患者术中探查见胆总管结石,遂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9例腹腔镜组患者中转开腹,其中粘连严重无法有效确切止血3例,Calot三角解剖变异6例,中转开腹率为7.438%(9/121);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引流管例数,疾病病理学类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坏疽穿孔),术后白细胞,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9±42)min,50(45,100)mL,(16.1±1.5)h,(31.4±11.9)h,33例,25、27、6、3例,(6.8±1.9)×109/L,72.7%±7.4%,(7.3±1.7)d;腹腔镜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8±43)min,20(20,50)mL,(12.9±1.4)h,(26.7±12.1)h,51例,56、51、9、5例,(7.1±2.4)×109/L,70.5%±8.7%,(6.4±1.7)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75,t=14.41、2.46、3.45,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例数、疾病病理学类型、术后白细胞、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6,χ2=2.33、0.84,t=-0.71、1.66,P>0.05)。(3)术后并发症情况。61例开腹组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21例腹腔镜组患者中,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4)随访情况。182例患者中,115例获得随访(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80例),随访时间为12(3~24)个月。随访期间,35例开腹组患者中,腹痛黄疸1例,经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后好转;腹上区疼痛伴发热2例,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好转。80例腹腔镜组患者中,腹上区疼痛1例,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西藏高海拔地区ACC术前合并症比例高、多数患者病史长、胆囊穿孔化脓发生率高,LC治疗高海拔地区ACC安全有效,较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 标签: 胆道疾病 结石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高海拔地区 预后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8年5月对察隅县城区的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普查及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眼前段检查、眼底检查、眼位检查等,对视力低于6/12的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对确诊为弱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病原因。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和性别与弱视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察隅县城区小学和初中共1 795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888人,女907人。其中弱视患病人数为77人,患病率为4.3%。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受检中小学生中引起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如下:屈光参差19.5%(15/77),屈光不正77.9%(60/77),斜视2.6%(2/77)。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生弱视的主要类型,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有助于降低弱视的患病率。

  • 标签: 西藏地区 中小学生 弱视 患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藏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肝纤维化程度。方法回顾分析经恩替卡韦治疗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140例CHB研究对象中,45例经超声诊断为CHB合并NAFLD(A组),95例为单纯CHB(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空腹口服1次/d,疗程48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24、48周时的HBeAg阴转率、血糖、血脂、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病毒学应答情况。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8周后,B组的HBeAg阴转率与HBV DNA阴转率显著优于A组的28.9% HBV DNA转阴率比较,B组(阴转率为83.2%)显著高于A组(阴转率为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HB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CHB合并NAFLD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都比治疗前有显著性的降低,其中B组下降更为明显。A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均显著低于B组,其中A组受脂肪衰减因素的影响,治疗前肝脏硬度值比B组值高,经治疗后差值为3.50±4.66;而B组未受脂肪衰减因素的影响,其治疗前、后的差值为2.05±2.53,故A组的肝脏硬度值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及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即单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NAFLD时效果较差;在给予抗病毒治疗时,CHB合并NAFLD患者肝脏硬度值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单纯CHB患者。故在抗病毒治疗时,需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对与NAFLD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