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拉西地平片的有关物质及光降解杂质。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结果:拉西地平分别在酸、碱、氧化、光照及加热条件中进行强制破坏,各降解产物均能检出,且与主成分峰能达到良好分离,同时使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拉西地平产生的光降解杂质进行了定性归属。结论:实验结果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拉西地平片的有关物质分析。

  • 标签: 拉西地平片 有关物质 光降解
  • 简介:众所周知,海洋生物资源及其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呈现原始性和多样性特点。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富含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高生物活性药用成分,可为新药研制开发提供相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及重要先导化合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人类医药宝库的重要来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及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相继发现3000余种新型化合物,结构新

  • 标签: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毒素 芋螺毒素 海葵毒素 肽类毒素 先导化合物
  • 简介:对采自中国热带的部分盘菌属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6个种,分别为尾盘菌(Hymenoscy—phuscaudatus)、(参照)喜马拉雅盘菌(H.cf.himalayensis)、难变盘菌(日.immutabilis)、井冈盘菌(H.finggangensis)、毛柄盘菌(H.lasiopodius)和叶产盘菌(H.phyllogenus)。其中,(参照)喜马拉雅盘茵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该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

  • 标签: 分布 形态学 中国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在对吉林省龙井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中,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石榴丝菌。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新记录的形态特征。

  • 标签: 分类 蘑菇目 丝膜菌科 新记录种
  • 简介:细胞穿肽是一类能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短肽,其穿能力不依赖经典的胞吞作用.经过对天然存在的细胞穿肽的生物化学性质研究,已经逐渐掌握了细胞穿肽的一些共有特性,这类物质均为带有正电荷的长短不等的多肽片段,其中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残基,二级结构皆具有α-螺旋的空间构象.利用这些特性,目前已人工合成了穿透力更强、效率更高的穿肽PEp-1、MPG,并且成功地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发挥生物学活性.

  • 标签: 细胞穿膜肽 蛋白转导域 基因治疗
  • 简介:从微生物信息代谢过程中的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微生物之间招募作用等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入手,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本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对其周围物质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对物质变信息,特别是经过生物界物质变信息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物质运动方式的演进规律,即无机界→有机界→信息界,做了开创性探索,这将为人类认识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深层次规律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信息代谢 物质运动形式 量子
  • 简介:骨蛋白-1(Op-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BMPs)中的一员,具有较强的骨诱导活性,能够在体内、外诱导骨、软骨形成,完成骨修复能力.研究发现Op-1能治愈自体骨不能愈合的缺损,加速骨折愈合,能有效地促进横突体内融合发挥脊柱融合作用.Op-1用作盖髓剂,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诱导牙本质再生.此外,Op-1还具有抗肾脏纤维化作用,保护肾小球的完整性.

  • 标签: 成骨蛋白 骨诱导 脊柱融合
  • 简介:牙齿的发育是由牙上皮和神经脊来源的间充质之间的连续的相互诱导产生的。上皮和间充质之间连续的相互诱导,使得上皮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牙釉质功能的釉质细胞,而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牙本质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釉质细胞的正常分化对于形成正常的牙釉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对细胞信号分子、细胞黏附分子、釉质特异性基因和转录因子等在釉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 标签: 牙齿 牙釉质 成釉质细胞
  • 简介: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为庾石山研究员和于德泉院士。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 活性物质 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
  • 简介:目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纤维样滑(FLS)细胞中筛选并鉴定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对FL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免疫沉淀结合SDS-PAGE分离鉴定DDR2互作蛋白波形蛋白,进而采用免疫沉淀和激光共聚焦实验,进一步验证波形蛋白是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最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考察波形蛋白对RAFL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Ⅱ型胶原刺激引起RAFLS细胞中DDR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DDR2被活化,活化前后共有8个DDR2相互作用蛋白发生变化,经质谱分析,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波形蛋白和膜联蛋白A2;在HEK293T细胞中,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FcDDR2与波形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在RAFLS细胞中,DDR2和波形蛋白存在共定位;下调RAFLS细胞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波形蛋白是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Ⅱ型胶原可引起RAFLS细胞的DDR2磷酸化水平升高,并通过波形蛋白促进RAFLS细胞的侵袭。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盘状结构域受体2 波形蛋白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酮康唑喷对豚鼠体癣模型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穿刺法制备豚鼠体癣模型。将体癣模型随机分A组(新型酮康唑喷治疗组),B组(喷基质治疗组),C组(复方酮康唑霜治疗组)和D组(对照组)。根据豚鼠皮疹和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和C组的豚鼠治疗后局部红斑和水肿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2周时,A组和C组真菌镜检、培养阴性率均为100%,明显高于B和D组(P〈0.05)。结论新型酮康唑喷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 标签: 新型酮康唑喷膜 体癣模型 疗效 豚鼠
  • 简介:目的研究青光眼对视网膜脉络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24月龄、体重3.5~4kg的先天性青光眼大耳白兔5只(7只眼),选10只同龄大耳白兔作为对照组。另选10只2月龄、体重2kg大耳白兔前房内灌注生理盐水制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对三组兔进行眼底照像、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检查,观察视网膜脉络血管形态和FVEP的变化。对人工急性高眼压组还进行了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检查。结果先天性青光眼组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脉络末梢血管网明显减少;人工急性高眼压组眼压升高后首先使视网膜脉络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随着眼压的继续升高脉络大血管变细,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加重,眼压极度升高时脉络大血管血流中断。同龄正常对照组的FVEP的主波P100潜伏期是(83±9)ms,先天性青光眼组则为(112±1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人工急性高眼压组高眼压前为(69±5)ms,眼压60~80mmHg时延长为(81±7)ms,眼压在100~130mmHg时FVEP波形低平,近似直线;眼压恢复正常后2hFVEP的P100潜伏期为(82±8)ms。人工急性高眼压前后FERG变化显著。结论青光眼可以影响视网膜脉络血液循环;可使FVEP、FERG发生变化。

  • 标签: 脉络膜 急性高眼压 先天性青光眼 视网膜 人工 大耳白兔
  • 简介: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与回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生物处理法(MBR)的处理机理;综述MBR的工艺应用现状及其工业应用;最后就MBR工艺的发展做展望。

  • 标签: 膜生物处理法 工艺 工业应用 展望
  • 简介:目的报道1例由星形毛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伪样阴囊感染.方法患者,男,25岁,阴囊白色样附着物6周.通过对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并对获得菌株进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尿素酶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实验研究.结果皮损真菌镜检可见大量透明分隔菌丝,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星形毛孢子菌.小培养镜下不但见典型关节菌丝还见典型的多分生细胞.该临床菌株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呈淡蓝色菌落,尿素酶试验阳性,对放线菌酮不敏感.患者口服特比萘芬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连续2周.停药时皮损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结论由星形毛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伪样阴囊感染临床罕见报道,通过对该病例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星形毛孢子菌 毛孢子菌病 阴囊 伪膜样皮损 多分生细胞
  • 简介: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已成为口腔种植和正颌外科手术新的治疗靶点。骨组织工程包括种选取种子细胞,制备细胞生物支架,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体三大步骤,选取优良的种子细胞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牙髓干细胞凭借其自身多向分化潜能、来源广泛、安全排斥小等特点成为优秀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然而,牙髓干细胞还存在分化方向不固定、分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微环境诱导牙髓干细胞产生更多的成骨细胞至关重要。牙髓干细胞骨诱导应用最普遍的骨诱导方式是矿化液诱导。目前骨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包括骨涎蛋白(BS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Runx2、纤维联结蛋白(FN)、腱生蛋白(TN)等。本文就这些细胞因子之间关系,及其吸附于生物材料表面诱导牙髓干细胞定向骨向分化的能力作一综述。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细胞因子 成骨诱导
  • 简介:从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 标签: 虎杖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 简介:对采自我国热带地区的柔菌科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盘菌属1个新种,命名为海南盘菌,该种子囊盘盘状、具柄,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厚60~16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80~400μm,子囊长棒状、8孢、(58~)61~70×5~6(~7)μm,子囊孢子梭椭圆形、7~8×2.5~3.0μm。对其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对与相近种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形态学 分类 海南膜盘菌 新种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酮康唑涂剂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手、足癣患者1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9例外用酮康唑涂剂,B组76例外用克霉唑软膏,两组均分别将药物外涂于局部皮损处,2次/d,连用4周,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按照判断标准,采用单盲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A组总有效率为79.8%,B组总有效率为56.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酮康唑涂剂治疗手足癣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康唑涂膜剂 手足癣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