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的案语主要致力于学术源流、师承关系、事迹史实及乡邦文献诸方面的阐释。全祖望在序录中建构了完整的宋元儒学思想史体系,并且探讨了思想与政治文化等客观环境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贯穿着推崇学术创见,道德与学问并重,以及兼容并包的开放思想史观。在师承关系的考察上,全祖望基于兼顾史实与思想传承的立场,在承认客观的师承关系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夸大其在学者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史学考证上,全祖望坚持知人论世的优良传统,并继承了黄宗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扩展了史料的范围。在乡邦文献的阐发上,全祖望致力于表彰浙东先贤的学术思想,发掘了大量宋元时期的乡邦文献,从而填补了思想史上的诸多空白。

  • 标签: 全祖望 宋元儒学思想史 《宋元学案》 周程授受关系 清代浙东学派
  • 简介:世界战争史上,关系着一个大国存亡命运的决定性战斗发生过不少,都很激烈,但其时间却都没有宋元襄樊之战持续得如此之长。公元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建议,集中重兵围攻襄樊。元军围住襄樊之后,花了3年多时间,逐步在白河口、鹿门山、新城、万山、白鹤山、百丈山、虎头山、岘山等处修筑了堡垒和一字城,又立栅栏于灌子滩,在汉水中流筑实心敌台,上设

  • 标签: 襄樊之战 世界战争史 宋元 忽必烈 万山 元世祖
  • 简介:宋元学案》编纂者明确了永嘉学派分两个支流,源头都是二程洛学,一支以叶适为代表,一支以薛季宣、陈傅良为代表。黄宗羲承认倡导经世致用的永嘉之学是为了纠正道学末流的空疏弊病,同时指出事功之学的流弊有陷入刑名之学的危险。全祖望指出永嘉之学虽以礼乐制度为主而追求体现于事功之中,同时兼顾主敬涵养,到了叶适将内圣道德视作外王事功之根本,从而修正了薛季宣、陈傅良等人重事功轻内圣的偏向。黄宗羲从其道德与事功并重的立场出发,调和了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与朱熹的义利之辩。全祖望以陈亮晚年迎合光宗博取功名为例对其人品节操提出非议。对于浙东学派的同调唐仲友,全祖望肯定其经制之学的思想史地位,并认为朱熹、唐仲友的交恶应该平摊责任。

  • 标签: 《宋元学案》 浙东事功学派 永嘉学派 永康学派 唐仲友
  • 简介: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94午)。全书共20万字,314页,对宋元明易学作了系统的阐述。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追述易学自汉魏以后流变之迹的基础上,考察了北宋初年易学兴起之情势,并概要介绍了宋元明易学的特色。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易学,指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本易理发扬儒学。

  • 标签: 易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初 元明 周敦颐 张载
  • 简介:<正>尾声一词,最早见于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有引子、尾声为缠令。"这句话也见于稍晚一点的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缠令"是"套数"的先声,到元燕南芝庵《唱论》,便说:"成文章日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

  • 标签: 离亭宴 缠令 尾煞 黄钟尾 歇拍 啄木儿煞
  • 简介:摘要:情色与文学的二元共生关系是一个一直存在着的现象,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情色叙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探析文学作品的主旨内涵,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窥探人类自身的精神意识以及相应的时代风气。因此,本文围绕程毅中先生的《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梳理分析了话本小说中出现的情色叙事,旨在进一步解读话本小说的文学内涵,以及更加全面地了解宋元的社会风气。

  • 标签: 宋元话本 情色叙事
  • 简介:产生于宋元时期的西游戏,目前可以确定的,共有六部。叙录从存佚、作者、著录、题材、情节等方面对其进行考述,并对前人言之有误,或录之未详之处加以纠正、增补。

  • 标签: 西游戏 鬼子母 唐三藏 江流和尚 刘全进瓜
  • 简介:<正>宋元平话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但一向未曾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因为:一、现存宋元平话作品数量不多,且很难确认其原貌,经后人篡改、刪润的可能亦无法排除;二、宋元平话既是说话人演讲时所用底本,其粗略、肤浅和不严谨处自不待言,人们无从窥到其在演说时的本来面目;三、有了成熟的讲史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等,研究者的注意力遂在此而不在彼。事实上,宋元平话是中国古代长篇讲史小说的先声,没有

  • 标签: 特殊地位 宋元时期 五代史 发展史 宋元平话 宋王朝
  • 简介:探讨宋元时期药物剂量,认为宋元使用的单位剂量名称从传统的铢分两进位制,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东汉与宋元的剂量换算比例为3∶1。宋元时期的具体量值是1斤合今640克,1两为40克,1钱为4克,1字约合1克。量值已经较东汉增长了两倍,但每服用量却比东汉所用药物剂量明显减小。宋元时期由于使用了煮散的方法,是历史上中药剂量最小时期。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煮散的方法仍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药物剂量 宋元时期 东汉时期 煮散
  • 简介:宋元南戏是一种联曲体的戏曲形式,所谓联曲体,也就是将单支的曲调串联组合起来演唱故事。因此,对于联曲体戏曲来说,曲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南戏的曲调是怎样产生的?本文即对南戏曲调的来源作一粗略的探寻与考察。

  • 标签: 宋元南戏 张协状元 诸宫调 唐代 大曲 宋杂剧
  • 简介:《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尚未最后定稿的一部纲目体史书,随着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纲目》亦被后世帝王钦定为万世史法、史家准绳,成为十三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史学著作之一。本文就《纲目》宋元版本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考证,比较了《纲目》宋元刻本的优劣,指出宋元刻本之间的相承关系,尤其是对《纲目》温陵初刻本在宋元明三代的递修情况作了细致的考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标签: 通鉴纲目 版本考
  • 简介:宋元时期佛教青苗会是在芒种后插种毕举办,僧众通过看经讽咒、营供佛天及上堂说法等形式,祈保青苗在中夏时节生长顺利。在禅宗、天台宗和律宗的清规中,青苗会是“五月分”中重要的常规法事。在语录和灯录中也记有许多禅师的青苗会上堂或保苗上堂,其上堂说法带有祈保青苗和以农事说法的特色。就现有材料来看,佛教青苗会活动主要出现在江浙地区,应是受到这一地区民间青苗会及其他农业祈祷习俗的影响。

  • 标签: 宋元佛教 青苗会 保苗 清规
  • 简介:古代白话作品中的数词,就其构成式和用法来说,大部分是跟现代汉语一致的。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比较特殊。这些语法现象,前人或未论及,或虽已注意,尚少全面讨论。本文试图从两方面着手来探讨:一、根据历史形态学的方法探究其来龙去脉;二、通过实例的分析归纳,探索其特点。

  • 标签: 元白 话本小说 《水浒》 历史形态学 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19
  • 简介:宋元赌博赌风关扑禁赌 赌博,6、关扑赌随着宋元时期赌风的盛行,3、百姓爱赌有关宋元时期民间赌博的记载

  • 标签: 宋元时期 时期赌博 赌博管窥
  • 简介:《水浒》第八十一回写到李师师要求宋徽宗为燕青亲书一道御笔赦书: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纸笔。临写,又问燕青道:“寡人忘卿姓氏。”燕青道:“男女唤做燕青。”天子便写御书道:“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写罢,下面押个御书花字。

  • 标签: 宋元 《水浒》 宋徽宗 天子
  • 简介:江西陆学创始人三陆子的思想气象不尽相同。陆九韶倡导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陆九龄就天赋之形色以求其所以然,具有性气合一论倾向,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倡心本论。编纂者基于其心学立场,在论述朱陆本体论及修养工夫的论辩时持早异晚同说,并肯定了陆九渊的太极元气论与重视尊德性的修养工夫论,从先立本体的心学立场出发,强调了先立志,然后求本心(心即理),最后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学问路径,同时又力图调和朱陆异同。编纂者指出陆学虽源于江西,但其传承与发扬光大主要依靠四明陆学,其代表人物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的思想不尽相同。黄宗羲批评杨简将陆九渊作为工夫入门的发明本心当作工夫之终极目的,从而将陆学禅学化了。

  • 标签: 《宋元学案》 江西陆学 四明陆学 陆九渊 杨简
  • 简介:宋元时期,丛林清规的儒家化趋势日益增强,突出表现为对儒礼的认同与吸纳。南宋之后,僧人将丛林清规比作儒家之“礼”,采用儒家话语为清规重纂提供依据。受家礼影响,位牌开始在丛林丧礼中出现,并最终取代禅宗惯用的“真”,进入祖堂享受历代供奉与祭祀。比照儒家丧服,丛林创立、完善了孝服制度,将僧团整合为类似儒家血缘关系的同心圆结构。宋元时期儒佛话语的转换反映了两者在竞争中加深理解、在攻讦中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

  • 标签: 宋元 清规 儒家化 话语 儒佛关系