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计委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植物学会理事,《菌物学报》《药学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药学研究》杂志编委。

  • 标签: 研究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 天然药物 博士生导师 实验室主任
  • 简介: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和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小孢属(BryoriaBrodo&Hawksw.)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报道新疆小孢属地衣10种。其中Bryoriachalybeiformis,Bryoriafuscescens,Bryorianadvornikiana和Bryoriasimplicior为中国新记录种,Bryorialanestris,Bryorianitidula,Bryoriatrichodesssp.trichodes,Bryoriapseudofuscescens为新疆新记录种。

  • 标签: 小孢发属 分类 新记录种 新疆
  • 简介:目的:拼接DNA片段并克隆。方法:用T4DNA连接酶将DNA片段以末端随机连接,随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琼脂糖电泳分离酶切产物,挑选特定片段纯化回收,与线性化的载体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拼接了不同DNA片段,构建了含有目的拼接片段的重组质粒。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可作为拼接、克隆DNA的备选方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中应用。

  • 标签: 平末端DNA 随机连接 DNA拼接 基因克隆
  • 简介:通过对菇孢子dsRNA检测、单双杂交和单单杂交,从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2个方面来研究菇病毒dsRNA的传播途径,结果表明:病毒dsRNA通过孢子垂直传播的几率很小,通过细胞融合的水平传播几率相对比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平菇病毒dsRNA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平菇 dsRNA病毒 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 简介: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继骨质疏松的骨组织超微结构、血液生化改变情况,以及损伤平面上下骨质是否均受累,程度是否相同.方法实验动物为体重300~320g,4~5月龄Wistar大鼠110只,均为雄性.对照组仅行胸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胸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行Allen's(60gcm)法损伤脊髓,术后两周脊髓损伤按BBB(Basso,BeattieandBresnahan)法评分为0分或1分,观察各对照组实验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改变情况,观察了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以骨细胞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均受累,但不同部位的骨骼继骨质疏松的程度不同,骨质疏松后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显微镜检查 骨密度
  • 简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而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感染日渐突出,尤其是真菌感染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为进一步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笔者比较研究了89例临床继深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明确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在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中发病情况及主要病因。方法依据IFI和乙肝诊断标准,筛选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科慢性重症乙肝患者,60例IFI者为病例组,66例未发生IFI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FI患病率47.62%,病死率40%。乙肝病毒DNA水平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DNA高于3.16×10^3copies/mL,IFI发病可能性增大。结论慢重肝患者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超出临床预期,降低DNA拷贝可延缓乙肝进展,在预防及治疗IFI中亦具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重型乙肝 侵袭性真菌感染 DNA 危险因素 白念珠菌
  • 简介:对2012年4月媒体报道的青岛菇中检测发现甲醛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剖析。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食用菌和其他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甲醛自身的理化特性,作者认为食用菌中含有微量甲醛是食用菌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安全的。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对部分食用菌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代谢机理和风险评估情况,其中食用菌甲醛的代谢机理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 标签: 食用菌 甲醛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NAC转录因子是近十年来新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特异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和抵抗逆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Solexa技术对榛花芽转录组文库进行分析,结合RACE—PCR扩增,从榛中克隆了一个与NAC类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ChNACl,该序列长度为1154bp,具有长度为876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推测编码蛋白含有291个氨基酸,具有N-末端同源性较高且十分保守的NAC结构域和一个位于c.末端的高度可变区域。qRT—PCR分析表明,ChNACl可以在4℃低温胁迫条件下上调表达,在4h时出现表达峰值。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hNACl在雄花序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花芽、树皮和种子。推测ChNAC1可能参与植物响应低温反应过程。ChNAC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阐明和探讨平榛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平榛 NAC 低温 时空表达
  • 简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的申报和建设。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开展申报和建设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高量的完成了精品课的建设,经专家评审,荣获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现将我们建设精品课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精品课程 建设 学科 医科大学 专家评审 北京市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能从猴子传染给人的腺病毒。并且在跨物种传染后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首次发现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的腺病毒。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不强,不必担心会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传染病 腺病毒 猴子 病原体 研究人员
  • 简介:患者,女,5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8a。躯干出现片状红斑、鳞屑瘙痒3a。经口服伊曲康唑,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体癣,以及点阵激光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癣9周后痊愈,复查真菌阴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癣 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 简介:《菌物研究》创刊于2003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中国菌物学会和吉林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担任主编。主要刊登菌物生物学、菌物分类、菌物生态、菌物资源、菌物遗传与育种、菌物药化及药理、菌物栽培与加工、菌物药与功能食品开发等理论和应用的原创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 标签: 菌物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 吉林农业大学 学术性期刊 食品开发
  • 简介:变色圈试验证明菇可以选择性优先降解稻草中的木质素,培养15d后,菇对稻草中的木质素降解率为17.86%,对综纤维素降解率为2.44%,选择性指数为9.79。生料栽培菇后,稻草中的木质素被降解50.24%。用气—质色谱(GC/MS)和红外光谱(IR)对木质素降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菇对稻草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十分明显,降解产物中检测出了大量含有苯环的小分子,证明木质素聚合体的降解首先发生在单体的侧链及单体间的连键上,发生Cα-Cβ、β-O-4等断裂,形成了单体。在进一步的降解过程中,菇表现了其自身特有的降解机制,取代苯环单体上的甲氧基为甲基,而后发生苯环的开裂,这与报道的白腐菌降解过程有所不同。红外光谱分析中,菇对木质素的降解明显,降解产物中含有很多木质素单体所特有的基团,如紫丁香基、愈创木基等,说明木质素的降解首先发生的是侧链的氧化反应。

  • 标签: 平菇 稻草 生物降解 木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