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顶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顶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测定,分别对顶菊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进行测定。结果:顶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高于水提物;二者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47%以上;顶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60.4%,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为86.6%。结论:顶菊醇提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癌剂,用于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 标签: 顶羽菊 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亚硝胺阻断
  • 简介:曲霉是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通过产生无性分生孢子进行感染。孢子的生存能力极强,能在多种微生物培养基上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现对曲霉无性产孢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烟曲霉 无性产孢 基因调控
  • 简介:对消费者而言,支点燃端烟丝的掉落会直接导致抽吸口数的减少,而端部落丝量是衡量卷烟在生产制造过程、销售运输期间烟丝掉落量的检测指标。因此,端部落丝量超标是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利益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烟丝含水率 烟梗润透率 端部落丝量
  • 简介:曲霉是侵袭性真菌病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一些细胞表面蛋白(如GPI锚定蛋白)以及分泌的毒素被认为是曲霉的关键致病因子。现从曲霉的细胞壁蛋白、多糖,细胞外基质成分,曲霉的分泌产物几方面综述已发现的曲霉关键致病因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烟曲霉 致病因子 细胞壁 次级代谢产物
  • 简介:目的构建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方法通过In-Fusion技术将kipA基因的上下游基因与抗性基因顺序链接,以潮霉素抗性基因替换靶基因,达到用同源重组手段敲除曲霉kipA基因的目的,以realtime-PCR对基因突变株进行鉴定和验证。结果RT-PCR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结论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的构建,为后续曲霉极性生长与血管侵袭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烟曲霉 kipA基因 极性生长
  • 简介:本文通过测定建立了灭多威、辛硫磷、吡虫啉、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6种药剂的敏感基线。测定了2009年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区的烟蚜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以及烟蚜种群解毒酶与靶标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2008年的监测结果相比较,灭多威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004倍、0.046倍和0.051倍;辛硫磷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降低了0.213倍、0.078倍和0.088倍;毗虫啉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1.186倍、1.328倍和0.56倍;氰戊菊酯对南平和龙岩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67倍和0.139倍,对三明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降低了0.103倍;高效氯氟氰菊脂对南平和龙岩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45倍和0.244倍,对三明区的烟蚜种群的Lc如降低了0.035倍;啶虫脒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区的烟蚜种群的Lc靳分别增长了O.498倍、0.724倍和0.868倍。由于3个区近几年大田防治烟蚜极少或没有使用灭多威、辛硫磷、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这4种杀虫剂,所以3个区的烟蚜种群对这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加率降低或抗药性下降。目前除了南平区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产生了高抗(抗性倍数为6cL92倍),其余区还未出现高抗种群。3个区烟蚜种群的3种酶活性差异明显,以三明种群最高,南平种群次之,龙岩种群最低。与2007年的测定结果相比较,三明、南平和龙岩的烟蚜种群Car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2.249倍、2.335倍和3.491倍;ACh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336倍、0.664倍和0.782倍;GSTs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591倍、0.811倍和1.447倍。

  • 标签: 烟蚜 抗药性 活性酶 福建
  • 简介:目的揭示宿主磷脂酶D(phospholipaseD,PLD)应对曲霉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滴鼻方式使野生小鼠和磷脂酶D双基因敲除小鼠(pld1^-/-pld2^-/-)感染曲霉孢子后,取小鼠肺组织、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组织匀桨与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曲霉负荷,采用eBioscience公司的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情况;分离两种小鼠的骨髓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BMDM),制霉菌素法检测其吞噬和杀死曲霉孢子的能力。结果感染曲霉孢子6h后,pld1^-/-pld2^-/-小鼠肺部真菌负荷显著高于野生小鼠,其肺泡灌洗液和肺泡巨噬细胞中均存在大量孢子,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浓度显著升高;体外实验证明pld1^-/-pld2^-/-小鼠的BMDM细胞吞噬和杀死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小鼠pld1基因和pld2基因同时敲除导致其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死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进而可能降低小鼠抗曲霉感染的能力。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以招募其他免疫细胞杀灭曲霉孢子。

  • 标签: 磷脂酶D 烟曲霉感染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过氧化氢(H2O2)体外杀伤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A.fumigatus)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0mg/mL,0.02mg/mL,0.2mg/mL)处理曲霉孢子,按照处理时间不同分为A(0.5h),B(2h),C(7h),D(16h)4组。用测定H2O2杀伤真菌的标准方法——斑点法分别测定各组曲霉孢子对H2O2的氧化杀伤敏感性。结果在H2O2浓度为1.5mmol/L,未用地塞米松处理的孢子(阴性对照)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1(生长良好)。A(0.5h)组:地塞米松0.02mg/mL处理后孢子的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3;地塞米松0.2mg/mL处理后孢子的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4。B(2h)组:地塞米松0.02mg/mL和0.2mg/mL处理后孢子的氧化杀伤敏感性均为5×10^3。C(7h)和D(16h)组: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后氧化杀伤敏感性与阴性对照没有差别(均为5×10^1)。结论地塞米松使H2O2在体外杀伤曲霉的能力增强,这种作用仅发生在地塞米松接触曲霉孢子的早期(〈2h)。

  • 标签: 烟曲霉 地塞米松 氧化杀伤
  • 简介:目的建立曲霉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观察不同感染时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曲霉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曲霉在体外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形态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及用real-timePCR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随曲霉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时间的延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物学形态发生改变,其回缩、变圆量逐渐增加,凋亡率亦逐渐增加,凋亡基因BaK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曲霉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可以影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诱导细胞凋亡、影响凋亡基因的表达。共培养模型可进一步用于曲霉的致病机制研究。

  • 标签: 支气管上皮细胞 烟曲霉 凋亡 凋亡基因
  • 简介:随着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和免疫抑制患者的不断增多,由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感染病例逐渐增加,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本文特此对曲霉感染的宿主防御机制以及免疫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烟曲霉 真菌感染 侵袭性曲霉病 免疫抑制 免疫学研究
  • 简介:目的构建曲霉额外拷贝菌株,了解额外拷贝曲霉sho1、pbs2基因能否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过氧化氢(H:O2)、碱性pH、刚果红应激的抵抗能力,探讨HOG通路(highosmolarityglycerolpathway)参与的应激反应。方法用原生质体法构建分别含有曲霉sho1、pbs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额外拷贝株中sho1、pbs2的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缺陷株、额外拷贝株对NaCl(1mol/L)、H2O2(5mmol/L)、刚果红(400mg/L)及碱性pH(10.0)应激的反应。结果获得了含有曲霉sho1、pbs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MCsho1、MCpbs2,和含空白质粒的对照株Empty。额外拷贝株sho1、pbs2的表达水平增高,对NaCl(1mol/L)、H2O2(5mmol/L)、刚果红(400mg/L)、碱性pH(10.0)应激的抵抗强于Empty。MCpbs2对这些应激的抵抗较MCsho1更显著。曲霉缺陷株△sho1、△pbs2对NaCl(1mol/L)、H2O2(5mmol/L)、碱性pH(10.0)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AF293。△sho1对刚果红(400mg/L)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pbs2对刚果红的敏感性与野生株比,无显著差别。结论额外拷贝曲霉sho1或pbs2基因能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氧化压力、刚果红、碱性pH应激的抵抗能力。

  • 标签: 烟曲霉 sho 1 PBS 2 渗透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reductase,TR)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illosis,IA)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用重组TR免疫2次。感染曲霉前用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全部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通过气道穿刺法向气管内注入曲霉孢子悬液,建立IA疾病模型。观察两组小鼠的存活率、局部器官真菌载量、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评估TR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存活率:免疫组小鼠7d存活率为64.7%,对照组为0。肺组织匀浆曲霉CFU中位数:存活小鼠为0,死亡小鼠为44(P25,P75为21,70)(P〈0.01)。组织病理学检观察:死亡小鼠肺肿胀出血、肺泡间隔增宽、大量炎症细胞聚集、组织灶状坏死,并有大量曲霉菌丝存在,而存活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轻,且组织间无菌丝。肺泡灌洗液涂片染色细胞计数显示:存活小鼠单个核细胞约占84.2%,中性粒细胞仅占15.8%;死亡小鼠单个核细胞占33.6%,中性粒细胞约占66.4%。结论曲霉重组蛋白TR能诱导小鼠产生抵抗IA的免疫保护力,是一个有潜力的保护性抗原。

  • 标签: 烟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免疫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曲霉对细胞壁合成干扰物质及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曲霉在受热应激后HOG通路成分的表达变化探讨pbs2基因在热应激和胞壁应激的双重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曲霉野生株AF293和pbs2突变株在含钙荧光白(Calcofluorwhite,CFW),刚果红(Congored,C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SDS)的葡萄糖酵母浸液琼脂(YeastAgarGlucose,YAG)上生长,观察其对上述3种细胞壁合成干扰物质的敏感性。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曲霉对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AF293受到热刺激前后菌体pbs2和hog1的RNA含量变化。结果50℃培养时pbs2突变株对胞壁合成干扰物质的敏感性较野生株AF293增强,600μg/mLCFW,400μg/mLCR及100μg/mLSDS完全抑制pbs2突变株生长,不能完全抑制AF293的生长;在37℃培养时,AF293和pbs2突变株敏感性没有差异。50℃培养时,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AF293和pbs2突变株的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effectiveconcentration,MEC)均为0.25μg/mL,但pbs2突变株在药物浓度为0.5μg/mL作用时生长完全受抑制,而野生株仍生长;在35℃和42℃培养时,AF293和pbs2突变株对两种药物的敏感性没有差异,MEC均为0.5μg/mL。50℃热应激后,AF293的pbs2和hog1的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37℃时的3%和13%;pbs2突变株的hog1降至应激前的35%。结论曲霉受热应激和胞壁应激的双重应激时,pbs2基因参与细胞适应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pbs2 烟曲霉 热应激 胞壁刺激
  • 简介:目的:测定耐氟康唑念珠菌和耐伊曲康唑曲霉临床分离株对泊沙康唑的敏感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M27-A3和M38-A2方案,测定从临床获得的11株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3株耐伊曲康唑曲霉对泊沙康唑的MIC值。结果对于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泊沙康唑的MIC范围是0.125-1μg/mL。对于伊曲康唑耐药曲霉,泊沙康唑的MIC范围是0.06-0.5μg/mL。结论11株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3株耐伊曲康唑曲霉均对泊沙康唑有效。

  • 标签: 耐药性 念珠菌 烟曲霉 泊沙康唑
  • 简介:近年来,一系列重要医学致病真菌全基因组数据陆续被公布,使人类对这些致病菌的认识提高到全新水平。本文在回溯医学真菌基因组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历程、综述其发展现状及应用的基础上,再分别介绍重要医学真菌全基因组测序的进展。

  • 标签: 真菌 全基因组测序 念珠菌 隐球菌 曲霉 青霉
  • 简介:本文综述了有关“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内容新颖,可读性强,有很大参考价值。由于篇幅有限,分别在本刊第五、六期登载。

  • 标签: 基础研究 干细胞 参考价值 可读性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方式不断被创新与改善,单一的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医学生的培养。医学课程整合可以将学科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的融合。其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便于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目前,在实行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缺乏以及缺少统一的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等现状问题。因此有效的实施医学课程整合,仍需各医学院校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素质,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措施等手段来促进与改善医学课程整合。

  • 标签: 医学课程整合 现状 措施
  • 简介: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肥力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与6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真菌数量全年只有一个高峰值,但高峰出现月份不同;在0~20cm和20~40cm土层内,土壤真菌数量均为正常施肥区高于休闲区.0~20cm土层休闲区和正常施肥区的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20~40cm土层中休闲区土壤真菌数量与碱解氮呈正相关;正常施肥区土壤真菌数量与pH值呈正相关.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是休闲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是正常施肥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

  • 标签: 黑土 不同肥力 土壤真菌 通径系数
  • 简介:在信息时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高效实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翻课堂模式,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

  • 标签: 翻转课堂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 简介:为研究耐热水稻品种Nagina22(N22)开花结实期高温胁迫的主要生理响应,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各供试材料的开花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N22在高温胁迫下不改变开花期但表现出日开花量的转峰;与N22相比,水稻感热品种Moroberekan花药开裂显著受阻,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显著减少;花粉萌发数与花药开裂状况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进而表现出主穗结实率与柱头上花粉萌发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主穗日结实率在高温呈递减趋势,且Moroberekan较N22的下降速率显著加快,表明耐热品种与高温胁迫对结实率存在累积效应,而且高温胁迫效应发生在开花授粉之前。

  • 标签: Nagina 22(N22) 高温胁迫 花药开裂胁迫指数 开花峰期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