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骨关节外科护理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方法: 本次实验抽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本院骨关节外科就诊患者 60 例,通过抽签将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实验中对甲组患者实施常规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对乙组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及疼痛评分。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相比甲组,乙组患者疼痛评分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中应用效果较好,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护理满意的提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 骨关节外科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MR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价值。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35例。分别进行MR检查和X线检查,统计各种病变的检出率,比较检查、诊断时间。结果:MR和X线对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的诊断结果一致;但MR对软组织肿胀、滑膜增厚、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高于X线(P<0.05)。X线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更短,MR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更短(P<0.05)。结论:MR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准确率高于X线,可缩短确诊时间,推荐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MR诊断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儿童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8~12岁,平均10.6岁;左足7例,右足4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根据骨折程度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行撬拨复位及单纯克氏针内固定8例,克氏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3例。术后以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足1个月,术后4~6周复查X线片见骨折愈合后取出克氏针。通过测量并比较患儿术前、术后Böhler角、Gissane角以评价跟骨解剖形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患儿术后功能。结果11例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儿均未植骨,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3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骨折均在2~3个月内愈合,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28.4°±2.9°)、Gissane角(125.6°±3.1°)较术前(11.8°±5.4°、138.8°±6.3°)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9.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可以有效复位、固定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创伤较小,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镜 跟骨骨折 儿童 移位
  • 简介:【摘 要】目的:围绕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探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近期住院治疗的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患者,共计10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一种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配合运动指导的治疗方案,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每组人数均为50例。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观察组3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重度关节炎患者时,可以优先考虑采取膝关节置换治疗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重度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康复理疗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1期间接治的 8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为此演技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 40例和对照组 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康复理疗措施,研究组则采取微波康复理疗,对两组患者的运动上肢的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上肢评分要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采取微波康复理疗,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波康复理疗 骨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结果。方法:取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骨科收取膝关节炎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47人,比较两组VAS评分变化差异、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数据具有统计数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膝骨关节炎 疼痛
  • 简介:摘要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PFOA)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重要亚型,人群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既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主要针对胫股关节骨关节炎制订,而近年来PFO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PFO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本指南制订小组由骨科临床专家组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订方法,通过多轮针对临床医生的在线问卷调研确定指南中需要定义的重要临床问题;而后针对PFOA领域已发表的相关系统评价、临床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质量评价;经过多轮德尔菲法投票确定指南的推荐意见及其推荐强度;最终形成了12条推荐意见,涵盖PFOA的诊断(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非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修复性手术和重建手术)等管理措施。本指南旨在为我国PFOA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实行关节置换术所起到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5.04-2019.04 所接纳治疗的 120 名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置换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 经过治疗后, 120 例患者的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评分、膝关节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实行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关节置换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化综合护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来我院就诊的 130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单双号,单号的为对照组,双号的为整体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整体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综合护理。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来判断患者的膝功能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膝功能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整体化综合护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提升患者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病人的满意度,这种护理方式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整体化综合护理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为(59.7±5.5)岁;采用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单独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58.2±4.3)岁;单纯采用HT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股骨机械轴和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及胫骨后倾角(PTSA)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联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82.7±2.4)分]和疼痛VAS评分[(1.7±0.7)分]均优于单独组患者[(78.4±2.6)、(2.2±0.8)分],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88.1±1.8)分]优于单独组患者[(82.9±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术后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KA、MPTA和PT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HTO相比,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更好,但至术后24个月时二者疗效接近。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