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Roca实验范式,要求被试给出WTP(买进模糊或风险备择项所愿意付出最大价格)和WTA(放弃模糊或风险备择项所愿意接受最小价格),进一步去检验这个结论有效性,结果没有发现模糊寻求偏向。不一致原因可能是WTP和WTA分别要求给出是价格上限和下限,这种差异对被试决策是有影响

  • 标签: 模糊厌恶 禀赋效应 模糊保险金 保持现状偏向
  • 简介:决策回避现象大量存在于伦理决策。对现状偏误、无行动偏误、选择延迟、不行动惰性和禁忌回避五类决策回避原因以及道德困境决策任务特点进行综述和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道德困境决策回避四个可能原因,即回避消极情绪、回避不一致性、回避权衡和回避禁忌,并对该四类原因关系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困境决策决策回避理论框架。最后对关于道德困境决策回避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道德困境 决策回避 理性判断 情绪
  • 简介:通过对近十余年建议接受(advicetaking)文献回顾,阐述了建议接受典型实验范式——判断-建议人系统(judge-advisorsystem)及其通常采用决策任务类型。其中,重点讨论了建议接受中常出现现象以及影响建议接受因素,如自信、建议人数、情绪和决策精确度等。最后,探讨了建议接受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建议接受 判断-建议人系统 决策
  • 简介:奖赏决策自控是指为了获得更大价值或更长远利益而抵制即时诱惑行为模式,而冲动则是指相反选择偏好。自控与冲动脑区空间定位是由不同神经区域在不同决策阶段参与发挥作用:在决策前期,无论是自控还是冲动决策都有边缘系统或旁边缘系统参与,包括腹侧纹状体、腹内侧前额皮质、后扣带皮质等;而在决策后期,额顶叶区域和背外侧前额皮质可能在自控决策中发挥决定作用,边缘结构和眶额皮质可能在冲动决策起支配作用。此外,从奖赏类型角度来看,二级奖赏与初级奖赏既共享一些脑区域如边缘系统,又拥有独特脑区定位如眶额皮质。时间进程方面,相关ERP研究表明自控与冲动决策会引起早期成分P1、N1以及晚期成分P3、ERN等成分幅度变化。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设计更严密实验范式和考察分析大脑各个子区域单独作用以及彼此间交互作用。

  • 标签: 奖赏决策 自控与冲动 神经系统假设 时间进程.
  • 简介:在构像理论,用来证明决策分为筛选和选择两个独立阶段证据存在于:筛选阶段信息在选择阶段不再被使用。本研究以构像理论为基础,设计实验室模拟实验,以实验情境中越来越苛刻限制条件,迫使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不利用筛选信息,以此来检验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是否利用筛选信息,以及利用程度和条件。实验情境设计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从信息最容易获得,记忆负荷最小决策情境,过渡到信息最难以获得,记忆负荷最大决策情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筛选信息在大部分决策者进行选择性决策时候得到了利用,用以选择最终备择项;(2)随着选择决策过程对于筛选信息记忆负荷,以及认知负荷增加,筛选信息在选择阶段被利用可能性有所减少。

  • 标签: 构像理论 筛选 选择 定向收拢
  • 简介:采用改编IOS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偏好影响。结果发现:(1)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2)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4)决策角色与决策框架、心理距离与决策框架存在交互作用:在收益框架下,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更偏好风险,且个体预测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损失条件下无差异。依据相关理论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决策角色 心理距离 决策框架 风险决策
  • 简介:本文以分析决策与执行关系为出发点,对人类理性本质进行了讨论。指出决策研究存在“理性分析范式”偏面地把认知分析当作人类理性本质,忽视了行动作用,提出了人类理性是“行动理性”思想。行动既是一种分析方法,是人们深化对客观世界认识,理解决策问题独特手段,也是人们创造外界环境、实现决策目标的有效途径。由此提出,决策研究,尤其是组织决策研究,应该重视“行动分析范式”。

  • 标签: 决策 分析理性 行动理性
  • 简介:<正>领导者也就是决策者,领导工作最高责任在于作出正确决策。领导者要想做到准确、科学地作出决策,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科学决策方法,而要掌握科学决策方法,又必须弄清领导与决策关系。本文从下面的四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看法。

  • 标签: 现代领导者 科学决策 决策者 领导工作 领导艺术 决策科学化
  • 简介: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图形框架效应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过程。

  • 标签: 时间压力 图形框架效应 品牌决策
  • 简介:邓小平决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党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每个阶段所取得伟大成就,邓小平高屋建瓴,实事求是的英明果断决策都起了关键指导作用。在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

  • 标签: 邓小平决策思想 探试决策 步子要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 胆子要大
  • 简介:近年,情绪对于人类认知过程作用正逐步受到研究者重视,尤其是情绪对决策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以284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经过标准评定影片为刺激材料诱发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效价即时情绪,运用最后通牒游戏实验范式,考察情绪效价对决策影响。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决策有显著影响,个体在积极效价下出价显著高于在消极效价下出价。

  • 标签: 情绪 效价 决策
  • 简介:本实验选取大学生被试共78名,运用“重复囚徒困境”范式对于社会合作决策进行研究,以无明确线索条件下合作一背叛两难问题为实验任务,引入正负性情绪变量,考察不同情绪在合作决策过程影响。实验发现:(1)不同情绪唤起对于被试合作得分与信任水平得分影响有显著差异:当被唤起积极情绪时,被试合作水平较高,当被唤起消极情绪时则相反。(2)2不同计算机合作应对策略对于被试合作得分影响不显著,但对合作信任得分有显著影响,当对手采用TFT策略时,被试合作信任水平较高,当对手采用随机策略时则相反。(3)不同情绪唤起和计算机应对策略对被试合作得分与信任得分都有显著影响,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个体合作行为及信任水平受到所唤起情绪和计算机应对策略共同影响。

  • 标签: 合作决策 情绪唤起 计算机应对策略 重复囚徒困境
  • 简介:通过两个研究,证实了在消费、储蓄两个经济决策领域存在零整钞间心理账户效应;与此同时研究还表明,被试消费倾向除与消费实质目的有关之外,确实与金钱自身因素有关系,这些关系包括钱钞携带方便性、个体维持大面额钱钞完整性目的以及钱钞面额与商品价格之间匹配性.

  • 标签: 零整钞 心理账户 经济决策
  • 简介:消费决策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羊群行为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决策是正确

  • 标签: 消费决策 羊群行为 启发式加工 内隐态度
  • 简介:管理决策研究与决策专家系统设计一个重要新领域,是对决策知识与规则诱发、获取与表征.文章运用决策心理学与认知工程研究新成果,讨论与分析有关决策知识结构诱发决策规则获取若干方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元素分类法、全方格法、多维量表法、网络通径搜寻法、口语报告法和程序信息搜索法等.文章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决策知识与规则获取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式知识获取与表征新途径.

  • 标签: 规则获取 决策知识结构 口语报告法 管理决策 多维量表法 心理学
  • 简介:本研究运用访谈、个案追踪分析和问卷法,探索了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决策各类因素以及企业组织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维度。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决策因素既有宏观环境因素、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也有管理者本身心理因素。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对企业重大决策特别是象新产品开发那样决策研究,必须从宏观工效学出发。

  • 标签: 新产品开发 决策 宏观工效学
  • 简介:新一届上海伦理学会开始创办学术前沿系列讲座,这是一件有意义事情。陆晓禾会长邀我做个发言,为了支持会长工作,只好勉为其难。因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在前沿上走动,已经无能为力。我老父亲晚年自嘲说只能卖旧货了。现在我也到了这样年纪。卖旧货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旧作整理出来编成册子;另一种是把经历过往事翻出来,旧事新说,这后一种办法也许还可以有点长进。我父亲晚年撰写了几十万字回忆录,做就是这样事情。我没有他那么丰富阅历,也没有与那么多名人交往,所以也不会去写什么回忆录,但是也经历了学界一些大事。去年和老同学一起编了《守道1957--1957年国哲学史座谈会实录与反思》②,想不到引起很大反响。看来把一些学术界大事重新翻出来加以审视和反思还是一件有意义事情。

  • 标签: 思维模式 功利主义 决策 中国哲学史 学术前沿 回忆录
  • 简介:风险决策理论对于人们是否作出冒险行为选择提出了两种比较典型解释:一种解释把风险决策归因于人们共有的基本过程,即“较冷”心理和认知过程。这些理论认为风险选择是由人类基本心理和感觉机制引起。而另一种解释则把风险决策归因于“较热”情感和动机过程。这些理论认为,情境和人格因素会增强风险决策动机并导致风险决策个体差异存在。本文对这两种解释不同理论作了较为系统论述。

  • 标签: 风险决策 基数效用理论 展望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 简介:毛泽东认为:“领导者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里“出主意”就是制定决策;“用干部”便是组织力量实施决策,广义上决策包含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两方面的内容。从领导职能来看,实现正确领导,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要手段。因此,在领导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决策活动,决策成为领导者首要任务,一切领导者不论其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概莫能外。

  • 标签: 决策活动 领导者 职能 组织力量 领导过程 毛泽东
  • 简介: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程度时间限制对中学生决策影响。在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主观经验评估问卷,探索被试对决策任务外显认知。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对决策有显著影响,高时间压力和中等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质量都显著降低;决策过程既包含内隐情感偏好作用,也包含外显认知作用。

  • 标签: 决策 时间压力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