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8桦树(Betula)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236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在5.93%~19.92%之间,遗传分化最高的是油桦,最低的是棘皮桦。8桦树的基因多样性(Ht)为24.38%,桦树种变异占总变异(Gst)的79.36%。遗传距离聚类将8桦树分为3个群,黑桦、油桦、白桦和欧洲白桦为一群;赛黑桦、枫桦和岳桦为另一群;棘皮桦单独为一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一致。图2表4参10。

  • 标签: 桦树 简单重复序列 亲缘关系
  • 简介:水丰水库的渔获量1961-1980年变化于47~300t,1981~1984年增长到740~1321t,1985~2000年为2270~4926t.渔获物组成中以亚洲公鱼为主,1980~2000年亚洲蚣鱼占总渔获的29.6%~93.0%,平均为65.6%.鲤鲫鱼占6.2%~16.4%,鲢鳙鱼占8.1%~13.3%,鳊鲂占1.8%~11.3%,虾占5.9%~16.1%,其它鱼类占2.4%~9.3%.2000年大银鱼占总渔获的2.8%.1985~2000年水库鱼类资源相对稳定.亚洲公鱼、青虾和大银鱼三小型经济鱼虾的关系表现为互利共生,竞争和残敌关系,可能向形成平衡调节方向发展.

  • 标签: 水丰水库 渔获变化 鱼类 资源现状 小型经济鱼虾 种间关系
  • 简介:通过对木麻黄四个两次嫁接试验,研究影响嫁接的成活的因素和比较内、亲和力.调查分析嫁接苗的苗高、接穗地径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接穗的采集部位和嫁接环境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排除外界因素,木麻黄属内不同种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58.4~69.2%),且内和嫁接亲和力的差异不显著.

  • 标签: 木麻黄 嫁接亲和力 成活率
  • 简介:依据收集于福建省柳杉主要分布区的柳杉林分标准地及解析木资料,对柳杉林分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胸径与地径、冠幅与胸径、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林分优势高与林龄及林分平均树高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以便揭示柳杉林分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为柳杉的造林及营林设计、抚育伐、林地生产力评价、森林收获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柳杉 测树因子 因子间关系
  • 简介:猪流感除了其显而易见的兽医传染病学意义,更在于其深远的公共卫生意义以及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学、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猪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猪流感病毒跨属感染新宿主的机制.希望对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猪流感 SIV 传播机制 流行病学
  • 简介:乡镇农机站是农机战线上的前沿指挥所。农机站长常年坚持在农村“一线”,同农民打交道,工作头绪多,具体情况杂,遇到的“棘手”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重视加强农机站长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农机化事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乡镇农机站 站长 农机化事业 农民 农村 发展
  • 简介:为探明良种和普通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生长情况,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对庆元林场四个林区良种和普通杉木林间伐后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伐3年后,四个林区杉木良种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都高于普通;大洋林区的杉木良种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虽然其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差异不显著,但其数值较高;各林区的平均树高差距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相同林区良种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培育杉木大径材;不同林区中,大洋林区的良种更适合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 标签: 杉木 良种 普通种 林分因子
  • 简介:鲤鱼种内、对水体温度变化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内、的正反杂交组合不同,其抗寒能力表现也不同.内杂交可将抗寒基因传递给后代,随着世代而增加,可育成抗寒品种.间杂交组合不但亲合力差,其后代抗寒基因不稳定,有消失可能,这可能与脂肪酸代谢的特性有关.

  • 标签: 抗寒能力 遗传特性 鲤鱼 种内杂交 遗传差异 种间杂交
  • 简介: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极端受损的生态系统,为避免其再度恶化,需采取紧迫措施。利用典型对应分析(CCA)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乌海市为例,用景观指数对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地貌、土壤这类环境因子对植被分布的影响要大于海拔、坡度这类大尺度的环境因素;因此,用GIS结合CCA对植被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有效的,对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有所帮助。

  • 标签: 典范对应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分布 环境因子 乌海
  • 简介:地表粗糙度是反映地表起伏变化与侵蚀程度的指标。目前,它与水力糙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在上方来水条件下,从水力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地表粗糙度与水力糙率之间的关系,地表糙度受土壤的理化性质、降雨或上方来水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具有随机性;地表糙度对水力糙率的作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总是呈现一变化规律,在这中间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临界值后,二者的变化规律趋向稳定。

  • 标签: 地表粗糙度 水力糙率 雷诺数
  • 简介:为维护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探讨巴丹吉林沙漠塔木素地区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基本数量特征关系及其关联性,以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塔木素地区的"野生肉苁蓉及梭梭产籽基地"为试验区,划分4个间隔尺度,采用样线法测定2014-2016年试验区内梭梭、白刺和红砂的高度和冠幅直径,得到的结果如下:一是2014年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冠幅直径均显著高于2015和2016年,这是由塔木素地区2015年频繁出现的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所导致。二是随着间隔尺度的增加,物种的关联性不断减弱,且在降水等气候的综合影响下,物种的协同作用增强,对资源的竞争作用减弱,表现出较强的亲和性。三是较小的间隔尺度主要表现为负联结,即物种竞争激烈;而较大的间隔尺度以正联结为主,即物种亲和性较强。

  •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梭梭 种间关联 间隔尺度
  • 简介:以元谋县干热河谷为调查对象,对99条冲沟进行了样方调查,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分析冲沟各指标及其与植被盖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从总体还是局部来看,沟长和沟宽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沙地村、金雷村和苴林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551、0.548和0.579;沟深与沟底坡度也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33、0.448和0.758;其他指标均呈现总体与局部不一致的现象;(2)在沟长小于60m的范围内,沟宽有随着沟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沟底坡度0~80°的范围内,沟深有随着沟底坡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3)海拔和沟底坡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526,相关性显著,植被盖度大的地方都出现在海拔高或者沟底坡度低的地方。本研究将为该区的植被恢复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元谋干热河谷 沟底坡度 海拔 植被盖度 相关分析
  • 简介: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北极七鳃鳗L.camtschaticumCOI部分序列82条、俄罗斯的溪七鳃鳗L.reissneri17条和中国的朝鲜七鳃鳗L.morii3条,共计102条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分析,以明确七鳃鳗属Lethenteron3个种类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单倍型检测发现,北极七鳃鳗共有14单倍型,其中中国群体4,俄罗斯群体11,美国群体3,大部分个体共享2单倍型;溪七鳃鳗有3单倍型,均与北极七鳃鳗共享;朝鲜七鳃鳗辽宁丹东群体和黑龙江抚远群体各独享1单倍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了朝鲜七鳃鳗黑龙江群体Hap16单独聚类外,其余15单倍型无明显分化,聚为一支。单倍型序列分歧检测发现,黑龙江群体Hap16无论内或,均与其他15单倍型分歧达到级(~2%)分化水平。因此,推测朝鲜七鳃鳗黑龙江群体为七鳃鳗属一个有效,溪七鳃鳗为北极七鳃鳗的不同生态类型。

  • 标签: 七鳃鳗属 COI基因 系统进化
  • 简介:面对世界环境危机,玛休斯努力寻找着一可以应对这种危机的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否认对物质的需求,但否认对物质的贪婪;它既不是传统性的前唯物主义社会,也不是现代性的后唯物主义社会,它产生于现代和传统精华的结合之中。这就是玛休斯提出的协同模式——一在玛休斯看来是与道家顺其自然思想一致的模式。玛休斯坚信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又能实现自我。

  • 标签: 玛休斯 发展模式 协同 道家 顺其自然
  • 简介:通过对铁卜加地区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蝗虫发生量与4~5月份的地温极为相关,其相关系数Y地温=0.951

  • 标签: 蝗虫 发生量 地温 相关
  • 简介: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盈江省藤和小省藤的光合特征参数,探讨了两棕榈藤光合日变化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盈江省藤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小省藤Pn值低,波动小,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趋势,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2)小省藤光合“午休”时间是12:00,盈江省藤的光合“午休”时间在下午14:00,比小省藤推迟了2h。(3)盈江省藤Pn日变化与RH呈显著正相关(r=0.820*,P〈0.05),RH和Gs下降是导致盈江省藤发生光合“午休”的决定因素。小省藤的光合能力较盈江省藤弱,Pn日变化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棕榈藤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日变化 光合“午休”
  • 简介:应用23个形态学特征,19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80个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和32个简单序列重复(SSR)引物对,比较三分子标记法在29个杏仁栽培和3个野生遗传关系构建中的信息量和效率。根据预期杂合度的评价,与AFLPs和RAPDs相比,SSRs具有较高水平的多态性和较大的信息量。AFLPs预期杂合度值最低,但其辨别效率值最高,因为AFLPs能揭示每个反应中的大量条带,导致各种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三分子标记法对杏仁基因型的辨别效率均较高,只是SSRs无法辨别‘Monagha’和‘Sefied’杏仁基因型。三分子标记法基因型相似性相关系数统计上显著,但SSR数据要低于RAPDs和AFLPs的值。尽管三分子标记法树形图拓扑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但相似性水平均较高。SSRs、RAPDs和AFLPs的系统树图及其综合数据都能依据地理散布反映大多数栽培关系。AMOVA检测到每个地理组中栽培和野生的变异。辅助程序分析表明,实验所应用的标记物数量足以保证基因相似性估计的可靠性和标记法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 标签: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 简单序列重复 种质 遗传关系 杏仁
  • 简介:萨伊蓝六原产于非洲坦干伊克湖北部扎伊尔(Zaire今已改称刚果)沿岸的深水区,是坦湖10余种六中最著名的一,也是世界上较名贵的鱼种之一,深受慈鲷爱好者的欢迎,也许有的朋友会问,既然此鱼产于扎伊尔,那为何称为萨伊蓝六?萨伊蓝六先由台湾引进,由于翻译习惯不同,台湾地区将

  • 标签: 萨伊蓝六间 生态环境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 简介: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 标签: 病毒混合感染 ELISA PCR 免疫抗体效价 关系分析
  • 简介: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河南豫西山区芍药属野生迁地保护资源圃已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收集到野生牡丹、芍药达14。其中牡丹组9个全部原产中国,已基本收集齐全。芍药组原产中国的9个,现已收集5个。牡丹组的部分种和芍药组的芍药、草芍药、川赤芍3个,迁地保护引种驯化水平居国际前列。

  • 标签: 迁地保护 引种驯化 豫西山区 野生牡丹 芍药属 野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