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泽兰实蝇是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能够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可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方法】采用人工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5、10、15、20、25、30、35、40℃等8个温度及配置浓度为2.5%、5%、10%和20%的不同营养物(白糖、蜂蜜和葡萄糖),测定温度及营养物对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在5℃时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分别为35.06、35.26d;在40℃时雌、雄成虫寿命最短,均为0.16d。雄成虫饲喂20%葡萄糖时寿命最长,为30.00d;而雌成虫饲喂20%白糖时寿命最长,为19.20d。【结论与意义】在5~40℃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性;20℃下补充白糖、蜂蜜和葡萄糖均能延长雌、雄成虫寿命。这为泽兰实蝇的室内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泽兰实蝇 寿命 温度 补充营养
  • 简介: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小蠹Crossotarsusconiferae、缺刻异胫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小蠹C.fagacearum.、黄翅小蠹C.flavomaculotus、端刺异胫小蠹C.impariporus,日本异胫小蠹C.niponicus、黑异胫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小蠹C.sauteri、简小蠹C.simplex、鳞异胫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小蠹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 标签: 异胫长小蠹属 中国 检索表
  • 简介:管蚜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管蚜的理想方法.本文就我国小麦抗麦管蚜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和小麦品种对麦蚜种群动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今后应加强小麦抗麦管蚜基因的研究.

  • 标签: 小麦 麦长管蚜 抗性 种质资源 种群动态
  • 简介:2002—2005年连续4年,选用蚜情指数法对小麦种质进行麦管蚜田间自然感蚜抗性鉴定,从2000份小麦种质中筛选出不同抗性材料3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1.7%,其中高抗种质5份、抗性种质9份、中抗种质20份。利用苗期室内接虫法,对部分抗感小麦种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苗期的抗性表现与成株期基本一致。对杂交组合临远207(抗)×Witchita(感)的F1、F2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临远207对麦管蚜的抗性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 标签: 小麦 麦长管蚜 抗性鉴定 抗性遗传
  • 简介:采用SSR标记对云南地区的8个尖叶蔷薇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胁)和香农指数(1)分别为0.3139和0.4747;该居群内遗传变异(65.47%)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4.53%),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1)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879~0.8986和0.1070~0.2384,依据遗传距离可将8个居群分为3组,8个居群并没有严格依据地理距离的远近而聚类;海拔与Nei’s基因多样性的相关系数为0.8771,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尖叶蔷薇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基于得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为主的保护策略,但"-3个别居群野外的生存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时,建议采取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 标签: 长尖叶蔷薇 居群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关于阿拉伯数字使用方法  1.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年份必须用全称,如:1989~1991年,不能写成1989~91年。  2.计量和统计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0.5、30年、2万台、3个人、1/3、10多万  3.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新外大街86号、13次特快、第2卷、第5页、第11届。  4.书写小数点前或后四位以上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右每3位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1/4格,废弃传统的千分撇法。如:2,431改为2431。但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等不用三位分节法。  5.数字或百分数为“0”时均写“0”,而不写0.0或0%等。  6.多位数不能折开移行。

  • 标签: 使用方法 数字使用 阿拉伯数字
  • 简介:《菌物研究》编辑部现已全面采用网上在线投稿,编辑部不再接收邮寄纸稿和电子信箱投稿。投稿时,请您登陆菌物研究主页http://jwri.jlau.edu.cn,点击“作者投稿”,注册您的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登陆。

  • 标签: 投稿 菌物 在线 系统 电子信箱 HTTP
  • 简介:【目的】绿突叶蝉是中国新纪录种,是危害新疆葡萄生产的新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田间定点调查,悬挂粘虫板、糖醋液诱集,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结果】室内饲养表明,若虫共5龄,各龄期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88、6.31、5.16、5.28、7.00d;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9.5和6.4d。田间观察表明,绿突叶蝉以卵在寄主葡萄上越冬,在新疆玛纳斯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卵于4月底开始孵化,5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孵化为成虫;第1代卵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若虫开始羽化;第2代从8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底;成虫主要在夜晚21点至23点及凌晨6点至8点活动。【结论】绿突叶蝉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若虫共5龄,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成虫有较强的趋黄性,一定的趋光性,趋蓝性较弱,对糖醋液无趋性。试验结果可为葡萄安全生产,防治绿突叶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葡萄 绿长突叶蝉 生活习性 生活史
  • 简介:法定计量单化是国家强制性推行的计量法规,任何刊物均必须认真加以贯彻执行。结合本刊来稿中常见的差错,特提出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使用注意事项 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 简介:目前国内的生理学教材普遍用焦尔(joule,J)或千焦(U)作能量单位,这是所谓法定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也是出版社要求使用的单位。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外出版的英文生理教材,无论是以前出版的还是新近出版的,几乎一律使用卡(Calorie,Cal)和(或)千卡(kCaD做单位。

  • 标签: 法定单位 生理学 教材 能量 国际单位制 出版社
  • 简介:目的:探讨胸骨旁肺动脉轴切面在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径测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大血管短轴切面、肺动脉轴切面测量肺动脉主干内径,并分别与CT测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大血管短轴切面测得的肺动脉内径与CT测值有显著性差异,肺动脉轴切面与CT测值相关性好。结论:肺动脉轴切面测量肺动脉内径明显优于大血管短轴切面。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径 大血管短轴切面 肺动脉长轴切面
  • 简介:目的探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用于爪沙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爪沙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对爪沙鼠进行体外受精,并用改良后的KSOM培养液对爪沙鼠的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爪沙鼠体外受精率在60%以上,沙鼠2细胞胚胎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结论初步建立了爪沙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体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

  • 标签: 长爪沙鼠 体外受精 体外培养
  • 简介:爪沙鼠具有脑血管变异缺失的特性,是脑缺血研究良好的模型动物。普通爪沙鼠群体中模型成功率低,影响研究结果稳定性,不符合实验动物福利要求。我们团队在证实脑血管Willis环(circleofWillis,COW)变异缺失具有遗传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定向选育建立了脑缺血高发群体,进而通过全同胞近亲繁殖的方式,建立了脑缺血模型近交系,其COW缺失率达76.62%,模型成功率达到88.89%。此外,建立了近交系微卫星DNA和生化位点遗传检测方法,分析了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为该模型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发现,VEGFA基因、AKT/PI3K和Notch信号通路在爪沙鼠脑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筛选获得4个与爪沙鼠脑血管发育相关的基因。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系的培育成功解决了模型发生率低的问题,减少了动物使用量,提高了研究结果可信度和稳定性,促进了相关机制研究。

  • 标签: 长爪沙鼠 脑缺血 近交系 抑制消减杂交
  • 简介:经室内侵染力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皆能侵染雷公藤丽角巢蛾Xyrosarialichneuta幼虫,不同菌株的侵染力存在显著差异。3株白僵菌中,Bb27菌株毒力最强,菌液为1×10^5~1×10^9个·mL^-1五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时,害虫15d校正死亡率在58.3%-100%之间;LT50分别为9.36d,6.26d,3.89d、2.54d.2.10d;LC50为4.87×10^4个·ML^-1。3株绿僵菌中,MaZPTP01菌株毒力最强,5种孢子浓度15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2.4%、69.0%、76.2、92.9%、95.2%;LT50分别为11.47d、6.89d、4.36d、2.68d、2.13d;LC50为7.39×10^4个·mL^-1。Bb27和MaZFIT01菌株可应用于林间作进一步防治试验。

  • 标签: 白僵菌 绿僵菌 丽长角巢蛾 侵染力 雷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