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焦虑障碍高危人群、焦虑障碍患者和健康人群全频域自发脑电信号进行频域分析,探索可用于识别焦虑障碍的特征性频段。方法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5月7日选取焦虑障碍高危人群(焦虑高危组,n=19)、焦虑障碍患者(阳性对照组,n=14)、健康正常人(正常对照组,n=19)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军事应激反应性焦虑预测量表(military stress anxiety predictive scale,MSAPS)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并在问卷评估过程进行脑电监测。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三组间脑电功率差异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在Delta[(2.11±0.66)μV2,(2.52±0.38)μV2,(2.73±0.47)μV2]、Theta[(1.31±0.43)μV2,(1.52±0.28)μV2,(1.67±0.35)μV2]、Alpha[(1.05±0.44)μV2,(1.29±0.25)μV2,(1.45±0.55)μV2]、Beta-1[(0.69±0.16)μV2,(0.86±0.18)μV2,(0.99±0.27)μV2]、Beta-2[(0.55±0.15)μV2,(0.67±0.18)μV2,(0.75±0.20)μV2]、Gamma频段[(0.31±0.09)μV2,(0.40±0.14)μV2,(0.45±0.16)μV2]Cz电极处的脑电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0~9.21,均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两两比较,Beta-1频段下,焦虑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脑电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焦虑障碍高危人群和焦虑障碍患者的脑电信号均在Cz处的Beta-1频段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这种脑电信号的差异可为焦虑高危人群的识别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提供有利的客观支持。

  • 标签: 特质焦虑 焦虑障碍 脑电图 Beta频段 频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突起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眼底病中心检查确诊的视网膜突起患者22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9只眼,女性13例13只眼。均行超广角眼底成像、SD-OCT检查。采用配有55°广角镜头的SD-OCT仪观察病灶形态、颜色、大小、位置。结果22只眼共计视网膜突起病灶26个,均呈孤立、灰白色、类囊性、突起样表现。SD-OCT检查发现,所有病灶均呈中强反射的局部突起,高出周围视网膜平面。其中,22个病灶(84.62%,22/26)内存在多个或单个不规则弱反射囊腔;4个病灶(15.38%,4/26)内未见明显弱反射囊腔。23个病灶(88.46%,23/26)顶部存在玻璃体皮质浓缩条索状中强反射改变牵拉视网膜;8个病灶(30.77%,8/26)存在局部视网膜裂孔;6个病灶(23.08%,6/26)存在视网膜浅脱离。结论视网膜突起病灶在SD-OCT中均呈中强反射的局部突起,高出周围视网膜平面;大部分病灶内存在多个或单个不规则弱反射囊腔,病灶顶部存在玻璃体皮质浓缩条索状中强反射改变牵拉视网膜;个别病灶存在局部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浅脱离。

  • 标签: 视网膜突起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光纤应用面的扩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之产生如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对基于光纤技术的装备或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代表性技术有基于瑞利散射的用于干线光缆故障检测的OTDR;基于布里渊散射的用于分布式应力测量的BOTDR;基于拉曼散射的用于分布式温度测量的ROTDR。它们的优点是技术难度相对低、测量距离长(百公里级),但距离分辨率有限。而OFDR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后向反射测量技术,从原理上克服了OTDR在距离分辨率上的不足,可实现高距离分辨率、高灵敏度、中等距离的测量。

  • 标签: 光频域反射仪 军事装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焦虑严重程度、焦虑类型与心率变异性频谱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50例符合DSM-V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完成一般情况和病史问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排除有抑郁的患者。采用心电工作站记录器记录所有被试的心率变异性指标,频谱分析TP、HFnorm、LFnorm、LF/HF指标,并对广泛性焦虑患者HAMA评分与心率变异性频谱指标进行并相关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患者间精神焦虑因子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躯体焦虑因子分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和中度组躯体焦虑因子和精神焦虑因子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躯体焦虑和精神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A躯体焦虑因子分与LF、LF/HF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TP、HF相关性极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精神焦虑因子分与TP、LF、HF、LF/HF相关性极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患者静息状态下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其焦虑严重程度与HRV频域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焦虑症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频域OCT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6例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单眼HM-MH的患者。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分别对黄斑中心凹下及其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1.5mm处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屈光度、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下及不同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不同位点的脉络膜厚度与HM-MH的关系。结果HM-MH患眼与对侧眼相比,眼轴长度与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MH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最薄(132.33±32.56µm),与对侧眼相比(149.11±28.36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是HM-MH的危险因素(OR,1.95;95%CI,1.52-2.76;p=0.016)结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可能是HM-MH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 简介: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和继发性黄斑前膜(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ERM)的形态特征、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其与视力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频域OCT观察用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OCT确诊为特发性ERM(92例112眼)、继发性ERM(78例96眼)的患者,观察前膜的形态特征、定量测量前膜及其下视网膜厚度、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的关系。结果:ERM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射光带,主要表现为前膜与视网膜内表面出现局灶及大部分粘连,其次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变浅或消失、神经上皮层增厚、黄斑水肿。特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398.32±112.07μm,前膜的平均厚度为52.28±9.65μm;继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416.87±104.17μm,前膜的平均厚度为57.05±10.33μ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视力区间,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在两组及同组不同视力区间之间,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可以客观地显示ERM及黄斑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并能定量检测ERM、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是ERM可靠的检测手段。

  • 标签: 视网膜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 简介:手机、电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电吹风等每日与人接触的电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被称为“隐形杀手”。然而到底这些家用电器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辐射量有多大。怎样才能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 标签: 电磁辐射 “隐形杀手” 家用电器 洗衣机 电吹风 电冰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Henle纤维层(HFL)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影像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CSC患者35例35眼。其中男23例23眼,女12例12眼;年龄24~60岁,平均(41.14±8.19)岁;病程1 d~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SD-OCT对黄斑部进行水平单线扫描,分析和总结视网膜下液(SRF)区HFL的影像特征。结果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呈规则圆顶形脱离者26眼,SRF区HFL呈边界1型25眼,占96.15%;呈边界2型7眼,占26.92%;呈完全高反射型17眼,占65.38%。病程≤21 d 21眼,均呈边界1型,部分合并完全高反射型或边界2型;病程>21 d 5眼,均呈完全高反射型,部分合并边界1型或边界2型。其中鼻侧和颞侧脱离区基本对称15眼,6眼为水平位图像,两侧SRF区HFL均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3眼为鼻侧抬高位图像,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颞侧;6眼为颞侧抬高位图像,颞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鼻侧。鼻侧和颞侧脱离区不对称11眼,其中3眼为水平位图像,颞侧脱离范围均大于鼻侧,颞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鼻侧;4眼为鼻侧抬高位图像,3眼颞侧脱离范围大于鼻侧,两侧SRF区HFL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1眼鼻侧脱离范围大于颞侧,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高于颞侧;4眼为颞侧抬高位图像,3眼鼻侧脱离范围大于颞侧,两侧SRF区HFL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1眼鼻侧脱离范围和高度均大于颞侧,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高于颞侧。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呈不规则形脱离9眼,SRF区HFL呈边界1型7眼,占77.78%;呈边界2型5眼,占55.56%;呈完全高反射型6眼,占66.67%;呈低反射型4眼,占44.44%;呈模糊型2眼,占22.22%。其中7眼脱离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走行欠平滑,HFL表现类型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走向的改变而改变;2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低平,抬高侧光反射信号略低于压低侧。结论CSC的SD-OCT图像中SRF区HFL主要呈边界1型和完全高反射型。HFL表现类型受OCT图像倾斜方位,病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的对称性、范围、高度和走向特征的影响而呈规律性改变。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Henle纤维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IMEM)的形态特征和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探讨SD-OCT技术在IERM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电磁波辐射能量较低,不会使物质发生游离现象,也不会直接破坏环境物质,但在到处充满电子器材的现代生活中,对其电磁干扰特性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它随时可能使人面临危害的境地。电磁波的危害,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之后会感到身体疲劳、眼睛疲倦、肩痛、头痛、想睡、不安,电磁波还会使人的免疫机能下降、人体中的钙质减少、阻碍细胞分裂等。此外,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人体正常状态的正离子。

  • 标签: 电磁波 环境物质 辐射能量 现代生活 电磁干扰 身体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及视野检查无异常的22例(44只眼)为观察组;本院健康职工中选取22例(44只眼)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D-OCT检测视盘周围和其四个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各层平均厚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视神经的损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和mGCC对鞍区占位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pRNFL平均厚度[(96.19±16.86)μm]低于健康对照组[(109.59±7.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5,P=0.000)。观察组mGCC、黄斑区神经纤维层(m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L+)的平均厚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4,3.478,3.557;P=0.005,0.001,0.001)。pRNFL、mRNFL、GCL+、mGCC的AUC值分别为0.757、0.643、0.702、0.688,诊断价值依次为pRNFL>GCL+>mGCC>mRNFL。结论SD-OCT在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其中pRNFL的诊断价值高于mGCC。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神经纤维 视神经 视盘 病变,占位,鞍区 断层扫描,光学相干,频域 复合体,神经节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频域OCT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FFA和频域OCT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患者46只眼纳入观察,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0.1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d及1,2,4,8,12,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厚度(AVG)的改变。结果在治疗后视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VA各点分别为:4周(0.3916±0.2564);8周(0.5668±0.1835);12周(0.5314±0.1996),视力基本持平,24周(0.3853±0.2024)缓慢下降。CMT方面,较基线比,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具有显著改变。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减轻黄斑水肿。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 标签: 频域OCT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黄斑水肿
  • 简介:最近研究发现,孕妇经常使用电吹风、真空吸尘器、微波炉或者生活在架线塔附近,后代患哮喘的风险增至3倍。因此,孕妇应避免暴露于磁场能量较高的地方。

  • 标签: 哮喘 电磁波 电吹风 吸尘器 微波炉 孕妇
  • 简介:生活中,当我们使用电脑、听MP3、看电视、接打手机时,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不仅如此,甚至连霓虹灯都可能发出干扰信号,从而产生头痛、精神紧张和压力等症状。电子产品产生的过量电磁辐射可对人体造成影响,被称为“电子病”。

  • 标签: 电子病 电磁波 电磁辐射 干扰信号 精神紧张 电子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腰骶部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45%VS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的降低,腰骶部骨密度明显的升高,并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 标签: 益肾壮骨针刺法 脉冲电磁场 原发性骨质疏松 慢性腰酸背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频域OCT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且经检查未发现眼部异常的87名健康者174只眼纳入研究。均接受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经黄斑中心凹单线扫描,对采集的脉络膜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计算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半径750、1500、3000、4500 μm范围的CVI,并据此分组。组间CVI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750 μm组、1500 μm组、3000 μm组、4500 μm组CVI平均值分别为0.681±0.003、0.678±0.002、0.677±0.002、0.676±0.002。两两比较,750 μm组和4500 μm组差值为0.005±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正常健康眼距黄斑中心凹距离不同,CVI不同。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正常健康眼 脉络膜血管指数
  • 简介:提起环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森林、水资源、大气、噪音等可感知的事物。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子业的高速发展,各类通讯设备、电脑等层出不穷,环境中电磁总量在不断增加。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你的焦虑、烦恼和一些器质性疾病,很有可能源于各种无形的电磁波。

  • 标签: 电磁波 健康 现代科学技术 器质性疾病 通讯设备 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