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科学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质量的建议。方法利用对文献的查询与复习,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论述。结果各种综合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促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每个评价方法有自身的方式,但是整体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能够真实的体现出来,并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组合,实现结果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免疫规划工作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川省中央投资建设的县级医院环境建设效果,为医院环境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问卷对中央投资1800万及以上的51个县级医院建设前后医院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建设后候诊区面积和座椅数增加;诊室和病房数量增加,但3人及以上人数间病房数量达标的医院减少2个;绿化和停车面积增加,但绿地率仅5个医院达标;所有医院均增设无障碍出入口,院均电梯数量翻了一番。结论从实际需求出发,适当调整建设标准;重视医院绿化,创造舒适疗养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层作为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所涉及到的因素也相对较为复杂,如地理位置、卫生资源、经济条件、防疫人员业务水平、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与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形成一定保障,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以便于寻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实现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有效进行。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工作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7-02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质量在地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过于陈旧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监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卫生监督和社会的需求。为了使质量检测更加灵敏,科学。当前有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的评价。本文将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监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选取南江县2012年~2014年0岁组儿童各210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不合格接种及未接种疫苗的原因,得出影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主要因素。结果近三年来南江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分别为(见附表1)BCG99.02%、99.52%、100%,HepB90.95%、92.86%、93.81%,OPV95.71%、97.62%、99.05%,DPT95.24%、97.62%、98.57%,MW/MR95.24%、96.67%、98.1%。疫苗不合格接种和未接种主要原因为(各种疫苗有一针次不合格或未种者均为不合格或未种)初始接种提前、间隔不足、超期接种、卡证不符,流动儿童(外出务工生育后入学时才返回)、怕接种反应、儿童患病未去接种或医生不予接种、对禁忌症理解错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家庭因素、社会环境是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的指导及培训能力、提高免疫规划接种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及早建成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改善接种单位和社会氛围、提高接种人员待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监护人法律及责任意识等是提高儿童免疫规划合格接种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逻辑斯蒂 疾控机构 免疫规划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城市的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一个有文明的城市,其城市卫生也会非常好。拥有好的城市卫生,是这个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保证,因为城市环境卫生是控制污染和疾病传播的基础。而且城市的环境卫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的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项,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目前,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公共环境卫生质量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公共环境的卫生质量必须弄上去,因此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环境卫生的质量。对于公共环境卫生的质量的监测也有不同的方法。那么,本文就公共环境卫生中的问题进行一些叙述,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还描述了公共环境卫生质量监测模糊的综合评价

  • 标签: 公共场所环境 卫生质量 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哮喘患者100例,分为2组(随机),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对比2组小儿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较好降低患者的哮喘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哮喘 小儿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规避方式。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集的118份待检血液样本纳入本研究,将其平均分配,分别设置为溶血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溶血组ALP、Glu等指标较低,AST、ALT、TP、TBIL、UA、CHOL则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现象会严重干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完成采集工作时,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避免溶血问题的出现,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比较各层次护理专业护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将168名中专、大专、本科实习护生,按照学历不同分为3组,其中本科生65名,大专生62名,中专生41名。分别在进病房实习前和病房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学习环境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前和实习后3组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总体评价较高,但本科生组评价低于其余两组(P<0.005)。人际关系、任务定位、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维度得分高;个性化、创新性和学生参与性维度得分低。结论护理教育者在临床实习中应注重护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为护生提供满意的实习环境;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临床护理岗位,确保临床教师的带教质量;对各学历层次护生要立足临床,稳定专业思想,采取分层次教育,正确树立护理职业观。

  • 标签: 护生 临床学习环境 护理职业观
  • 简介:摘要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生殖功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胎儿,导致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对环境污染物对生殖发育的毒作用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够明确,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可为生殖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生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促进人类生殖健康。本文针对主要威胁人类生殖发育健康的环境污染物进行综述。

  • 标签: 环境污染物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 简介:摘要儿童行为问题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亦可影响今后的人生。由于目前家庭结构、父母抚养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改变,儿童行为问题有升高趋势。

  • 标签: 儿童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 简介: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医疗指标的比较和退出路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临床路径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方法选取2013—2014年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进入脑出血临床路径接受治疗并发生变异的病人,比较患者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两项医疗指标,探索影响退出路径的关键因素。结果收集有效病例241例,其中80人退出路径。经分析,完成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长、出现并发症、依从性差、变异次数少会增加患者退出路径的风险。结论应进一步优化现有的脑出血临床路径,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推动临床路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路径 变异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16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72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44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2%。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根管治疗恰填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某高校新扩建校区室内甲醛的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新建并装修5个月的阶梯教室、学生宿舍、实验室各20个为观测点,分别在通风前后、不同温度、湿度下测定甲醛浓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前后辖区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的意义。方法选取1个外来人口聚集的行政村,分别在干预前后抽取暂住期3个月以上的O~6周岁流动儿童接种史和家长免疫规划知识开展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和家长免疫规划知晓率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6.44%提高到89.14%,五苗接种率较干预前提高了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健康教育 接种率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产妇则接受常规护理,严格观察护理过程,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产后接受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产后泌乳 产妇恢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免疫规划是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影响边远地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力资源情况、健康宣教、经费投入等。本文将对影响边远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基层免疫规划、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规划 边远地区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我院收治的孕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产妇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环境与营养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分娩情况、分娩后的出血状况、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并统计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分娩后的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孕产妇的分娩过程,减少分娩后的出血量,大大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度,具有广泛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对该系统的评价,并分析影响评价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系统用户进行现场调查并回收,采用方差分析及最优尺度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用户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主要集中在预约功能、系统易用性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影响对系统评价的因素则主要包括了年龄、教育程度和工作部门。结论该系统受认可程度较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来提高其针对性和普适性,以实现更多价值。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用户评价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