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中基谐波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volterra滤波器的超声组织谐波的提取方法。在谐波提取过程中,利用RLS算法估计SVF的系数,然后利用估计的二次成分成像。与传统谐波分离方法—带通滤波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提取谐波。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取谐波,所提取的信号的动态范围更大,图像梯度幅度累加更高,性能优于传统的谐波提取方法。

  • 标签: 谐波分离 二阶volterra滤波器 带通滤波 动态范围 梯度幅度累加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青年人宽频(0.01~3.0 Hz)正弦谐波加速试验(sinusoidal harmonic acceleration test,SHAT)结果特点,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5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24名、女26名,年龄20~40岁,中位年龄27岁。应用I-portal NOTC旋转椅系统(美国NKI)进行宽频SHAT(0.01、0.02、0.03、0.05、0.1、0.2、0.3、0.6、1.0、1.5、2.0、3.0 Hz),以各频率的增益、相位非对称参数作为观测指标,分析各个频率的参数特征。结果宽频SHAT的增益随着频率的增高逐渐增大,并在1.5 Hz最趋近于1,2.0 Hz3.0 Hz的增益值略有波动;相位值随频率增高呈降低趋势,在0.3 Hz接近于0(即眼动相对于头动/转椅的延迟时间最短),并在0.6 Hz及以上频率出现负值;各频率的非对称值分布在左右两侧,且并不完全相同,但两侧值均<20%。结论宽频SHAT能够在更宽频域内对健康青年人水平半规管功能进行不同频率的准确评估,客观反映水平半规管生理功能,拓展了传统SHAT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前庭功能试验 正弦谐波加速试验
  • 简介:文章从医院医疗设备对供电电源谐波质量的要求出发,分析了谐波对医院相关部门医疗仪器设备的影响,提出了谐波治理的方法,结合方法概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谐波治理的情况。

  • 标签: 谐波 医疗设备 谐波治理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谐波问题的产生会造成一定的谐波污染,进而对电力系统电能供应的效率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地铁的电力系统中。产生谐波问题之后将对电力系统的有效电能供应造成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地铁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为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一定威胁。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谐波产生原因的研究力度,依据谐波产生原因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保证地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使电力系统中的各项指标能够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标签: 电力系统 地铁 谐波问题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波和谐波条件下,掌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这一期间内我院接诊的因腹部疼痛或可疑阑尾炎的门诊住院患者166例,分别在二维基波、谐波超声条件下,对这166例因腹部疼痛或可疑阑尾炎的患者,使用便携式3.6MHz普通腹部超声探头(成都思多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Lite-35C)做超声检查,分析阑尾区的图像特点,对比掌上超声基波、谐波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效果对比。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166例病例中,B模式超声基波下确诊急性阑尾炎136例 (81.9%),B模式超声谐波下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确认为138例,(83.13%),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B模式基波、谐波超声检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掌上超声基波 谐波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二次谐波(SHG)成像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无需染色、无光毒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眼部的角膜基质、小梁网、巩膜神经节细胞轴突中的微管等结构主要呈高度非中心对称,可以采用SHG成像直观地评估。SHG成像在角膜扩张性疾病、角膜感染青光眼等眼病的诊治方面已有初步应用。现对SHG的产生原理、成像特点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二次谐波成像 生物力学 角膜 巩膜 胶原纤维
  • 简介:摘要胰腺病变近年来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同类型的胰腺病灶以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胰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利用其优良的空间辨识度以及良好的微血管显像技术,对胰腺病灶的诊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下在胰腺疾病鉴别诊断预测病灶良恶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胰腺疾病 诊断,鉴别 谐波造影增强 超声内镜
  • 简介:摘要高压直流输电是电能传输的一种常见方式,由于输送过程中的电压较高,因而电压传输的安全性是现阶段受众较为关心的问题。基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当中谐波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这就对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换流器交流侧的特征谐波非特征谐波,提出了输电系统中交流滤波器的基本配置方案。希望能够在这种配置方法下,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项传输工作的稳步运行。

  • 标签: 高压系统 直流输电 交流侧谐波 滤波配置
  • 简介: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中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82例介入治疗的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低机械指数超声谐波造影、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增强CT(或)MRI检查,记录病灶数目、大小,观察病灶内血供.结果8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二维超声及CDFI共检出病灶119个,超声造影共检出病灶142个;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范围均较二维超声所示增大;病灶内血流信号检测以超声造影最准确.结论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估HCC介入治疗的疗效.

  • 标签: 造影剂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人接受肝脏谐波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剂量分为0.1、0.3、0.5及0.7ml,触发间隔分为1.0、2.0、3.0及4.0s,分别观察造影剂量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用时间-强度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降半时间(HT)、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当剂量为0.3ml,触发间隔从1.0~3.0s时,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并在3.0s时达到最大值;当触发间隔为4.0s时,各项测值与3.0s时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触发间隔为3.0s,剂量从0.1~0.7ml,AUC、HT、MTT测值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PI值在剂量0.1~0.3ml之间,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从0.3~0.7ml,PI值并不随剂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造影增强效果受剂量触发间隔的影响,正常肝脏造影增强最大PI值约为(23.64±3.30)dB,最佳剂量为0.3ml,最佳触发间隔为3.0s,AUC、HT、MTT3项指标则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 标签: 造影剂 曲线下面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H-EUS)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经EUS诊断为胰腺囊性病变且有CEH-EUS录像患者的内镜临床随访资料。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其中浆液性囊性肿瘤(SCA)16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CN)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5例(3例混合型、2例主胰管型)、胰腺假性囊肿(PPC)5例。87.5%(14/16) SCA86.7%(13/15) MCN+IPMN的囊壁呈造影高增强效应,达峰明显,消退与周围组织同步,而只有20%(1/5) PPC的囊壁呈高增强效应,PPC的高增强效应显著低于SCA、MCN+IPM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5、0.0048)。共17例EUS检出胰腺囊性病变内存在壁结节,其中3例CEH-EUS检查显示为高增强回声,其余14例均显示为低增强回声。高增强回声的3例最终都诊断为恶性胰腺囊性肿瘤(1例IPMN,2例MCN),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CEH-EUS在区分PPC其他胰腺囊性病变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区分MCNSCA意义不大。胰腺囊性病变内壁结节在CEH-EUS模式下显示为高增强预示着恶变潜能。

  • 标签: 超声内镜检查 谐波造影增强 胰腺 肿瘤,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 壁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波与自然组织谐波技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各分型的超声特点。方法应用基波与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对HCM进行观察,根据心肌增厚的部位及分布情况、左室流出道阻塞情况心室腔的改变进行分型及对比分析。结果34例HCM基波检出31例(91.1%)自然组织谐波检出34例(100%)。基波与自然组织谐波对34例HCM检查测量,发现阻塞型与非阻塞型平均厚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测量差异较小。结论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对诊断HCM分型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基波 自然组织谐波 肥厚型心肌病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胰腺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内镜下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行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结果2例患者均经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显示病灶增强低于周围胰腺组织,呈不均匀低增强,病变轮廓较未增强前明显清晰,胰头区胰管截断,并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腺癌。检查过程中及术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头痛、腹泻或过敏反应等不适。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细针 胰腺肿瘤 谐波造影增强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的洁净条件、工作流程的设计以及对入室人员、物流规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措施,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子过滤,使一般细菌无载体传播,能有效的预防控制交叉感染,保证并维持了净化手术室手术环境的有效恒定。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当代医院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化医院。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动力髋螺钉(DHS)以及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分析并评价PFNA治疗老年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3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30例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30例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PFNA组与LCP及DHS相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评分,LCP组优良率为85%,DHS组优良率为83%,PFNA组优良率为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粗隆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根据骨折类型有选择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动力髋螺钉(DHS)以及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此类疾病,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动力髋螺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存在于机体的骨髓、脾脏、脐带、羊水等不同组织中。近年来,人们对MSCs体外免疫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MSCs具有较小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反应中可逃避免疫识别,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直接接触抑制T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就MSCs的体外免疫学特性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免疫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偏倚评估,探讨不同仪器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NCCLS指南文件EP9-A,以CobasC501作为目标检测系统(X),ModularP生化分析仪为待评系统(Y),对尿素氮(BUN)、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进行检测,计算两个系统的相对偏差(%SE),以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进行系统的比较试验,判断其可比性。结果BUN、GLU、LDH、CK两系统误差小于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的1/2,各检测项目在两仪器的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两系统的系统误差能为临床所接受。结论两检测系统4种酶测定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的腰椎经椎孔椎融合(MTLIF)开放腰椎经椎孔椎融合(OTLI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医院骨科66例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不稳行单节段腰椎椎融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MTLIF(MTLIF组)、33例行OTLIF(OTLIF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发热,手术前、后腰与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4年相邻节段退变、内固定松动、椎融合器塌陷情况。结果MTLIF组手术时间为(191.6±50.5)min、射线暴露次数为(15.5±6.4)次,均明显多于OTLIF组的(105.8±23.1)min(7.2±1.4)次(t=17.210,t=10.850,均P<0.01);术中出血量为(150.4±70.4)ml、术后引流量为(90.4±30.7)ml,术后2周VASODI评分分别为(2.4±0.7)(24.5±3.7)分,均明显少于OTLIF组的(250.7±43.9)ml、(216.3±67.8)ml、(4.5±1.6)(30.6±4.6)分(t=-12.830,t=-14.070,t=-6.890,t=-5.805,均P<0.01)。MTLIF组OTLIF组术后发热[1例(3.3%)比4例(12.1%),χ²=-1.660,P=0.20]、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1.2±0.7)比(1.3±0.6)分,t=-0.628,P=0.53]、ODI评分[(14.2±2.7)比(14.7±2.5)分,t=-0.756,P=0.45]、Bridwell Ⅰ级椎融合率[86.7%(26/30)比84.8%(28/33),χ²=0.042,P=0.84],术后4年随访相邻节段退变[0例(0)比1例(3.0%),χ²=0.924,P=0.34]、内固定松动[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椎融合器塌陷[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OTLIF,MTLIF能达到充分减压、相同的融合率,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长期疗效满意,但手术时间较长、射线暴露次数较多。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椎间盘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