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2月7日,由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中心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的竹子行动:传播中国经验推进南南合作”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角”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见演讲嘉宾时指出,竹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作用,国际竹藤组织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要发挥竹藤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巴黎 国际竹藤组织 南南合作 国家林业局 中国
  • 简介:2014年11月发表于互联网的《ClimateTalksYieldsOpportunities》一文报道了英国“WoodforGood'运动为木业创造发展良机所做的努力。木材有别于其他材料的固有的特性决定了CO_2减排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大势对木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木业应以积极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使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们充分认识以发展木业来支持实现减排节能目标的重要性和途径、办法。这应是木业应抓住的一个重要契机。

  • 标签: 气候变化 能源效率 节能目标 木业 互联网 减排
  • 简介:本文从理化性质方面进行考虑,对不同栽参年龄0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人参地进行土壤养分分析,以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土壤pH值作为分析指标,研究人参种植过程中这些营养元素及pH的动态变化,并与改良地进行对比,探讨其改良效果。结果显示,人参地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为表层〉中层〉底层。对人参地中层土壤分析发现,随着栽参年龄的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逐年降低趋势;速效养分在栽参4年后均达最小值;土壤pH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栽参2年生后开始呈现酸化趋势。同一种养分改良地土壤中含量高于对照区,改良效果显著。

  • 标签: 人参 土壤养分 改良 营养元素 酸化
  • 简介:人类逐水草而居,城市的选址多半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北京城市城址的变迁,也印证了这一点。目前,北京应当在中心城区的东南择址建设新城,形成城市的双核结构。要制止城市向西向北发展,保留城市西北的生态园林缓冲区域,保护城市生态缓冲空间。在新城和老城之间,建立宽度不小于10km的以城市森林为基调的缓冲区,环绕新城建设具有生态园林效益的新城森林环,形成北京城市大园林环绕的"双环"结构,确保"双核"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并最终形成城市大园林和实现首都大地园林化。

  • 标签: 北京 城址 变化 “双环”结构 生态大园林
  • 简介:阳春三月,正是柑桔春季管理的关键时节,3月9日,笔者在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游路岗柑桔场看到,不少农民正在柑桔园里忙着修剪、施肥……到处是一派柑桔春管的忙碌景象。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春季管理 柑桔园 湖北 施肥
  • 简介:2014年底,在秘鲁利马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竹产业的成功经验被推荐为帮助和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良策之一。会议期间,国际竹藤组织向与会者传播了竹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突出作用、竹子在生态重建与恢复中的独特表现,并向气候变化大会提交了一揽子竹子技术与政策方案。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 竹产业 国际竹藤组织 成功经验 生态重建
  • 简介:根据西宁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水汽压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和R/S方法对近地面水汽变化特征进行年际气温、突变和未来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地区近地面水汽压月变化表现为"单峰"型,1月是一年之中水汽含量最少的月份,在7月达峰值。近43a来西宁地区冬季水汽含量增加趋势显著,年及其他季节水汽压变化趋势不明显;近地层水汽含量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西宁地区年和四季水汽压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除夏季的水汽压(较弱)外其他季节的气温均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水汽含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秋、冬季水汽含量变化与平均气温有显著性正相关。

  • 标签: 水汽压 变化特征 西宁地区
  • 简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角度,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等10个指数对乌审旗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类型水平上,2000-2005年的变化以灌木景观的增加和沙地景观的减少为主,2005-2010年的变化以沙地景观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及高覆盖草地、灌木景观的增加为主,其他类型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边缘被分割程度增加,斑块分布均衡,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植被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御自然风险功能提高;在景观类型转移上,2000-2005年,向灌木景观的面积最多,其次是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2005-2010年,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最多,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中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高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分别占景观类型转移总面积的32.89%、23.38%、14.27%。

  • 标签: 乌审旗 景观格局 动态 分析
  • 简介:利用2012年5月-2013年4月元阳梯田水源区林地、灌木地、荒草地的土壤含水率数据,对元阳梯田水源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0-100cm深度内,土壤表层水分的变化均比深层强烈。林地旱季的变化范围明显比雨季大;灌木地、荒草地分别于20cm处和40-60cm处存在“根系层”和水分的低湿层,该层上下土壤透水性和水力传导度不同。同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变化各异,各坡位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差异性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坡位 土壤水分 元阳梯田
  • 简介:基于1960—2011年福建省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R/S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期间福建省年均降水量增加,年均降水时间明显减少;各季节小雨、中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呈现减少趋势,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有增加趋势;各季节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屏南—九仙山一线为小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高值区,东南沿海为暴雨的高值区。春夏冬3季的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增加,极端降水概率增大,小雨和中雨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减少,发生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增大。

  • 标签: 降水等级 降水量 降水时间 趋势分析 福建省
  • 简介:本文通过整理西乌珠穆沁旗近40年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变化,利用ThorntnwaiteMenorial模型计算出该旗近40年的牧草气候生产力(FPCP)数据,并通过sas软件处理得出温度、降水与牧草气候生产力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回归模型分析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趋势,并分析气候因子对它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该旗年均气温增温趋势明显,增温率为0.41℃/10a。对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为2.3%。降水变化幅度比较大从2.31mm到240.79mm,对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为从0.37%到38.1%。降水是影响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子;降水变化对FPCP的影响大于温度变化对FPCP的影响。(2)近40年西乌珠穆沁旗牧草气候生产力平均值为5660.13kg/hm2,前25年呈波浪形变化,出现增长趋势,后15年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与降水变化吻合。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牧草气候生产力 西乌珠穆沁旗
  • 简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计算了三江源区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四个研究区在藏族居民举办婚礼过程中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并且对比了牧民和城镇居民的草地生态足迹消耗情况。结果显示,四个研究区内一次婚礼过程中消耗的总的生态足迹分别为3.94hm2,4.86hm2,5.51hm2和3.54hm2,人均消耗草地生态足迹分别为0.0144hm2,0.0346hm2,0.0194hm2和0.0164hm2。其中,牧民婚礼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总量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耗量,但人均量要高于城镇居民消耗量,一定程度反映出藏族城镇居民与牧民结婚习俗上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婚礼习俗的改变,藏族居民对草地占用有减少的趋势,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挑战,如何在生态和传统文化保护中寻求平衡点成为了民族生态学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对分析藏区民族文化和生态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草地 生态足迹 三江源
  • 简介:2013年监测了三都湾大黄鱼养殖区表层水的水质。结果显示:该区域水温年平均值为20.4±5.7℃;盐度年平均28.15±2.87;pH年平均8.07±0.09;总氮(DIN)全年在0.367mg·L-1~0.759mg·L-1之间,平均0.557±0.185mg·L-1,夏季最低为0.447±0.121mg·L-1,冬季最高为0.660±0.231mg·L-1;总磷(DIP)全年在0.024mg·L-1~0.173mg·L-1之间,平均0.056±0.026mg·L-1,11月最高,4月最小,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溶解氧(DO)含量在4.35~8.37mg·L-1,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在0.24mg·L-1~1.73mg·L-1,随季节变化不明显,规律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与冬季差异显著(P<0.05);营养盐结构发生改变,出现贫营养现象。

  • 标签: 三都湾 表层水 水质 营养盐
  • 简介:利用1953—2009年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的气象数据,运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法、距平法和Morlet小渡分析法,对比分析了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a阿巴嘎旗的增温速率比锡林浩特市的增温速率大,但气温变化的稳定性却比锡林浩特市平均气温变化的稳定差,易出现灾害天气;从90年代开始平均气温的增温比较明显,对多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近57a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的平均气温在各年代均表现出升温变化特征。在57年尺度上,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平均气温均存在50a、35a、20a和15a左右的震荡周期;从30年尺度分析,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平均气温均存在23a、13a和10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使得年较差有减小趋势。

  • 标签: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气温 比较分析
  • 简介:依据称多县1961-2014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称多县积雪期(上年10月~当年5月)、汛期(当年6月-9月)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称多县近54a年平均、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上升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969年发生突变,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冷暖突变均发生在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存在18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7a、3a尺度的年际振荡,积雪期气温存在20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5a、9a尺度的年际振荡,汛期气温存在19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10a、4a尺度的年际振荡。2)年、积雪期和汛期降水量也均呈现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积雪期降水量突变均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汛期降水量在2006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准12a和准6a尺度的周期振荡,积雪期降水量存在准18a、13a和8a尺度的周期振荡,汛期降水量存在准11a和准6a的周期振荡。

  • 标签: 称多县 气温 降水 线性回归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 简介:在对2000-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与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敏感度分析模型,对2000年以来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研究表明,2000-2003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小于0,为不敏感状态;2004-2005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为0.11,为低度敏感状态;2006-2012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迅速增大到35.68,为高度敏感状态,说明2006年以来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很高,耕地面积的较小变动会造成粮食产量的较大波动。因此,严格区域耕地保护,实行耕地“补占平衡”政策对于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敏感度分析模型 云南省
  • 简介:本文利用2007-2011年锡林浩特牧草营养成分数据,及同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数据,分析了牧草营养成分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7-2011年,粗纤维含量由低于20%的含量增加到接近40%,灰分含量由10%下降到5%,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变化在3%之内。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三个气象要素中,年日照时数是影响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年均气温是影响灰分含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牧草 营养 气象
  • 简介:北京城区内白皮松多种植在沿街绿地内或公园内,成行成列或孤植均有。城区绿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浇灌方法也由以前单一的水管浇灌变为现在的喷灌、滴灌、浇灌或者两种及以上方式相接。考虑到白皮松属于深根性常绿乔木,长安街沿线绿地内浇灌方式的变化是否引起土壤中含水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白皮松的长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作者调查分析了不同浇灌方式下长安街绿地内白皮松种植区域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30cm处)的含水量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浇灌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白皮松周围植被的种植类型及该绿地所处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喷灌易造成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深层土壤含水量不足,直接造成白皮松根系整体上浮,水管浇灌(拉皮管子浇水)能够做到浇足浇透,表层和深层土壤都能够达到一定含水量,适宜白皮松根系对水份的需求。

  • 标签: 白皮松 浇灌方式 土壤表层和深层 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