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扶桑绵粉蚧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方法】于2009—2015年对杭州地区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结合mtDNACOI分子标记方法,对扶桑绵粉蚧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杭州市余杭区、萧山区和临安市3个地区发现扶桑绵粉蚧分布,共调查到寄主植物38科61属68种,以辣椒、茄子、番茄、南瓜、棉花、芝麻、菊花、苦荬菜、大花马齿苋和五色梅受害最严重。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杭州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与我国其他地区扶桑绵粉蚧mtDNACOI基因相似度为99.4%-100%。【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扶桑绵粉蚧的遗传进化、可能的侵入途径以及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MTDNA COI 系统进化 入侵
  • 简介:锈斑楔天牛大面积危害青杨林,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在我县浅山、半脑山地区青杨林不同程度受锈斑楔天牛危害,严重的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使青杨林面临绝亡,本文通过对锈斑楔天牛形态和生活习性及对青杨林危害规律的描述,提出对锈斑楔天牛的防治方法,以拯救面临绝亡的青杨林种。

  • 标签: 锈斑楔天牛 形态 习性 危害症状 防治
  • 简介:2015年5月以来,在巴西等美洲中部和南部发生了寨卡病毒暴发流行,并且疫情仍在不断升级。针对寨卡病毒所带来的全球健康风险和生物防御要求,本文在简述当前寨卡疫情态势的基础上,概析了寨卡疫情全球应对主要策略,并就我国做好应对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疫情 预防 防控
  • 简介: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危害人类健康的真菌毒素主要源于曲霉Aspergillus、青霉Penicil-lium、麦角菌属Claviceps和镰刀菌Fusarium等产生的次生代谢物。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安全问题经常是由谷物、坚果、水果和绿色咖啡豆上的真菌毒素造成的。其中,玉米和花生仁中的黄曲霉素经常超过安全阈值。在以这些食物作为主食的地处温暖和潮湿气候国家的消费者特别容易食用到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而真菌毒素往往会引起人类和动物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其不可避免地、广泛地、持续地影响着全球人类的健康。目前的防止措施包括选用抗真菌植物、采用适当方法贮藏食物以及食用绿色蔬菜等来预防癌症等。本文阐述了食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其毒性,并对常用防止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食品真菌毒素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真菌毒素 食品安全 毒性 防止措施
  • 简介:粒肩天牛是福建省杨树的一种新蛀干性害虫,经对杨树受害与未受害、不同危害期、不同品系、不同危害部位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受害植株与健康植株间单宁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危害期单宁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天牛危害末期和越冬期,受害植株单宁的含量比健康植株增加;不同杨树品种单宁含量变化不同,意大利杨健康植株和受害植株的单宁含量均比欧关杨高;受害植株中远离蛀孔与蛀孔周边的单宁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杨树受害引起单宁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杨树受到危害后的一种应激反应的表现,具有诱导抗虫性,即通过增加单宁的含量来抵御害虫的取食。

  • 标签: 杨树 粒肩天牛 单宁 诱导抗虫性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入侵害虫,也是中国的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并于2005~2013年使用标准性信息素诱芯对全国各苹果、梨主产区的苹果蠹蛾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明确该虫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及扩散历史;此外,使用特定公式对苹果蠹蛾在发生区造成的当前经济损失和扩散完成后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明确该虫在我国的现有和潜在危害。[结果]苹果蠹蛾于1953年首次在中国新疆被发现,目前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省的144个县(市、区、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74.56°~106.8°以及东经120.02°~132.95°,发生面积约49410hm~2;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显示,苹果蠹蛾导致中国苹果和梨的潜在减产数量为185.01万和81.33万t。[结论与意义]该虫已在中国形成东西2个分布区,对占据中国苹果产量80%的西北黄土高原(陕西为主)和渤海湾(山东、河北、辽宁为主)两大苹果主产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苹果蠹蛾 入侵生物 中国 分布 扩散 经济损失
  • 简介: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呈现石漠化的问题,岩溶石漠化是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已经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多年以来治理石漠化治理经验,提出合理解决方案,配合政府的管理,让石漠化地区恢复生态平衡,满足群众发展和生存的需要,实现统筹治理,协调发展的治理策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标签: 岩溶石漠化 治理措施 森林保护
  • 简介:[背景]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险的外来入侵害虫,自2008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其发生范围急剧扩大.但有关云南省扶桑绵粉蚧的发生情况缺乏系统的调查报道.[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对云南省16个州(市)72个区(市、县)的扶桑绵粉蚧的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其天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扶桑绵粉蚧在云南文山州富宁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德宏州芒市,红河州元阳县、蒙自市,保山市隆阳区,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永仁县,怒江州泸水县8个州(市)共10个市(县)有零星分布.其寄主植物共14科18属19种,包括园林观赏植物3种、经济作物1种、蔬菜作物2种、粮食作物1种、杂草11种,其中有12种植物在我国其他疫区未见报道;调查过程中发现其天敌3种.[结论与意义]扶桑绵粉蚧在云南省呈零星点状分布、疫区间受害情况有差异,未对经济作物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可为云南省开展扶桑绵粉蚧的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云南省 分布与危害 天敌
  • 简介:【背景】降香黄檀被确定为海南省省树后,种植面积迅速增大,但对于其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方面的研究较少。【方法】采用人工采集结合灯光诱集的方法,调查降香黄檀种植区的害虫种类,同时对其危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结果】海南降香黄檀害虫共计19种,确定了其中18种的学名,并掌握了各害虫的分类学地位、危害部位及症状。害虫在降香黄檀植株各个组织部位均有分布,其中以叶部的分布数量较大,茎干次之。苗期以食叶性害虫居多;5年生以内的植株上蛀干害虫数量显著增多;老龄植株上的茎干害虫较少。【结论与意义】海南省降香黄檀各生育期均有害虫危害,日后仍需加强对其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

  • 标签: 降香黄檀 害虫种类 危害症状
  • 简介:[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并以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不同柑橘栽培品种发病率:红江橙为78.05%,马水橘为76.04%,砂糖橘为73.20%,贡柑为69.30%,年橘为63.00%,沙田柚为58.68%,柠檬为56.96%;砧木品种发病率:酸橘为15.30%,枳壳为6.57%,柠檬为4.43%;低纬、高温、多台风地区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较高;山地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平地果园;连片种植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高于零散种植果园;管理不善的果园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管理较好的果园。[结论]除了自然因素(低纬、高温、多台风、平原地形)外,聚集种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有利于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果园布局和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危害

  • 标签: 黄龙病 发病率 流行规律 柑橘品种
  • 简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生物入侵的危害日趋严重(Painietal.,2016)。生物入侵的防控已成为21世纪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万方浩等,2011)。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还在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不断增强(万方浩等,2009)。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多样,为不同物种的入侵提供了天然生境。因此,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入侵物种,这些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

  • 标签: 外来入侵杂草 入侵危害 可持续治理 外来生物入侵 入侵物种 科学研究
  • 简介: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我国其患病率已从1959:5.11%-1979:7.73%-1991:11.9%、2001年:12.38%。据2004年统计,我国18岁及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即,当今我国每百个成年人中就有19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而目前,每年还以300万的新增病例俱增。在我国至少有1亿6千万高血压患者,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数目惊人!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危害 定义 组数 患病率 人类健康
  • 简介:【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稻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稻区允许的稻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
  • 简介:【背景】柳厚壁叶蜂是一种严重为害柳树的害虫,会造成叶片提早枯黄、脱落,虫瘿成串,叶片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柳树的生长发育和园林景观效果。【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柳厚壁叶蜂雌雄成虫、卵、幼虫、蛹及虫瘿的形态特征,并调查了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各种柳树上柳厚壁叶蜂的危害率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垂柳和龙爪柳受害最严重,受害株率达到100%;其次是旱柳,受害株率52.63%;该蜂对白柳及馒头柳没有危害。柳树冠不同方向和上、中、下不同部位受害率无显著性差异。每片叶通常有1-3个虫瘿,串珠状分布,每个虫瘿中有1头幼虫,幼虫在枝条上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不同区域垂柳受害率调查表明,新疆农业大学柳树枝条受害率最高,达8.65%;其次是新疆大学洪湖,枝条受害率为5.19%;然后依次是儿童公园、西公园、植物园、水上乐园、红山公园、水磨沟公园。【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柳厚壁叶蜂的预防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柳厚壁叶蜂 柳树 危害 空间分布 乌鲁木齐市
  • 简介:[背景]青檀绵叶蚜是近几年在山东枣庄市发现危害青檀的新物种,该蚜虫对青檀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方法]2013年对山东和安徽青檀分布地实地调查确定青檀绵叶蚜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我国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青檀绵叶蚜潜在高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北京有零星分布;中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低风险区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辽宁、湖北、湖南和浙江等地区.[结论与意义]青檀绵叶蚜潜在分布区集中在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青檀分布地区预防青檀绵叶蚜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檀绵叶蚜 MAXENT AUC 潜在地理分布
  • 简介: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教学在医学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通过整合优化教材内容、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强化教学实践训练、模块化教学内容等方法予以解决。

  • 标签: 计算机教学 医学职业院校 整合优化 模块化
  • 简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类型、气质类型、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测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气质等个性特征,并客观分析环境,对自我做正确定位。学生对自己了解的越多,其自我塑造的愿望就越强烈、计划也就越具体,学习动力就越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心理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microRNA(miRNA)相关专利,为我国miRNA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运用专利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TDA软件和Excel程序,对DII数据库中收录的miRNA相关专利的年份、国别、专利家族分布、专利权人、发明人和Derwent手工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miRNA相关专利的年份分布、主要国家或组织的专利家族分布、前十位专利权人分布、前十位发明人分布及所涉及的Derwent手工代码分布情况。结论:我国在相关专利数量上虽然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与美国等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同时miRNA相关专利的专利家族多局限于本国,未曾形成一种广泛的多国高度分布的专利家族形势,缺乏对专利主动运用以获取专利信息和竞争优势的意识。

  • 标签: MICRORNA DII数据库 专利分析
  • 简介:对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收集保存的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重、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千粒重、主茎节数、主穗长、株高、穗型、花序色、粒色、米色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4%;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可分成5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4的1301份种质资源的主茎节数多,单株产量、千粒重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 标签: 黍稷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以栽培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加工番茄M82)为背景创建的L.pennelliiLA716渐渗系群体(ILs,introgressionlines),对7个番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果实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质量因子、果形因子和品质因子,累计贡献率85.435%。利用欧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77份渐渗系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70个渐渗系材料,在D=17.53的水平又可将第Ⅰ类群分为2个亚群,果实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这个类群中;第Ⅱ类群包括1个材料,说明此材料的独特性;第Ⅲ类群包括6个材料。

  • 标签: 渐渗系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