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工信部近日公示2015年拟颁发农药制剂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第十三批),公示时间为2015年12月7日至2015年12月14日。此次名单中涉及的农药制剂产品共有78个,具体情况见下表:

  • 标签: 生产批准证书 制剂产品 农药 名单
  • 简介:对于弗兰西斯·培根的哲学,学术界多数是从世俗化的经验论、唯物论以及反神学的人本论的立场去解读的,忽略了培根哲学复杂的时代内涵,尤其是其中的神学内涵,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误读;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其科学观的父权制解读,也因忽略了其中思想的复杂性与传统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读.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哲学与科学观进行价值重估。

  • 标签: F·培根 自然哲学 科学观 生态女性主义
  • 简介:178F系列柴油发动机是采用风冷、直喷、四冲程的发动机,和别的发动机一样会出现故障,其故障大体可分为不能起动的直接故障和能起动产生的间接故障,能起动的故障又分为:功率不足、自行停机、冒黑烟、冒蓝烟、冒白烟等等。下面就其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作一些介绍:

  • 标签: 178F柴油发动机 故障分析 排除技术 功率
  • 简介:一、柴油机拆装注意事项1.拆装汽缸盖螺母时应按对角线顺序交替进行,装配时应按29.4~44.1N·m的力矩拧紧。2.在取气门锁央、气门弹簧、气门座圈和气门时,应注意按原来顺序配对存放,不可混放。3.拆卸连杆时,应首先撬开连杆螺母锁片,然后按顺序交替拧松并取下连杆螺母、连杆盖及连杆轴瓦。当活塞连杆组拆下后,应将连杆盖和连杆瓦一起装在连杆上。装配时,连杆螺母的拧紧力矩为24.5~34.3N·m,且应交替均匀拧紧。

  • 标签: F型 柴油机 连杆螺母 气门间隙 调速器拨叉 连杆盖
  • 简介:帅哥甜椒是河南省郑州市科星蔬菜研究所新培育成的一个浅绿色彩色甜椒品种,早中熟,皮色浅绿白色,光亮,皮厚,果长8~10厚米,3~4室,灯笼形。特抗病毒病,幼果长出即为浅绿白色,单果重200克左右,味甜美,既可作彩椒出售,也可作普通甜椒上市。结、坐果能力强,能连续坐果。适合于日光温室、大棚冬春、秋保护地、春露地种植。亩(1亩=1/15公顷)产3000~6000公斤。栽培要点:春保护地在中原地区11~12月温室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大

  • 标签: 彩色甜椒 品种 河南 性状 栽培
  • 简介:小尾寒羊是我国肉羊生产中的优良地方品种。以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强,常年发情和多胎多产等优良的种质特征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以小尾寒羊作父本杂一代母羊是否具有多胎性,对小尾寒羊推广养殖以及我国肉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2003年5月开始,贵德县畜牧科技开发示范园以纯种小尾寒羊作父本,与当地藏羊进行杂交,

  • 标签: 小尾寒羊 多胎性 父本 母羊 F1代 测定
  • 简介: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3mg/L+KT0.5mg/L+CH300mg/L与MS+2,4-D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标签: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幼穗 愈伤组织
  • 简介:单缸风冷柴油机是一种使用普遍的小型农用动力,技术成熟,创新难度大。BH175F3型柴油机的开发以BH系列风冷柴油机技术和制造工艺继承性为设计基础,燃烧室型式采用直接喷射式燃烧室、润滑方式采用机油泵压力润滑和传统的飞溅润滑形式相结合的双保险结构,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整机可靠性,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行业新一代单缸机的领先水平。

  • 标签: 单缸风冷柴油机 直喷节能型 低温起动性能
  • 简介:本品种来自日本,中早熟,淡黄色,粗长羊角形,果长25~32厘米,空腔小,肉极厚,耐储运,品质极佳,果形顺直而特光滑。单果重100克左右,最大单果可达150克以上。辣味适中,抗逆性强,不易死苗,连续坐果能力强,挂果集中,果实膨大快,耐热耐湿性强。极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在持续低温阴雨不利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果,适宜在冬暖式大棚中种植,春秋两季拱棚均可。

  • 标签: “福农二号” 辣椒 品种 性状
  • 简介: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限制了亚种间的遗传交流和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通过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F1花粉不育基因S-b座位进行了精细定位;通过分析近等基因系中代换片段的遗传效应,鉴定出了F1花粉不育基因S-d座位,利用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S-d进行了定位;根据基因组的序列资料和利用较大的作图群体对S-b和S-d两个座位进行了物理作图;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了一批复等位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育性基因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根据S-b座位初步定位的结果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F1花粉不育基因座S-b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表明多态性标记均与S-b座位紧密连锁,其中R830STS、PSM7、PSM8、PSM9、PSM59和PSM60位于S-b座位一端,与S-b座位遗传距离分别为1.5cM、1.2cM、0.9cM、0.9cM、0.9cM和0.9cM,而PSM202、PSM206、PSM208、RM13、R2213SSTS和RM413位于S-b座位的另一端,与S-b座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cM、2.1cM、3.8cM、4.1cM、4.4cM和5.3cM.2、根据S-b座位精细定位的结果,从IRGSP下载了S-b座位所在区域克隆的序列,将克隆的序列进行了拼接,同时将与S-b座位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与序列拼接图进行了电子整合.根据整合的结果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和STS标记,利用500株的作图群体,最终将S-b座位界定在PSM8与PSM215之间182.2kb的范围,其中PSM214、T17、T18和T19与S-b座位完全连锁.3、通过对近等基因系E11-5中代换片段遗传效应的分析,在第1染色体的代换片段上鉴定出一个新的F1花粉不育基因座S-d.根据基因组的序列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S-d座位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多态性标记均与S-d座位紧密连锁,其中PSM27、PSM24、PSM26、PSM23、PSM31、PSM25、PSM37、PSM41、PSM42、PSM43、PSM44、PSM12和PSM13位于S-d座位的一端,与S-d座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6cM、7.2cM、7.2cM、

  • 标签: 水稻 F1花粉不育基因 基因定位 遗传分化 杂种优势利用
  • 简介:Theaccumulationofpigmentsaffectsthecolorofricehullswhileonlylimitedinformationisknownaboutitsunderlyingmechanisms.Inthepresentstudy,aricebrownhull6(bh6)mutantwasisolatedfromanethanemethylsulfonate(EMS)-inducedIR64mutantbank.Brownpigmentsstartedtoaccumulateinbh6ricehullsafterheadingandreachedahigherlevelinmatureseeds.Somemajoragronomictraitsincludingpaniclelengthand1000-grainweightinbh6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itscorrespondingwildtypeIR64,whileotheragronomictraitssuchasplantheight,growthdurationandseed-settingratewerelargelysimilarbetweenthetwogenotypes.Theanalysisofpigmentcontentshowedthatthecontentsoftotalflavonoidsandanthocyanininbh6hull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IR64hulls.Ourresultsshowedthatthebrownhullphenotypeinbh6wascontrolledbyasinglerecessivegenewhichlocatesonthelongarmofchromosome9.Sequencinganalysisdetectedasinglebasesubstitution(G/A)atposition1013ofthecandidategene(LOCOs09g12150)encodinganF-boxdomain-containingprotein(FBX310).Functionalcomplementationexperimentusingthewildtypeallelecanrescuethephenotypeinbh6.Thus,wenamedthismutatedgeneasOsFBX310bh6,analleleofOsFBX310functioningasaninhibitorofbrownhull.TheisolationofOsFBX310bh6anditswildtypeallelecanprovideusefulexperimentalmaterialsandwillfacilitatethestudiesonrevealingthemechanismsofflavonoidmetabolisminmonocotplants.

  • 标签: 蛋白质编码 结构域 水稻 表型 点突变 等位基因
  • 简介:安普霉素足,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国外已被升发成为兽用抗生素,据报道对治疗犊牛、仔猪和鸡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效果。为了验证国产安普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特时安普霉素饮水预防与注射治疗气囊内接种诱导的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 标签: 安普霉素 鸡大肠杆菌病 雏鸡 毒株 兽用抗生素 犊牛
  • 简介:本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2007、药动学3p97软件和kinetica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鲤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ila的活性,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细菌陛败血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给鲤单剂量口灌30mg·kg-1剂量的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鲤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1.361h血药达峰(Tpeak),峰浓度(Cmax)为39.825μg·mL-1,吸收速率(Ka)为2.58h,分布半衰期T1/2(ka)为7.317h,滞后时间(TL)为0.234h,消除半衰期T1/2(ke)为77.29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5.62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MIC血清为35.37h,Cmax/MIC血清为24.89。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52~47.94mg·kg-1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TAP)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甲砜霉素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药饵的治疗剂量为47.94mg·kg-1,预防剂量为8.52mg·kg-1。

  • 标签: 鲤鱼血清 甲砜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 体外药效学
  • 简介:F1050是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创制的含氟二苯胺类新化合物,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杀虫、杀螨和杀菌活性,尤其对螨类生物活性更高,并对螨类各个虫态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

  • 标签: 农药 合氟二苯胺 化合物 F1050 生物活性 作用方式
  • 简介:家蚕新品种“桂蚕F95”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广西“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育成耐氟性强的强健性夏秋用新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氟性。2007年4月,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详细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 标签: 家蚕 耐氟品种 桂蚕F95 性状
  • 简介:提高通用小型汽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流通系数,可以有效改善汽油机性能,本文以CQ188F汽油机为例,对汽缸盖进、排气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气道稳流试验,对比分析气道优化前后进、排气道流通系数的变化;通过整机性能和排放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气道优化前后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通用小型汽油机进、排气道设计可有效提高气道流通系数,改善汽油机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

  • 标签: 通用小型汽油机 进排气系统 流通系数 汽油机性能
  • 简介:用8对微卫星标记分析白斑狗鱼Esoxlucius人工繁育的PIT标记F1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并分析其与5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94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473,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084,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5572,遗传偏离指数平均为-0.1634。白斑狗鱼F1代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亲本,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形态性状与基因型的相关分析,找到一个与全长、体高、体厚相关的位点P2。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2位点基因型AA、BC、BB对生长起正面作用,而基因型AB、AC起负面作用。

  • 标签: 白斑狗鱼 F1代 微卫星标记 生长 相关分析
  • 简介:我们比较了在处于Karnataka的状态种区域的三棵宽广柚木从三个种子生产区域(矿泉)和柚木(TectonagrandisL.f)的三个相应未耕过的看台(UIS)获得的子孙的词法、基因的属性,印度。一般来说,播种象种子重量,种子尺寸和种子空虚那样的词法参数在与UIS相比的矿泉是显著地优异的。种子萌芽百分比在从矿泉的种子也是更高的。在二每月的间隔测量六个月的幼苗性能被观察在在比较的三个区域中的二个的矿泉优异。尽管矿泉的子孙的基因差异根本比UIS低区域,价值中等高。当差异索引否定地每种子与水果重量,水果直径和核重量被相关时,萌芽百分比断然每种子与水果重量和核重量被相关。矿泉没有对未来种植园的基因差异的严重威胁作为中等改进的种的材料的来源证明重要。

  • 标签: 种子千粒重 遗传多样性 形态学参数 生产区 柚木 印度
  • 简介: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为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的优良单株为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的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能使F1代在株高、棘刺数两个性状上取得最为显著的改良效果。F1代群体雌雄比符合1:1自由组合规律,红果型、杂种F1代果蝇危害率差异以及在重要选种性状上的超亲现象的存在,为沙棘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表型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