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最近的报道称某些肉类蛋白质对你来说并不好,德州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食用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对人类的生长发育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优质蛋白 FOOD 生长 人类 健康 发育
  • 简介:目的探寻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F4代鼠及其仔代(F5)为对象,分别观察其繁殖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室内东方田鼠一年四季均具有繁殖能力,春(3~4月)秋(10~11月)两季为繁殖高峰期;雌雄单一配对比多性比配对的母鼠繁殖率明显提高;母鼠怀孕期20~21d,窝产仔数3~11只,平均(4.8±1.5)只,初生重2.5~4.4g;幼鼠3d龄耳壳全部竖立,6~8d龄被毛长全,7~11d龄开眼,10~11d牙齿长齐;15d龄左右具有采食能力,20d龄可完全断奶;60~70d龄可见个别雌鼠阴门开孔,75~90d龄可见多数雌鼠阴门开孔雄鼠睾丸明显下位;3月龄后体重、身长增长不显著。结论开放式(普通级)饲养环境下,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季节、窝产仔数及初生重与野生东方田鼠基本相似;种群密度、性比对雌鼠的繁殖率有明显影响;2~3月龄为性成熟期,3~4月龄为体成熟初配时期。但成熟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受饲料营养环境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繁殖率 月龄 窝产仔数 初生重 生长发育 性比
  • 简介:【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害草,目前已入侵我国广东部分地区。【方法】通过定点调查与线路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豚草在广东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状况;通过种子在系列温度下的萌发试验发生地定点定期的观察,掌握豚草在广东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目前,豚草在广东广泛分布于北部的韶关、清远东北部的梅州一带,东部的汕头、汕尾西部的肇庆、湛江有局部分布,珠江三角洲一带尚未见分布。在广东发生的豚草,种子没有休眠性,成熟种子落地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即可萌发。一年中豚草有2个出苗高峰期,分别是春季3~4月、秋冬季11—12月,幼苗可越冬生长;在湿润的生长环境下,不同生育期豚草可共存,且部分豚草开花结实后地上茎叶干枯,茎基地下根部存活,形成丛生状的亚灌木。刈割试验表明,留茬高度茎节数对豚草再萌生新枝的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豚草在广东省正逐渐向中南部扩散,对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将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各部门的关注,以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 标签: 豚草 分布 生长发育 广东
  • 简介:【背景】黄顶菊是近年来人侵我国的一种有害杂草,其竞争力强,给自然界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杂食性昆虫,黄粉虫易于饲养,可以用于多种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处理。【方法】本研究分别以黄顶菊、小白菜西瓜皮作为青料,与麦麸等配制成人工饲料后,对黄粉虫进行定期饲喂,研究其对黄粉虫幼虫、成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黄粉虫幼虫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黄顶菊与添加小白菜相比,虫体生物量增长率较低,饲料利用率死亡率较高;成虫饲料中添加黄顶菊与添加西瓜皮相比,黄粉虫平均寿命延长,单雌产卵量减少,且差异均显著,体长略有减小。【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对利用黄粉虫转化处理黄顶菊的效果做出了初步评价,即黄粉虫能够取食黄顶菊,但转化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 标签: 黄顶菊 入侵植物 黄粉虫 资源转化 青料 生长发育
  • 简介:【背景】福寿螺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外来生物,可对不同的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食物来源饥饿程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成螺。【方法】本试验研究8种食物(牛筋草、青菜、油麦菜、芹菜、大白菜、茭白、萝卜叶杨梅叶)对Ⅲ级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饥饿条件对不同发育级别福寿螺的螺长、螺宽、螺高体重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条件下,福寿螺取食利用率特定生长率最高的食物是大白菜,其次是油麦菜,而不取食杨梅叶。饥饿胁迫对不同发育级别福寿螺的影响程度表现为Ⅰ〉Ⅱ〉Ⅲ〉Ⅳ,持续喂食Ⅰ、Ⅱ、Ⅲ级福寿螺100d,其体重分别增加9.65、1.573.03倍。而Ⅳ级福寿螺无论饥饿与否其体重变化均不明显。【结论与意义】福寿螺可取食大部分绿色植物,但食物种类可显著影响福寿螺的生长发育,且福寿螺的耐饥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弱。这些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福寿螺的取食特性,为福寿螺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福寿螺 食物 饥饿胁迫 特定生长率
  • 简介:2012版手癣癣诊疗指南发表已5年,该指南为全国皮肤科医生在手足癣的诊治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指导,应国内专家和学者的要求,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真菌学亚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部分专家依据近年来该领域新的研究进展新的临床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将2012版手癣癣诊疗指南修订成文如下,供国内同行参考.参加本指南修订的专家为(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顾军、李春阳、李福秋、李若瑜、刘维达、吕雪莲、冉玉平、席丽艳、王爱平、温海、章强强、朱敏、朱红梅(执笔).

  • 标签: 手癣 足癣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Fische:344大鼠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肿癌研究与慢性毒性试验,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我们对F344/K—Smu—D大鼠的生长发育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系大鼠体型较SD大鼠与Wistar大鼠小。除睾丸,垂体、肾上腺,乳腺外的大部分器官与组织的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将F344/K—Smu—D大鼠种群与F344/DuCrj种群比较,在体重、耗食量,血液学与生化学等方面的若干特性差异较大,肿瘤发生率与死亡差别不大。

  • 标签: 大鼠 生长 发育 生物学特性
  • 简介:【背景】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关于Bt蛋白对地下非靶标生物影响的研究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方法】在转Bt基因水稻收割后的稻田里分别种植豌豆、紫云英油菜作为后茬作物。分别于2013年1、36月3次采集不同后茬作物田中的土壤作为材料,于室内饲养赤子爱胜蚓,4周7周后,测定蚯蚓的生长发育指标、存活率以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此外,还测定了不同深度土壤中Bt蛋白的含量以及用Bt蛋白直接饲喂的赤子爱胜蚓的存活率。【结果】与种植过非转基因水稻MH63的土壤相比,分别种植过含cry2Acry1C基因水稻后的土壤对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发育、存活率及体内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月份3月份转cry2A基因水稻田以及1月份转cry1C基因水稻田采集的表层土样中的Bt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地下10cm地下20cm土壤中的含量,地下2层土样中的Cry2A蛋白含量之间无差异。3月份转cry1C基因水稻田以及6月份转cry2A转cry1C基因水稻田的土壤中Bt蛋白的含量均不受土壤深度的影响。种植的后茬作物对土壤中的Bt蛋白无显著消解作用。室内模拟土壤最高Bt蛋白浓度的条件下,Cry2A蛋白处理的蚯蚓存活率为96.7%,Cry1C蛋白处理的蚯蚓存活率为95.0%,两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转cry2Acry1C基因Bt水稻的种植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体内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转BT基因水稻 后茬作物 土壤Bt蛋白含量 赤子爱胜蚓 生长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为探究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及其捕食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转Cry1Ac/1Ab基因棉与其亲本常规棉为实验材料,利用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的棉铃虫饲喂异色瓢虫幼虫。【结果】与常规亲本棉相比,取食饲喂转基因棉花叶片的初孵棉铃虫幼虫的异色瓢虫幼虫从1龄发育至化蛹期时间延长0.77d,但差异不显著;除1龄幼虫体重增加(0.0773mg)外,其余各龄期幼虫体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异色瓢虫1、2、3、4龄幼虫对初孵棉铃虫捕食量均随棉铃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结论】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饲喂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的棉铃虫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转Cry1Ac/1Ab棉花 异色瓢虫 棉铃虫 捕食功能反应
  • 简介:以武夷肉桂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乌龙茶幼龄茶树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树对氮肥的需求不强烈,其新梢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茶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茶树新梢全氮、叶绿素、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碳氮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下降;但施氮并没有影响茶树总碳含量。老叶叶绿素含量、根全氮硝态氮含量、新梢总糖含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适度施氮促进根对氮的吸收、老叶叶绿素合成新梢总糖代谢,过度施氮则相反。新梢生物量与其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负相关;根生物量与根碳氮比新梢咖啡碱含量显著负相关;茎叶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根含氮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新梢硝态氮氨基酸含量显著负相关。过度施氮造成茶树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度施氮极显著提高了茶树氨基酸代谢水平,使用于茶树生长的碳代谢产物(如总糖)减少,进而影响茶树的生长

  • 标签: 乌龙茶 氮肥 生长 生产力 生理
  • 简介:盐酸阿莫罗芬(amorolfinehydrochloride)属于吗啉类的衍生物,它通过抑制次麦角固醇转化成麦角固醇中的两个关键酶,即Δ14-位还原酶Δ7-Δ8位异构酶,使次麦角固醇堆积于真菌细胞膜中,而麦角固醇大量减少,致胞膜结构功能受损,真菌死亡。体外试验表明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对于皮肤真菌病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对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的0.25%盐酸阿莫罗芬霜治疗癣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

  • 标签: 足癣 阿莫罗芬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非劣效临床试验,每天1次外用,疗程4周。结果主要疗效4周时的总有效率氟曲马唑组为71.43%,联苯苄唑组为64.81%(P=0.190)。在6周时(停药后2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71.60%(P=0.018);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6.16%77.50%(P=0.04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43%91.58%(P=0.504)。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氟曲马唑组2.44%,联苯苄唑组2.46%(P=1.000),主要表现为用药局部皮肤刺激。结论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癣有效安全,4周时总疗效非劣效于1%联苯苄唑乳膏,但在6周时总疗效优于1%联苯苄唑乳膏,主要体现在真菌学疗效方面。

  • 标签: 氟曲马唑 联苯苄唑 足癣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调查研究了首次引进的13个美国酿酒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后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抗寒及抗霜霉病能力,并与传统的欧亚种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它们之间的植物学性状与抗逆性的差异。本试验选出了在抗寒及抗霜霉病方面表现优良的美国酿酒葡萄品种,为这些品种在我国的实际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国酿酒葡萄 植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抗寒性 抗病性
  • 简介:【背景】对寄生蜂与寄主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寄生蜂有效利用的基础。寄生蜂雌蜂通常选择最适于子代蜂发育的寄主进行产卵。【方法】在室内26℃条件下,研究了橘小实蝇蛹体型大小对蝇蛹俑小蜂产卵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饥饿方法处理3龄橘小实蝇幼虫以获得体型大小(用体质量表示)差异较大的寄主蛹,供寄生蜂选择寄生。【结果】蝇蛹俑小蜂显著偏好寄生体型中等的寄主蛹,然而,随着寄主体型的增大,后代雌性比率增大,且寄主蛹个体大小与后代雌蜂体型大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橘小实蝇蛹个体大小对蝇蛹俑小蜂后代发育历期寿命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蝇蛹俑小蜂雌蜂能够根据寄主蛹质量来调整后代数量性比,以使后代适应度最大化。

  • 标签: 橘小实蝇 蝇蛹俑小蜂 体型大小 适合度
  • 简介:目的探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调控哺乳动物生殖生理机制。方法用4IUPMSG分别处理出生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1天幼鼠,观察其对卵巢子宫发育的影响。结果(1)PMSG处理后,出生第15天幼鼠的卵巢指数(33.08%)与对照组(27.16%)间差异显著(P〈0.05);(2)PMSG处理后,第5天、10天第15天幼鼠的初级卵泡有腔卵泡相对数量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而21d处理组次级卵泡相对数量显著增加;(3)虽然出生后10d前的幼鼠子宫对PMSG的反应较弱,但是,PMSG对出生后15-21d幼鼠子宫重量指数、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层厚度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子宫腺体数量增加无影响。结论PMSG对幼鼠卵巢的发育无明显影响;PMSG对出生后第15天前后的子宫发挥作用,而且其作用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而增强。

  • 标签: PMSG 雌性幼鼠 卵巢 子宫
  • 简介:为了丰富大型真菌个体发育学研究数据,并依据个体发育学数据提出分类学建议,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黄鳞伞子实体进行了发育学观察。结果显示:黄鳞伞子实体发育初期原基圆形至卵圆形,具外菌幕原基,内部菌丝弯曲致密,螺旋交织在一起呈束状,随着原基的发育,端向膨大生长,菌盖原基出现,与此同时原基基部在保持伸长生长外,直径也明显增大,菌柄原基由此形成。随后菌褶腔出现,栅栏状细胞的出现表明子实层发育的开始,发育过程中Y型菌褶清晰可见。黄鳞伞的发育属于菌盖菌柄型发育,发育类型是半被果双菌幕发育型。

  • 标签: 黄鳞伞 发育 半被果 菌盖菌柄型发育
  • 简介:目的评价1%硝酸异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2%硝酸咪康唑霜对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外用1%硝酸异康唑乳膏2%硝酸咪康唑霜,2次/d,疗程癣4周,体股癣2周。结果癣试验组71例,对照组72例;体股癣试验组73例,对照组73例。癣患者在4周时临床有效率试验组87.3%,对照组87.5%,在6周时分别为88.7%91.7%;在4周时真菌学清除率试验组83.1%,对照组94.4%(P=0.0363),在6周时分别为84.5%90.3%;在4周时总有效率试验组77.5%,对照组86.1%;在6周时分别为78.9%86.1%。体股癣患者在2周时临床有效率试验组87.7%,对照组93.2%,在4周时分别为91.8%94.5%;在2周时真菌学清除率试验组82.2%,对照组89.0%;在4周时分别为89.0%93.2%;在2周时总有效率试验组78.1%,对照组86.3%,在4周时分别为87.7%93.2%。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2.1%,对照组为1.4%,表现为用药局部刺激、瘙痒、灼痛感或红斑。结果显示1%硝酸异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及安全性与2%硝酸咪康唑霜相似(P〉0.05)。结论1%硝酸异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有效、安全。

  • 标签: 硝酸异康唑 足癣 体癣 股癣
  • 简介:【目的】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是我国危害较严重的3种菊科人侵植物.了解3种菊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为研究其人侵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中试基地开展同质园实验,比较分析了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3种菊科人侵植物在幼苗期、旺盛生长生殖生长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3种外来菊科植物的生长时期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3种外来植物人侵域的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含量以及磷酸酶活性随生长时期变化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旺盛生长期达到最大值.人侵域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狗尾草明显不同.3种外来植物人侵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结论】3种外来菊科植物的人侵改变了土壤养分酶活性,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生长繁殖的条件,以利于其进一步扩张.

  • 标签: 黄顶菊 三叶鬼针草 豚草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 简介:【背景】黄顶菊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竞争能力,可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进而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方法】选取黄顶菊入侵域的4种伴生植物益母草、苘麻、马唐、反枝苋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入侵植物黄顶菊与这4种植物竞争生长过程中的光合特性,并研究施肥对不同植物与黄顶菊竞争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竞争生长对黄顶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与本地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施肥促进了黄顶菊的净光合速率;竞争生长显著抑制了益母草、马唐反枝苋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了苘麻的净光合速率,施肥增强了这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竞争生长对益母草苘麻蒸腾速率的影响显著,而对其他2种植物的影响较小;与苘麻、益母草反枝苋竞争生长过程中黄顶菊的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施肥显著降低了单种处理中黄顶菊的蒸腾速率。与益母草、苘麻反枝苋竞争生长过程中黄顶菊的胞间CO2浓度明显降低,施肥处理对黄顶菊的CO2利用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施肥影响黄顶菊的光合特性,与不同本地植物竞争生长对黄顶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黄顶菊的入侵机制及其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入侵生物 黄顶菊 光合特性 施肥 竞争生长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康复学科的发展。因为康复医疗在病人治疗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改善病人的功能障碍,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功能障碍评定、功能障碍治疗、功能障碍训练等来了解这门学科的治疗方法及手段。而人体发育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学科,学好人体发育学对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体发育学 康复治疗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