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腺样体刷切,开放咽鼓管通畅,必要时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小儿分泌中耳的疗效满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的小儿分泌中耳患者60例(74耳),年龄在1~12岁之间,病史1月到6月,主诉耳闷、听力下降,耳鸣,无明显的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耳内镜检查发现鼓室积液,听力检查纯音测听提示传导耳聋,听力损失大于20db,声阻抗B型图66例,C型图8例,鼻内镜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占据鼻咽部1/2及以上。通过鼻内镜、耳内镜检查明确是分泌中耳患儿合并腺样体肥大者,采用全麻下腺样体等离子刷切手术,术后给予鼻腔收缩剂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三天,鼻用激素鼻喷剂(内舒纳),抗生素药物及促排药物口服,一月后复查耳内镜观察鼓室积液恢复情况;如腺样体手术后一月无好转,则行鼓膜穿刺+置管术,术后半年取出置管。结果60例70耳治愈46耳,占62%;好转22耳,占29%;无效6耳,占9%。结论所有患者观察治疗疗程平均1~半年,发现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中耳炎 小儿 分泌性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中耳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分泌中耳患者40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通过手术对小儿分泌中耳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分泌中耳是临床常见儿童耳鼻喉疾病,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对小儿分泌中耳多数选择药物,而在病情严重时会建议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目前联合手术治疗或联合手术与药物的治疗因能避免复发与感染的发生且安全高,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次研究对近年来临床上对小儿分泌中耳的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小儿分泌中耳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 药物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分泌中耳早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分泌中耳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分泌中耳患儿中选取 53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  26  例,实验组有7 例。安排对照组患儿在诊治时开始实施护理,而实验组患儿则在入院时立即实施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组间差距较大,实验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诊治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耳部疾病患者当中,分泌中耳十分常见,且临床患病率也较高。在分泌中耳患者当中,小儿患儿并不少见,且与成年患者相比,小儿患儿的生理结构更为特殊,且病理特点也较为不同。如果小儿分泌中耳患儿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的病情会出现进展,这会导致其症状更为严重,且患儿的耳部功能也会出现明显下降,这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对其生长发育也十分不利。目前,临床针对小儿分泌中耳患儿的治疗方案类型角度,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综述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中耳的早期诊治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泌中耳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早期诊断与治疗,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52.00%、26.00%、20.00%、2.00%,总有效率达98.00%;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0.00%、20.00%、26.00%、24.00%,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分泌中耳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改善其听力,提高临床疗效,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 诊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小儿急性分泌中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81耳)例急性分泌中耳随机分成观察组(48耳)和对照组(33耳),两组均予中医辨证施治,观察组加用微波热辐射治疗,每天治疗一次,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急性分泌中耳进行微波治疗可提高其疗效。

  • 标签: 微波治疗中耳炎分泌性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中耳的早期诊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 100例小儿分泌中耳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50例,对照组 50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开始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儿入院时就开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以后,其病情康复达到出院条件的平均治疗时间为 2周;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以后,其病情康复达到出院条件的平均治疗时间为 5周。结论:在患者分泌中耳的患儿入院时,便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护理、机体护理、检查护理等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治疗病程,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诊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分泌中耳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小儿分泌中耳患儿,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70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分泌中耳患儿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病情恢复,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中耳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分泌中耳患儿,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分析数据。结果: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短(P<0.05)。结论:小儿OME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儿症状消退,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分泌中耳的发病显现出增长的趋势,很多的医学专家开始加大力度来研究这种病。本文将大力研究分泌中耳(ASO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

  • 标签: 分泌性 中耳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分泌中耳属于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可将其称为非化脓中耳、渗出中耳、黏液中耳、浆液中耳以及胶耳等,对患者听力损害极大,且中耳急性发作的可能较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对其听觉功能发育及语言功能发育影响较大,所以加强分泌中耳的诊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分泌中耳的主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外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 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