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伊斯兰教与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在穆斯林日常的宗教功修中得以具体的体现,而且把土文化提升到生命之源的高度来认识。本文认为,在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土与人类起源及生命归宿密不可分,与穆斯林身体与心灵洁净息息相关。

  • 标签: 伊斯兰教 土文化 生命观
  • 简介: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最基础、最核心的内涵,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而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社会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理念 激发 伊斯兰 经济
  • 简介:此地留圣迹,远宾频称奇。素有宗教博物馆之誉的泉州文化古城,以其蕴藉深厚、包容万象的宗教文化著称于世,也一直引起众多友邦学者的器重和兴趣,怀思古之幽情,慕名城之深致,纷至沓来,探赜素隐,考实证史;朝圣谒祖,思接千载,显示了泉州文化名城的巨大吸引力。

  • 标签: 泉州市 伊斯兰文化 陈列馆 宗教文化
  • 简介:伊斯兰饮食作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其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审美观:是伊斯兰教天职观念在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和延伸;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之美的体现。

  • 标签: 精神文化层面 伊斯兰饮食 文化解读
  • 简介:2015年3月18-19日,由中国伊协主办,河北省伊协、沧州市民宗局和沧州市伊协协办"《京杭运河伊斯兰文化》编辑座谈会"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中国伊协副会长洪长有、中国伊协副会长、山东省伊协会长王树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伊协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中国伊协 河北省沧州市 民宗局 北大寺 研究工作
  • 简介: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西北各省、自治区共有回族人口5388490人,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3342787A,占西北回族总人口的62.04%。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回族2173820入,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1486709人:甘肃省共有回族人口1258641人,

  • 标签: 回族社区 西北农村 实证调查 伊斯兰教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人口普查
  • 简介:11月5日,第八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研讨会围绕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以及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地位及作用,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本土化,黄河地区回族经堂教育以及回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黄河文明 学术研讨会 伊斯兰文化 回族 伊斯兰文明 河南大学
  • 简介:非洲地区性的伊斯兰文化教育组织。1972年由苏丹政府倡议,在其首都喀土穆宣告成立,也称喀土穆非洲伊斯兰中心。沙特阿拉伯、埃及、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摩洛哥等国作为成员国应邀加入。其宗旨是在非洲不通用阿拉伯语的各国传播伊斯兰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穆斯林社会 教育组织 苏丹政府 《古兰经》 理事会领导
  • 简介:伊斯兰教倡导慈善、推广慈善、鼓励慈善。慈善是伊斯兰教的起点和终点[1],是穆斯林信仰的完美体现。它既包含在五项基本义务之中,又覆盖了全部,是伊斯兰教内与外、信仰与行动的结合,是穆斯林信仰与品德的展示。一、慈善的含义慈善包括“慈”和“善”,“慈”即仁慈,属于真主99个尊名中的一个,是真主的属性。穆斯林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念“泰斯密”(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目的也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仁慈的性格,

  • 标签: 穆圣 圣训集 泰斯 清真言 《古兰经》 火狱
  • 简介:伊斯兰教自唐朝时期传人中国以来,经过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逐步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相适应,在中国广袤的地域和众多民族中扎根、成长和发展,进而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和一种民族性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标签: 伊斯兰教 中国 传统文化 社会制度 宗教信仰 宗教观念
  • 简介:伊斯兰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在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领域中属于积累颇多的门类。在民国早期发轫的“回教文化运动”中,就有不少专门的论述。如在当时学术性甚强的《禹贡》杂志中,就不乏从不同角度介绍伊斯兰文化的文章,其中有论及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制度和教材内容的;有总结为期30年(1907~1936)的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中国 民族文化 儒家思想
  • 简介:2015年3月4日至8日,中国伊协研究部一行3人前往贵州省威宁、六盘水和黔西南进行伊斯兰文化遗产与穆斯林文化发展现状调研。此次调研的清真寺主要包括威宁县杨湾桥清真寺、马家屯清真大寺、秀水海清真寺、观风海镇清真寺、鸭子塘清真寺、那街清真寺、后寨清真寺,六盘水市清真寺和黔西南州青山清真寺、兴仁清真寺及雨樟镇鲁础营回族乡的三家寨道堂,共11座清真寺。

  • 标签: 中国伊协 伊斯兰文化 穆斯林文化 道堂 威宁 回族乡
  • 简介:据国际伊斯兰通讯社拉巴特报道:2012年3月19至20日,伊斯兰教科文组织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会议,商讨建立伊斯兰研究与教育网。据伊斯兰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声明称:这项工程致力于借助信息通讯科技,加强伊斯兰各国研究和教育机构间的联系,并通过伊斯兰研究与教育网促进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标签: 伊斯兰研究 教科文组织 教育网 商讨 教育机构 信息通讯
  • 简介:北京是五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伊斯兰教从辽代传入北京,经过一千多年的演进,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北京伊斯兰文化,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伊斯兰文化以建筑、风俗、文学艺术、文物典籍、书法等得以展现,构成了今天北京独有的文化景观。了解伊斯兰文化在北京的传播历史对于我们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研究 北京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伊斯兰文化 力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要求,高瞻远瞩,为我国宗教健康发展指出一条光明宽广的道路,我们宗教界人士衷心拥护,积极响应。

  • 标签: 中国化 中华文化 伊斯兰教 宗教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 宗教界人士
  • 简介: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为庆祝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被伊斯兰会议组织定为2007年度伊斯兰文明的首都,特于2007年8月14日-15日在首都塔什干市和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市举行了主题为“乌兹别克斯坦在伊斯兰文明发展中的贡献”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共有3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知名学者和宗教领袖人物。中国伊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振华和海淑英副教授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并分别宣读了各自的论文。胡教授用乌兹别克语宣读了题为《中亚伊斯兰文明与中国》的学术论文,全文如下:

  • 标签: 伊斯兰文明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中国 中亚 国际学术研讨会 塔什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