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局部疾病向全身性疾病转变,治疗的手段也从单纯的手术治疗向综合治疗进步。其中,有一项尤其重要——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在除外转移情况下,在局部治疗前(手术或放疗)进行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接收的胃癌患者15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不良反应Ⅰ~Ⅱ级所占比例均比常规组患者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好,不良反应程度轻,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 标签: 胃癌 辅助化疗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直肠癌目前也是多发的一种癌症,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肿瘤较大或出现远处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肝转移。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社会环境、饮食结构、饮食因素等有关,需在疾病出现时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对健康伤害很大.放疗和化疗就属于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放化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直肠癌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直肠癌的癌症的治愈率。

  • 标签: 直肠癌 放疗 辅助化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48例分为常规手术组(24例)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24例),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行CT复查,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83.3%,根治性切除率为45.8%,剖腹探查率为16.7%;新辅助化疗+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91.7%,根治性切除率为62.5%,剖腹探查率为8.3%。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69-01
  • 简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辅助化疗.通常特指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化疗.其目的在于使肿瘤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胃癌新辅助化疗由Wilke等于1989年首先报道,他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无病生存率 术前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结肠癌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筛选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5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mFOLFOX)。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各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后,试验组客观有效率达57.69%,优于对照组的23.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用于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 标签: 结肠肿瘤 新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TThp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74.0%,化疗效果与肿瘤分期有关,PR、ER、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抑制PR、ER、C-erbB-2的表达。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可缩小瘤体,使肿瘤降期以手术根治或保乳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并可减少术中微小转移,同时其也是最好的体内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以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借鉴。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以HER2阳性表达为特征,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并发生远处转移,化疗效果差,预后也较差。有研究对222例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行化疗,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与多种化疗药物联用均可显著提高有效率[1]。现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TCH(多西他赛75mg/m2,卡铂AUC(areaundertheconcentrationcurves)6mg/kg,赫赛汀首剂8mg/kg,第2周期为6mg/kg)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降期行保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TCH方案 新辅助化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 简介:辅助化疗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其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以增加手术选择的机会[1];体内药敏结果可为全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争取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并转化为患者生存获益[2];获得更完整的肿瘤生物学信息以判断预后,指导治疗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放射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2010-08—2013-08间要求手术治疗的宫颈Ib2、IIa2的鳞癌患者共116例,根据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将之分为新辅助化疗组(62例)和直接手术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放疗高危因素发生率及影响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化疗总有效率85.48%,与年龄,期别、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直径大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肿瘤直径<6cm的有效率达96%,肿瘤直径>6cm的有效率70%(P<0.05)。鳞癌患者化疗有效率92%,非鳞癌患者58.33%(P<0.05)。新辅助化疗组在降低术后放疗高危因素发生率如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方面分别为19.36%、16.12%、4.84%,明显少于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并且能够降低术后放疗的高危因素。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直径及肿瘤病理类型有关。

  • 标签: 局部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应用于穿孔型胃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穿孔型胃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D2根治治疗,实验组16例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行D2根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比来看,实验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4例、病情的部分缓解10例、病情的稳定1例、病情的进展1例,其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应用于穿孔型胃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D2根治治疗 新辅助化疗治疗 穿孔型胃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8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n=40)与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术(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0%,3年生存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30%,35%;观察组宫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0%,2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在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后,再实施根治术,可保障手术实施成效,提高近期和远期效果,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2014年间住院人员中随机抽取3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长春顺铂+新碱+博莱霉素(PVB),顺铂+紫杉醇(TP),顺铂+博莱霉素+异环磷酰胺(BIP),分别进行治疗。18例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变化情况观察分析,同时对观察组肿瘤直径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切缘癌阳性率、宫旁累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肿瘤直径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减小,对比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结论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临床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 标签: 术前新辅助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利用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肝功能损害III/IV度、粒细胞减少III/IV度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20-02
  • 简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一类缺乏ER、PR和HER-2蛋白表达的特殊亚型肿瘤,其占据乳腺癌发病总数的15%~20%[1]。此类肿瘤的侵袭性强,且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或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TNBC患者中位生存期短、治疗效果欠佳[2-4]。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化学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