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注意瞬脱实验范式探讨了语义信息在数量表征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双任务方式中,字母辨认任务对大数(5及以上)的辨认产生干扰,但不影响小数(4及以下)的辨认绩效;(2)数量表征在视野上出现差异性,表现为在小数辨认时,左侧视野呈现绩效高于右侧;大数辨认正好相反,即右侧视野呈现高于左侧。结果表明,语义信息在表征小数和大数中的作用不同:小数的表征无需语言参与;而大数则更多地涉及语义信息,可能需语音回路中无声复述机制的参与。

  • 标签: 数量表征方式 大数 小数 语义信息
  • 简介:本文介绍国外关于家庭大小、出生顺序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研究的三种方法模式,说明由于智力本身的多元性,家庭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 标签: 儿童智力 出生顺序 家庭环境 心理学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实验一主要检验文本阅读中的疲劳效应;实验二分析不同文本加工水平者的瞳孔变化差异,以探讨疲劳和心理加工对瞳孔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文本阅读中,疲劳会使瞳孔缩小,心理负荷增大会使瞳孔放大,一定的心理负荷可以起到维持瞳孔大小不变的作用;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存在颉颃效应。

  • 标签: 瞳孔大小 心理负荷 疲劳 文本阅读
  • 简介:佛教由印度起源后弘传世界各地。其在中国传承之派别大致有三,即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三传佛教虽同系佛陀正法,然其教理、典籍、仪式(仪轨)等殊异甚大。佛教从教义上可分为大乘和小乘,汉传和藏传为大乘,南传为小乘,故我们从大小乘之别上可观出小乘之殊异性。而佛教从传承方式上又可分为显乘和密乘,南传和汉传属于显乘,而藏传独属于密乘,故我们从显密乘之别上可观藏传佛教之殊异性。汉传佛教则是大乘显宗,其同南传皆为显乘,异于南传之小乘;其同藏传皆为大乘,异于藏传之密乘。

  • 标签: 南传 汉传 藏传 大乘 小乘
  • 简介:狩猎呆集民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她往往处于周边民族的边缘地带。本文在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狩猎采集民的研究在人类学的学术定位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共同的社会、生态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中国大小兴安岭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鄂伦春族所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口变化,讨论了清朝和伪满洲国时期的近代以来的政策,包括日本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对鄂伦春族的负面影响。重点探讨了1949年以后的森林开发、定居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荣猎转产”等政策,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如何使原住民族——鄂伦春人的生计、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笔者把此研究提升为对于“进步”和文明的表述问题的讨论。

  • 标签: 开发 国家政策 狩猎采集民 鄂伦春族 定居化 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