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将心电图运动试验非——参数简介如下,供参考。1、Q—Tc:运动后Q—Tc<运动前Q—Tc为阴性,≥运动前Q—Tc为阳性。2、△R<0为阴性,≥0为阳性。△R为V5R波运动后与运动前平均振幅之差,单位为mm。3、△RST<0为阴性,≥0为阳性。

  • 标签: 心电图运动试验 S—T段 运动前 运动后 段参数 R波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5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7912例平板运动试验病人中,有5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ST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特殊路基处理(加固土桩)试验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通过试验试桩施工和质量状况、工艺细节分析,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并以此为标准指导后续批量施工。

  • 标签: 特殊路基 试验段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总结119例住院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的ST改变可将全部患者分为ST抬高组和ST压低组。比较两组冠脉造影阳性率和血管病变受累支数比率。结果11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中ST抬高者7例,ST压低者112例。ST抬高组的单支、双支血管病变支数比率与ST压低组无显著性差异,而ST抬高组的三支病变受累支数比率显著高于ST压低组(71.4%VS9.8%,P=0.001)。结论临床需高度重视平板运动试验中引发的ST抬高的患者,警惕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ST 段抬高 ST 段压低 冠状动脉造影T
  • 简介:<正>2135例活动平板试验中,观察单纯恢复期ST压低者(A组34例)与非单纯恢复期ST压低者(B组包括运动中,或运动中合并恢复期ST下降,180例)的临床及运动特点。结果:与B组相比,A组除高血压病的发生率较高外(P<0.01),在其它临床和运动特点方面(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

  • 标签: 心电图运动试验 ST段压低 预测价值 活动平板试验 运动特点 最大心率
  • 简介:目的对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和心电图ST水平延长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ST水平延长(>0.12s)和对照组(≤0.12s)进行运动平板试验,采用Bruce方案。结果ST水平延长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1例,其中15例ST水平延长>0.16s;对照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5例;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ST水平延长>0.12s可作为预测运动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心电图ST水平延长>0.16s有症状者,可作为诊断冠心痛的重要指标;运动平板试验是现代冠心痛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 冠心病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下降及运动后合并ST水平或下斜型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2014年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2095例患者中,选取99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下降〉0.10mV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中病变最严重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分为4组:A组(无狭窄)12例,B组(0-50%)15例,C组(51%-75%)23例,D组(76%-100%)49例。对4组患者一般情况、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各项指标、静息心率、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METS值、运动时心电图ST下降最大值、运动时ST下降持续时间、运动后是否合并ST下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4组患者一般情况、静息心律、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运动耐量(ME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4组患者心电图上斜性ST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合并ST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4,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141)。运动后出现心电图ST下降多为水平型或下斜型(89.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心电图ST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判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恢复期 ST段下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科学研究是能动地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周密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也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学科知识;缜密的理论思维和应有的科研能力。科研设计是科研工作者必备能力之一,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进程和结局,兹仅就临床试验及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介绍。一、临床试验及其应用临床研究大致分观察性临床研究和试验

  • 标签: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 受试者 科研工作者 科学研究 科研能力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除Ⅲ导联中ST可降低0.10mV以外,其他各导联中ST降低均不应大于0.05mV,超过此标准即为ST压低。临床上将其分为水平型、下斜型和下垂型等。以上表现均提示心肌缺血或者有其他器质性的损害。

  • 标签: ST段压低 机理 ST段降低 心肌缺血 Ⅲ导联 器质性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单节与双节螺柱状Cage植入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单节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双节患者42例.对比两组间术后临床结果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单节与双节Cage颈椎前路植入均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在术后3月内均能够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学测量显示颈椎力线与术中力线是否纠正有关,与节多少无关.结论双节减压Cage植入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椎体次全切除术.

  • 标签: 颈椎 生理弧度 前路融合术 放射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结扎颈、腹食管治疗食管破裂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对10例食管结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术后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及引流管护理外,加强营养和心理支持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扎 食管 食管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性早搏前PR和ST压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00例前PR和ST压低患者和100例前PR和ST无压低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前PR和ST压低组患者CI、PI和PR间期均明显低于前PR和ST无压低组,而P波电压和P波时限则明显高于前PR和ST无压低组,两组观察对象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房性早搏前PR和ST压低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电图特征,且该心电图特征可作为该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

  • 标签: 房性早搏 PR段 ST段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随访患者其术后骨折恢复情况,统计其神经恢复等级,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后,患者锥体前缘高度比值恢复正常,且随访结果显示稳定性好,术后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均好转,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胸腰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效果好,且疗效更加稳定,可显著提高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