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邬焜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和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的关系的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焜的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的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的开拓性工作的发展。基于邬焜的理论和这种逻辑,许多的批评性术语和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的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的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中的信息社会的规范伦理学之发展的必要因素。更多还原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焜
  • 简介:信息的基本特点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这种依赖性在本体论意义上是随附于载体上,其基本理由有三点:第一,两个物理载体的属性如果存在着物理意义上的不可分辨性,那么载体之上随附的信息也是不可分辨的;第二,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典型的不对称性;第三,从不可分辨性和不对称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信息具有多重实现现象。信息随附性特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信息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随附性存在,在认识论意义上它是随附于科学。

  • 标签: 信息 随附性 载体 信息哲学
  • 简介:邬妮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和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的关系的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炕的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的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的开拓性工作的发展。基于邬妮的理论和这种逻辑,许多的批评性术语和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的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的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中的信息社会的规范伦理学之发展的必要因素。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妮
  • 简介:信息本体论是邬焜信息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其用来判断信息哲学带来哲学"革命性"转向的最终依据。由于哲学"教科书体系"及日丹诺夫哲学史观念的长期影响,包括邬焜在内的众多学者往往把"本体论"误认为是关于世界存在的"本原论",把西方哲学史简单化、公式化地曲解为物质—精神二元结构的演变史。通过对西方本体论传统基本观念的梳理,并以此为基准来对邬焜的信息本体论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可以发现,它不是严格意义的本体论,而是响应信息时代精神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主义的哲学取代其信息本体论,邬焜的信息哲学体系仍然能够成立。

  • 标签: 邬焜 西方本体论 信息本体论 哲学革命
  • 简介:9月2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相关编辑参与论坛。

  • 标签: 发展论坛 当代哲学 信息文明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我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法"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公民和组织权益、规范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宗教的制度和规范,是约束教徒和本宗教组织的行为指导。正确认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有利于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宗教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 标签: 国家保护 法律许可 政教分离 普遍约束力 国家力量 行为指导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祭司传统的历史、祭司阶层的重要地位和"祭典"的神学与灵命信息,指出旧约献祭和节期等敬拜制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预表"新约时代某些事物,而且在于教导我们持守一种庄严、有序的敬拜生活,并负起为邻舍代祷的责任。

  • 标签: 祭司传统 旧约敬拜制度
  • 简介:研究以独裁者博弈任务为载体,考查了小学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正向反馈信息对于儿童分享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选取了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共386名,每个年级的三个实验组在自然分享条件后分别接受来自权威、同伴和自我的正向反馈信息,继而完成后续任务。结果表明:(1)在自然分享情况下,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显著多于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随着年级升高,儿童从倾向于利己分享逐渐转为以平分为主;(2)来自同伴和权威的正向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自我评价的正向反馈明显提高四、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结论:小学儿童的分享数量和进行平分的人数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增加,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的正向反馈分别适用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分享行为促进。

  • 标签: 小学儿童 分享行为 正向反馈 反馈来源
  • 简介:从汉语词汇的听觉加工入手,利用汉语不同于非声调语言的特点,通过变化词汇的元音、辅音和声调考察这三类语音信息在汉语词汇语义激活中的作用。采用ERP方法,结合LORETA源定位技术,通过被动的oddball范式,考察在早期自动加工过程中,语音信息对汉语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和语音信息加工的大脑激活模式。

  • 标签: 语音信息 ERP LORETA
  • 简介:本体论是关于普遍性存在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三条本体论研究的路径,我们不应当用其中某一条研究路径去排斥或否定其他研究路径。本体论包括本原论,但不能归结为本原论,因为,要确定世界的本原,必须以判明有哪些存在领域为前提,所以,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才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都具有自然哲学的性质,自然哲学也有其本体论的层次,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发展历程。在解决存在领域划分的问题时,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还有必要在逻辑结论和现实世界的可能领域之间进行对应性分析。信息和载体(信息和物质)具有内在融合、相互生成和相互规定的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关系。

  • 标签: 信息 本体论 存在 自然哲学 载体
  • 简介:采用消失文本范式,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词n-1、词n、词n+1和词n+2的视觉信息提取过程。除正常呈现句子的控制条件外,两项实验都还包含4种消失条件(词n-1消失、词n消失、词n+1消失和词n+2消失)。实验一将各消失条件的延迟时间设为0ms,结果发现词n-1消失、词n消失和词n+1消失都影响词汇加工和阅读理解;词n+2消失则只影响眼动过程。实验二将各消失条件的延迟时间设为50ms,结果发现词n-1消失、词n消失和词n+1消失都不再影响词汇加工和阅读理解;相对于实验一词n+2消失条件对眼动过程的影响模式发生变化。综合两项实验结果可知:中文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包含3个双字词词汇(词n-1、词n和词n+1),对这些词汇进行识别所需的呈现时间没有差异;中文读者不能识别词n+2,但其视觉信息能够引导眼跳过程。

  • 标签: 中文阅读 知觉广度 词汇 视觉编码 眼动
  • 简介:10月12~1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0篇,其中包括法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布伦纳(JosephE.Brenner)和丹麦著名学者索伦·布赫尔(SorenBrier)提交的论文。

  • 标签: 哲学精神 信息时代 哲学分析 学术研讨会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 简介:采用目标探测实验范式,要求被试在对字母顺序信息充分加工的条件下,通过比较两种参考系下英文字母的注意SNARC效应考察顺序信息对注意SNARC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以字母表为参考系时,C、E引起空间注意左偏,T、W引起空间注意右偏,出现了注意SNARC效应,而以英语单词TWICE为参考系时,C、E引起空间注意右偏,T、W引起空间注意左偏,出现反转的注意SNARC效应;(2)两种参考系下字母相对位置倒转可导致字母认知加工中注意SNARC效应反向,说明启动不同参考系会对字母的注意SNARC效应产生影响。进一步支持了顺序信息影响SNARC效应的观点。

  • 标签: SNARC效应 参考系 空间注意 英文字母
  • 简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题为“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2日到1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录取学术论文20篇。其中包括法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布伦纳(JosephE.Brenner)和丹麦著名学者索伦·布赫尔(S?renBrier)提交的论文。

  • 标签: 全国学术研讨会 哲学精神 信息时代 哲学分析 研讨会综述 论坛
  • 简介:采用Most(2000)的持续动态的实验范式,以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为非期望刺激,研究其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被试对负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更高;而对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无显著性差异;(2)相对于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的觉察率更高,而抽象面孔与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负性的、精细的非期望刺激的无意视盲率更低,即生态意义信息强的非期望刺激更易捕获注意。

  • 标签: 无意视盲 非期望刺激 生态意义信息 注意捕获
  • 简介: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人们对文本中的形象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标准,而我们在改编古典文献或经典传说进行动画造型创作的时候就更有难度,因为这些文字描述给人一种形象的感知,而又未能转化成具体的角色形象时,虽给剧本创作留下了想象空间,但要最大程度地接近读者对文本中角色形象的理解,还需要创作者去深入挖掘文献本中的隐藏信息。在对花木兰的动画造型进行设计时可以对《木兰辞》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文本对其参军前、初参军、得胜后、退伍时的描述,把握其年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变化,对其装束、道具等做出符合其时代特征及背景的设计。

  • 标签: 动画造型 隐藏信息 剧本
  • 简介:技术在其产生之初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人的生活;然而在其发展历程中与生活渐行渐远的同时也让生活的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现代技术成为人们改善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物质手段、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操控人的独立力量,生活就完全地技术化。在生活技术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技术的便利来改善生活的质量和丰富生活的内容,另一方面人们也面临着生活无意义与人生无价值的生存论困境。基于生活的多维性与技术的二重性,技术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旨归,生活的终极关怀必须眷顾技术的良性发展,生活技术化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技术的生活化。

  • 标签: 技术 生活 生活技术化 技术生活化
  • 简介:习近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个重要关系的精辟论述,站在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明确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阐释了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科学依据,提出了国际事务中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局势与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基本途径,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关系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构主义从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移植到对技术的哲学研究,一种新的技术哲学——技术的社会塑形理论——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采用社会学研究纲领对传统技术哲学进行批判,技术的社会塑形论从经验维度实现了理论重建,同时也推动了技术哲学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经验转向。

  • 标签: 技术哲学 社会建构 技术系统 经验转向
  • 简介:《心理技术与应用》(月刊)杂志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主办,刊号CN10-1104/R,邮发代号80-715,于2013年3月正式创刊。杂志为心理学和心理技术应用的专业刊物,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旨在提供心理技术研究、探讨及应用的交流平台,搭建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桥梁。现面向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 标签: 心理技术 技术应用 征稿启事 杂志 心理学研究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