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景元美学思想中析出其自然审美观照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推演出景元以自然适度为美的审美原则,通过对景元自然审美思想的探究和解读,对其彰显的古老生态智慧和对当代的现实意义予以阐释。

  • 标签: 陈景元 道教 美学 自然审美 生态智慧
  • 简介:周敦颐《太极图说》为理学史上的重要论文,"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思想,最先为道学理论形态建立初步的宇宙论架构。但《太极图说》对"无极"、"太极"含义及关系等问题的论说甚为简约,使得后来理学家对其作创造性的诠释成为可能。普作为元代福建朱子门人后学,对《太极图》的理解承袭朱子之说,但也有发朱子未发之论:一是对"阴阳圈"中小圈、"五行圈"下小圈的解说;二是对"男女圈"意蕴的发明,阐发了"太极"与"二气"、"五行"、"万物"不杂不离且为之主宰的关系。这在理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 标签: 陈普 《太极图》 阴阳圈 五行圈 男女圈 小圈
  • 简介:明末清初遗民忱创作的《水浒后传》与其诗歌存在互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抒愤写心之诗与小说的爱国情怀;二、百姓生活之诗与小说的平民化书写。《水浒后传》在情感倾向、思想主题等层面与诗歌一脉相承,值得关注。

  • 标签: 陈忱 诗歌 《水浒后传》 互文
  • 简介:[受访者简介]李君如,男,194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7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史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现为中直机关侨联主席、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

  • 标签: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 简介:庄子的“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可以用来概括说明怀特海的有机宇宙论哲学的美学特征。怀特海说自己哲学的“最富成果的起点是那个我们称之为美学的价值理论那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审美性和审美价值乃是世界存在和生成的原初性质,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并因此认为哲学和诗同属一类。世界存在的“关系”和“价值”的统一以及和由永恒客体合生创进的生成方式造成了世界生成的原初审美本性。这说明,自然性本来就是生态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和融合,生态美学也因此应该是生态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 标签: 怀特海 有机宇宙论 审美经验 生态美学 合生创进
  • 简介:[受访者简介]杨春贵,男,1936年出生。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春贵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较早一代哲学研究生,196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开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69年下放广西从事理论工作,1978年调入中央党校哲学部工作,从此扎根党校。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任哲学博士生导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辩证唯物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科学对待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