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论述植物与钙的营养机理的整体研究现状及植物对钙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讨论了钙与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阐述了肥料中的钙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并分析了钙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最后对钙营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为钙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 植物
  • 简介: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约占青藏高原可利用草地的50%.深入研究该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保护和建设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对青藏高原本身、而且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植物吸收不同形态氮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 标签: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土壤氮素 吸收策略
  • 简介:土壤和动植物中钼的初步探讨严振英(青海省草原总站)钼是发现得最晚的一个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它不仅在农业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在动物有机体内进行的生理学过程中也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我省土壤普遍缺钼。如果在种植业生产、草地改良方...

  • 标签: 微量营养元素 草地改良 种植业生产 生理学过程 严振 农业生产
  • 简介: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物质合成和转化的重要器官。由于根系埋藏于土壤中取样困难,导致对根系的研究相对落后。研究植物根系,对根系和土壤的分离是首要而关键的一步。应用不同的根-土分离技术,对研究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根系和土壤的分离技术做了综述。

  • 标签: 植物根系 土壤 分离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已经对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与破坏,湿地作为对全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更容易遭受外来植物的入侵的影响,但其入侵后对地下过程的影响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入侵背景下,湿地土壤碳库的含量、组分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植物入侵对土壤碳输入与输出过程产生的影响。目前,有限的研究发现植物入侵对于湿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因土著生境以及入侵植物的差异有所不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尚待研究,同时同位素、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深。

  • 标签: 植物入侵 土壤 碳循环 河口湿地
  • 简介:以檀香不同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种植物土壤均为酸性;不同伴生植物土壤有效Ca和有效Mg含量为极度缺乏;有机质土和碱解N含量属于中度偏低水平;有效Zn和有效Cu(除假蒿和柱花草为丰富水平)含量处于中度水平;各种伴生植物土壤有效P和速效K含量整体处于丰富水平;土壤有效Mn(除洋金凤为中度水平)含量比较丰富;所有伴生植物土壤有效Fe含量为极度丰富状态。综合土壤肥力评价结果为:假蒿>柱花草>山毛豆>洋金凤>降香黄檀>白木香,土壤肥力极差的的有2种伴生植物、差的有2种伴生植物、良好的有1种伴生植物、最优的有1种伴生植物,假蒿对于檀香生长的土壤肥力影响最好。

  • 标签: 檀香 伴生植物 土壤肥力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采矿塌陷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壤类型复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存在一定难度。根据塌陷区土壤理化性质,从生态适应性、生态效益、观赏性、抗病虫性、抗污染性等方面,采用特尔菲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唐山市常用的园林植物进行分级选择,筛选出适合不同土壤类型的园林植物,全面系统地建立了采矿塌陷地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与生态适应性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

  • 标签: 园林植物 综合评价 分级选择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三个典型红砂群落的红砂水势日变化及其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分析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红砂,叶水势存在差异。最高水势值出现在早晨和黎明前后,为-14.69Mpa和-14.26Mpa。最低水势值出现在正午前后,为-18.52Mpa。红砂的叶水势值早晚变化不明显,说明红砂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不同样地红砂的叶水势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三个样地的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势差异性显著,均表现为:Ⅰ号样地、Ⅱ号样地〉Ⅲ号样地。

  • 标签: 红砂 叶水势 土壤水势
  • 简介:本研究通过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园林植物盆栽试验和绿地调查植物生长状况.同时采集植物生长立地土壤植物叶片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植株生长良好,叶色正常试验期间内未见有异常现象;浇灌再生水的植物(油松、玉兰、银杏、棣棠、紫薇、早园竹)叶片内出现了钠元素含量增加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再生水浇灌的土壤中交换态钠有累积趋势,但尚未达到危害水平.

  • 标签: 再生水 园林植物 土壤 影响
  • 简介:以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一个对照处理,进行了土壤养分和植物碳氮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年重牧下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CK(全年零放牧)处理的土壤速效钾、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放牧对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的没有显著影响。0-10cm土层的全氮含量最高。群落全氮含量在全年重牧区含量最高;放牧降低了群落C、P含量,其中CK处理的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 标签: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土壤养分 群落碳氮磷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市区街头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城市街头绿地土壤紧实,孔隙度低,通气性差,碱性偏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分布不均,肥力水平较低。根据实际,提出改良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本地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街头绿地 土壤 植物长势
  • 简介:生物结皮是目前防沙治沙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生物结皮研究的回顾,简要总结了生物结皮对荒漠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生物结皮对其下层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盐分、土壤养分等方面。生物结皮具有明显的养分、盐分和细粒物质的聚集作用,对表层土壤发育有积极的意义。生物结皮及下部土壤细粒的增加,提高了土壤的吸湿性和持水性,但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尚无定论。在生物结皮的发育过程中,其与维管植物萌发和定居间的关系也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对生物结皮的研究是目前防沙治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对荒漠地区的土壤及植被某些方面的影响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其形成机制、生物组成、演替规律、对后续植物定居的影响等,均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 标签: 荒漠地区 生物结皮 植物 土壤
  • 简介:杨树是中国速生丰产人工林主要树种之一。简单、准确的评价杨树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对人工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SNSA)在评价我国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本文首次应用该法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土壤样品的收集、理化特征分析、实验室预测与最佳施肥推荐、田间试验验证等过程,研究结果认为田间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的预测一致,表明SNSA在评价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方面是可信的。结果表明,N和Zn是试验地区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且N的缺乏程度大于Zn。图2表3参13。

  • 标签: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杨树 限制因子 评价
  • 简介: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设置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绿篱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径流小区尺度探讨了不同措施对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篱种植可降低O.2~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有机肥与绿篱+无机肥措施可降低〈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覆盖措施能降低0.2—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种植可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养分空间变异。施肥措施对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影响不同,绿篱+有机肥措施增大了全磷、速效磷的空间变异,绿篱+无机肥措施增大了速效钾的空间变异。

  • 标签: 等高绿篱 空间变异 复合系统 土壤性质
  • 简介:为探寻温带地区山地植物N素保存策略,找出影响植物N素回收率的环境因子,以便了解植物保持所吸收养分的机制,以小浪底库区山地为例,研究该区域3种生活型21种典型植物成熟绿叶中的N素含量、枯叶中N素含量以及N素回收效率(NRE)。结果表明:植物成熟绿叶中的N素含量和枯叶中N素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测定的21种植物NRE在17,4%~50.1%之间,平均值为28-8%,多数种的回收效率低于40%。测定的21种植物都属于N素回收不完全植物。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其回收效率有显著的差异,一般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叶片N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上壤N素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NRE与土壤有机质、土壤N素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在研究区不利的土壤条件,可以导致植物NRE的提高,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NRE等途径来应对环境的胁迫。

  • 标签: 植物叶片N素 生活型 N素回收效率 环境胁迫 低山丘陵区
  • 简介:为探索沂蒙山林区不同植被对土壤分形结构及入渗性能的改良作用与机制,运用土壤分形学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和入渗过程。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具有显著改善土壤颗粒结构和入渗性能的作用,其改善程度为针阔叶(赤松+麻栎)混交林依次高于阔叶林(刺槐纯林、麻栎纯林)和针叶林(赤松纯林);2)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粗骨土的结构特征,其分形维数与土壤入渗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改良土壤分形结构和入渗性能的分形学机制,是通过增加土壤粉粒与黏粒等细粒物质含量而提高土壤分形维数,进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孔隙结构,提高土壤质地均匀程度和入渗能力的。研究成果可为沂蒙山区水土保持植被类型的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

  • 标签: 森林水文 土壤结构 分形维数 入渗速率 沂蒙山区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的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的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的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为更好的将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的堆肥产品用于园林绿化管理中,本文以园林中常用的绿化植物大叶女贞为例,通过施用不同量的堆肥产品,分析其对土壤主要肥力因子及大叶女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量施用堆肥对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效果最好;大叶女贞的净生长量也以增量施肥最大,树高和胸径净增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4.44%、73.08%,冠幅净增长量是对照的2.04倍。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量施用堆肥产品对改良园林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效果更好。

  • 标签: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 土壤肥力因子 植物生长
  • 简介:文章采用常规的土壤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枫香(LiquidambarformosamaHance)、益智(AipinaeOxyphyllaMiq.)混作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以及根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充分发挥农林复合系统的优势,提高土壤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枫香 益智 农林复合系统
  • 简介:系统采集0~20cm土壤样本,分析朔州市市区林业土壤土壤容重和速效养分现状。结果表明,朔州市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附属绿地土壤容重适宜,基本不会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但道路绿地土壤容重偏大,不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土壤速效氮含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林业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丰富。

  • 标签: 林业土壤 容重 速效养分 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